返回首页  阅读技巧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2005 1%人口抽样调查 > 市县动态
 

湖南1%人口抽样调查好人好事花絮(1)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衡阳:
顶风冒雨、走村串户督查1%人口调查入户登记工作

   
11月2日,久旱的衡阳下起了中雨。省局人口抽样督查组江金生处长一行轻车简从,冒雨深入衡阳市衡东县迎宾社区、堰湾村、南岳岳庙社区、石鼓演武坪社区,走村串户,检查指导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工作。9点40分,督查组一行先来到衡东迎宾社区第一调查小区,即和调查员一起入户,察看了对一位廖姓家庭户申报登记的全过程。接下来又马不停蹄来到该县堰湾村第三调查小区。当时,小雨变成中雨,乡村小路行车不便,督查组一行执意冒雨步行,一路泥泞与调查员一起进村入户。

   
中午时分,督查组一行不顾疲倦又赶至南岳岳庙社区第一调查小区,现场询问和指导了对一位康姓住户的调查登记工作。访查完南岳调查登记工作后,又直接到市石鼓区演武坪社区第五调查小区,并与调查员一同入户登记。


益阳:
加强现场指导 确保登记质量——益阳市统计局副局长现场指导登记工作

   
11月1日,1%人口抽样调查正式登记的第一天,益阳市统计局副局长罗建明率督查组赴资阳区、朝阳区现场指导调查小区的登记工作,对工作在调查一线的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表示慰问。罗局长一行与调查员一起进入调查户家中进行现场查看、走访,与调查户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详细了解本地住户、流动外来户的住房、收入和家庭人员等基本情况,并对被调查对象理解、配合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表示感谢。罗局长要求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们集中精力,发扬求真务实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力以赴把好登记质量关,确保调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


邵阳:
唐占坤 : 个人赚钱事小,人口调查事大

   
唐秘书是该项村的村委会秘书唐占坤,今年46岁,中共党员。他很有生意头脑,自己花了10多万元,购置了挖沙船,每天收入上千元。今年全国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唐洪村是抽中村,他担任村里的调查员。10月20日,他参加县里人口抽样调查培训会后,回家对老婆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个人赚钱是小事,为国家搞好1%人口抽样调查是大事”。权衡利弊,他毅然决定人口抽样调查期间放弃挖沙船生意,全身心地投入到人口调查工作中去。10多天来,唐秘书为了人口抽样调查,家里电话和手机长途话费多了100多元。难怪老婆嗔怪道:“你这个傻子,我们亏了好长了,一天河沙生意少了千多块不算,这100元的话费谁给你报销?”唐占坤秘书笑着答道:“作为调查员,帮国家做事是大事,个人亏点算什么!”

   
字字珠矶,铿锵有声!

情系调查 勇挑重担——记邵阳县谷州镇中坝村老主任王华云

    王华云是谷州镇中坝村前任的村主任,今年58岁,这次人口抽样调查抽调为中坝村调查员。自从被选任调查员以来,她积极主动投身于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为了画好调查小区区域图和填写好户主姓名底册,她不知在抽中的第2调查小区走了多少回,也不知在区域图上修改了多少遍,有人和她开玩笑地说:“你现在闭着眼睛在这个小区走决不会掉进沟里,也不会走错任何一条路。任何没有来过这里的人,只要拿着你的地图,要找东家决不会找到西家!”。

    从11月1日开始, 中坝村的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全面展开,由于该调查小区住户分布比较散,给登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王华云同志不畏艰难,她根据调查小区区域图挨家挨户的上门询问。在每户人家,他都会对照从派出所打印出来的户籍资料,认真细致地核对,看是否正确,再根据各户实际情况填写。对于那些白天外出劳动的人员,只有在晚上才能见到他们,遇到和气的人家还好,如遇到一些“钉子户”,她都会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此次调查的重要性,苦口婆心,说服教育,直到他们配合为止,这样一来,往往每天都要到晚上10点多钟才能回家。

    王华云同志能认真学习调查员手册,对业务非常熟练,平时,遇到什么困难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她把问题记在笔记本上,回家再及时和县人调办联系,直到问题圆满解决为止。正因为她的辛勤努力,中坝村的人口抽样调查各项工作,得到了一致好评。

