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同志在全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省级综合试点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8月16日)
来源:    |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    发布时间:2006-08-21 12:01
尊敬的徐市长,同志们、朋友们:

    首先,我受省人民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泰波的委托,代表省人民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向常德市、汉寿县以及所辖的乡镇对农业普查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我们在汉寿县龙阳镇开展的全省第二次农业普查试点顺利启动表示祝贺。感谢同志们的辛勤努力,也祝这次试点圆满成功。借此机会我也想谈一点感受、三点建议。

    一、首先我先谈一点感受

    这次试点在常德市汉寿县举行,我们首先感到的是一种浓厚的农业普查工作氛围。常德市人民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万发同志亲自主持今天的会议,并对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常德市、汉寿县、龙阳镇的有关领导同志、做了很好的表态,介绍了很好的情况;这些都说明农业普查工作在常德市这个农业大市、汉寿县这个农业大县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工作氛围,有了很好的工作基础。这充分体现了常德市、汉寿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仅注意抓发展目标和规划,更重视抓基础工作,使我们清晰的感受和认识到常德市、汉寿县在“三农”工作即农村、农民、农业方面的基础工作是扎实的。在此我也希望省统计局、省农普办以及马上要到这里来现场观摩的省直厅局的同志,要认真学习常德市、汉寿县的同志对“三农”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努力工作,完成好这次农业普查试点任务。

    二、提出三点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本次农业普查的重大意义

    普查是国家管理社会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的基本表现。农业普查是针对第一产业的生产经营和存量指标的状况在一定时点开展的调查。其目的是形成全国权威性的统计数据基础,用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规划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的依据。农业普查也是协调好二、三产业的发展,保证整个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很多同志接触过人口普查或经济普查,这些普查与农业普查共同构成国家的普查体系。根据国务院的统一规定,全国的普查归为三大类,以十年为一个普查周期。逢“0”的年,要进行人口普查;逢“3、8”的年开展经济普查,五年一次;逢“6”的年开展农业普查。这三大普查就构成了整个国家普查体系,这三种普查的目的性是明显不同的。人口普查主要是针对人口的基数、人口的分布这样一个重大国情进行的调查,经济普查侧重于二、三产业的资料收集和情况反映、结构分析,农业普查重点反映第一产业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三种普查构成的普查体系,对国家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实施合修订完善意义重大。

    本次农业普查除了满足国家管理日常需求外,还有两点意义值得引起注意:

    1、本次农业普查是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次农业普查是围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间提出的抓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们这一次农业普查将比第一次农业普查投入更多调查力量,收集更多的调查资料,更好地提供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将要出台的一系列涉及生产结构调整、收入分配调整、国家投资调整的政策的依据。现在的政府工作,不仅要提出口号和目标,更重要的是解决实现目标的政策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政府公共政策都是有缺陷的,只有充分把握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政策,也才能成为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又快又好的发展。

    2、要充分认识到本次农业普查是利国、利民、利地区的宏伟工程。就立国而言,这是中央全面围绕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很好理解。就利民而言,有两个角度:一是国家政策的制定好了,将更多地造福于农民群众和整个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二是本次农业普查的资料将更多地向公众发布,便于个人和企业发展经济,找准突破口,提高效率。利地区是指本次普查强调在全国统一时点,按照全国统一的指标解释和数据规范进行资料收集,排除了各项人为干扰,可以准确地反映地区之间的差异和清楚地揭示各地在解决“三农”问题,制定政策所取得结果的真实情况。既可以借鉴别的地方发展经验,又可以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所以省人民政府在今年召开的省农业普查动员大会上就明确提出了要以此次农业普查为契机,进一步促进湖南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这次国家普查方案是在听取了各级政府和国家各涉农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普查的效益将体现在各级政府的创新发展上,体现在各个部门的工作上。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要求,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今年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确保落实。

  (二)要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责任,身体力行地参与和组织农业普查

    根据以往的经验,普查有个特点,越是越往上层,普查数据越有用;越往下层,普查数据的直接用途就越小。但普查的另一个特点是全国必须步调高度一致,否则,任何一个地方普查工作的延误或失败,都将导致普查工作的全面失败。因此,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始终保持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一致,共同支持中央办大事,体现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这次普查取得成功的一大关键。普查工作的难度不同于一般的统计业务工作,不能只靠统计部门来完成,所以国家把普查定义为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必须通过政府出面进行社会动员和亲临组织指导来实现,这时统计工作就会变成整个普查中间的一环。为了完成好这次普查,国家组织了以回良玉副总理为组长的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湖南省杨泰波副省长,常德市徐万发副市长亲临指挥。它的组织模式决定了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在一个全国统一方案的要求下,积极介入和参与,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确保抓落实。这种工作性质对我们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的要求是明确的,对各级政府部门在涉及到统计、计划、财政和宣传等工作方面的责任也是非常明确的。按照政令畅通的要求,各个部门都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按照国务院统一出台的农业普查办法积极组织和参与,确保年底的普查登记工作能够到位。前一段农业普查工作在市、县已经做得很好,但下一阶段还要继续强调。

   (三)要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本次试点工作

    张世平代表试点工作组对这次试点提出了详细的安排意见,这些意见完全符合国务院的要求和省政府的精神,它把试点的目的和意义都介绍得很清楚。只要我们严格按照它来操作,就能收到试点的成效。 就试点工作,我再强调三个问题:第一,要高度重视对普查基层组织模式的探索;第二、要重视宣传模式或者称为社会动员模式的探索;  第三、要注意收集解决现场登记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疑难。
 
    上面就是我的三点建议,不很全面,但希望在这次普查中我们共同加以关注。最后,市里、县里的同志工作比较忙,天气比较热,希望大家既要集中力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好试点,同时也要注意身体。再一次