肖升初:一天三上绿缘寺

   
绿缘寺是一座正在兴建的寺庙,位于隆回县城北的大众山顶,虽远离城区,但仍属于这次1%人口抽样调查被抽中的小区。因开工时间不长,又处在凹字型山顶,要不是经常爬山晨练的人,一般都没觉察到山顶的变化。可不,10月28日-29日,对该小区进行摸底时,虽然调查人员的足迹踏遍了小区内的大街小巷,眼光搜遍了每个可能有人居住的角落,却谁也没有注意到山上还有一个建筑工地。为保证县城1%人口抽样调查质量,每个抽中调查小区由县统计局派一名业务骨干负责质量监督。由于绿缘寺所在小区的情况最复杂,工作量最大,局长怕年轻的不可靠,又把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交给了老马。老马虽然接近退休年龄,但做事情一丝不苟,有超乎常人的细心和耐心。在摸底工作中,坚持与该小区调查员一道,起早贪黑,一座座房子,一户户人家,逐一登门核对。

   
一上绿缘寺
  经过两天的仔细盘点,摸底工作基本完成,要是责任心稍微差一点点,也就万事大吉,只等正式登记了。可老马没有这样,核对完最后一座房子后,他把所有摸底表和房屋分布图带回办公室,逐一核对、梳理……可能是太劳累,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疼得直冒虚汗,老马摘下老花镜,猫着腰来到窗台边,打开窗户,深秋的寒气拂面而来,举目远眺,微弱的星光下,城北大众山依稀可辩,与以往不同的是山顶上好像多了一盏灯,因为距离远,灯光在山坳间若隐若现。老王甚为诧异,抬腕看了看表,时针已指向十二点,夜这么深了,山顶哪来的灯光?老马以为看花眼了,可半个小时过去了,灯光依然在闪烁。有灯的地方必有人。老马展开调查小区示意图一看,桃花社区与双井社区以山顶为界,亮灯的地方很可能属桃花社区第四调查小区(为抽中调查小区)。老马掏出手机与调查员联系,调查员有点不耐烦地说:“山顶咋会有灯呢!你是不是草木皆兵?” 回到家,老马人躺到了床上,可心却还在山上,山坳间的灯光在他的眼前晃动,抓不来,挥不去。天蒙蒙亮,从不晨练的老王,悄悄地往大众山上爬。快到山顶时,一个小山包上矗立着一块大招牌——绿缘寺,正殿的基础工程已完工,砌有50公分的砖墙,工地右后方,有一栋临时工棚,一个小窗户中还亮着灯,一位老人正在一个棚子下生火做饭。老马向前搭讪:“老伯,这么早就做饭,太辛苦了。”“是呀!早上七点钟就得开饭,七点半开工,近20人吃饭,不早不行。”老人答道。老马本想进一步打探情况,老人摆摆手:“对不起,要是七点开不了饭,这个月的资金就没了。”老人下了无形的逐客令,老马不好深问。下得山来,老王当即给调查员打电话,要求调查员前去做进一步核实。临近中午,调查员回信,工地上是有20多个人吃饭做事,但人都住在山下,住得很散,哪个人住在哪里,老板也不知道,经常住在上面的就那管饭的老头和守材料的人,若不是功夫特别当紧,晚上9点后就再也没别人,把这两个人摸上来就得了。老王一想:不对,施工队好像是乡下来的,施工人员肯定是民工,民工不可能都在城里租房,况且今天早上工棚前好像还有人,不过不知是住在工棚的,还是山下上来的。如果不弄清他们的居住情况,很可能造成漏登,中午还得上去一趟。

   
二上绿缘寺
  虽是深秋,中午的太阳仍然火辣辣的,老马来不及回家,七拐八弯,穿过城区,还未到山顶,里面的衬衣已湿透了,也难怪,足足走了40分钟。来得好不如来得巧,正好碰上吃中饭,做饭的老人狐疑地瞪着老马:“你又上来了,有啥事吗?”“没啥大事,就想找找你们老板。”见到老板,老王说明来意,并宣传1%人口抽样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老板也很爽快,向大伙说道:人口普查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除了清点人数,没别的意图,这次是1%人口抽样调查,也跟人口普查一样,只不过只调查一小部分,抽中的才调查,为了弄清大家是否住在这个小区内,请把大家把详细住址告诉老马。老板一号召,大家也没什么顾虑,纷纷说出了自己的住处。根据民工们的申报,除了山顶上的两个人,还有五个民工住在半山腰一栋临时建筑内。了解到这些后,老马顾不得休息,即与建筑老板道谢,并转身到工棚找老人告辞,可已不见人影。细心的老马往工棚内看了看,靠西的一间工棚内并排着四个临时铺。此时,已开工了,一个走在后面的小伙子急急摔下一句话:“老人下山买菜去了。”本想问问四个铺的情况,可他的同伙在手脚架上等他上工,只好作罢。老马边走边想:两个人怎么睡四个铺?不对,肯定另外还有人住在上面,下午还得上来。

   
三上绿缘寺
  老马整整做了一下午报表,忙完报表已是下午六点,本想径直往山上探个究竟,但仔细一想,还不如晚些,说不定到时还能碰上另两个人呢!晚八点,老马借了个手电筒,又来到了山上,做饭的老人见了,颇感意外:这人老往上跑,到底啥事,莫不是以人口调查为名,来查暂住证的便衣警察?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见老马坐下,老人见缝插针:“您看,这山上夜里还有点凉,我到后面找点柴火,暖暖身子。” 老马左等右等,不见老人回来,便起身前前后后找了个遍,影子都没找着。“我就不信你不回来!”老马心里犯着嘀咕,犟脾气也来了——看你狠!赌气式地在工棚前踱来踱去,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直到11点,还不见老人踪影。正犹豫间,老板上来了,老马忙向前握手问好。老板满脸疑惑,老马急忙解释。得知实情的老板讥讽道:“你不愧是党的好干部,为这个,深更半夜,还待在山上,要有别的干部都像你,共产主义早实现啦!佩服!佩服!不过我给你提个醒,别这么蛮干,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你、信任你。不瞒你说,今晚第一眼看到你,还以为你不怀好意,偷我的材料来了。至于你的疑问,很简单,在这山顶上,没有人愿意守材料,只好我们三个老板轮流看守,因有个老板不太讲卫生,所以多铺了一个临时铺。” 听完老板这番话,老马这一边的心是落下了,可另一边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老人哪里去了,可千万别惹出事端。老马懊恼地往山下走,走到山腰的一个拐弯处,一个老人背靠着一颗松树,浑身发抖,一见到光,慌忙往后看,见到是老马,拔腿想跑,老马一个箭步向前,抱住老人:“老同志,你别走,你误会了,让你受苦了,对不起,对不起……” 问题解决了,可一想到独立寒风中的无辜老人,老马一脸愧疚。


郴州:
北塔区编外调查员

   
马新元是茶元头乡兴隆村今年新上任的村委书记,看上去50来岁左右,穿着朴素,谈吐幽默风趣,一看上去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茶元头乡1%人口抽样调查办领导因考虑到他的村务繁多,无时间参与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因而没有安排他担任调查员。随着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区各乡都在有条不紊进行调查登记工作。在这一阶段,各小区的调查员利用晚上及中午吃饭时间上门登记。马书记深知这次抽样调查的意义,主动向调查指导员请教此次调查的业务知识,自觉加入到调查员的行列之中,这可把他忙坏了。兴隆村被抽中的两个调查小区由于居住的外来人员较多,且作息时间大多不固定,这给调查登记工作带来了难度,小区调查员几次上门调查都因为摸不准时间无功而返。马书记知道情况后,主动找到茶元头乡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主任要求承担起这项工作。这几天,马书记每天都守在被调查人家中寸步不离,看见调查对象回家就立刻上门做宣传工作并及时与小区调查员联系。特别是晚上他每隔半小时就到调查对象家查看,只要看见村民回来了,便立刻做好登记工作,经常是忙到半夜才休息,第二天早早的将登记到的情况送到乡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正是有这样一位热心的编外调查员,茶元头兴隆村调查区域最难点最终被攻克。


永州:
好人好事

   
11月6日是星期天,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组长刘柏生在县统计局局长石俊华、副局长苏再清的陪同下前往长铺乡枫香村调查区调查了解现场登记情况,对在第一线辛苦工作的同志表示慰问。11月3日是县人调办业务主任杨保成同志的生日,家人多次催他回家,但他以工作为重,坚持在调查小区和调查员一道认真进行现场登记工作。

[省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供稿]

 ◎  湖南省1%人口抽样调查好人好事花絮(之六) (12-09)

 ◎  湖南1%人口抽样调查好人好事花絮(之五) (11-17)

 ◎  湖南1%人口抽样调查好人好事花絮(4) (11-14)

 ◎  湖南1%人口抽样调查好人好事花絮 (11-09)

 ◎  湖南1%人口抽样调查好人好事花絮(2) (11-09)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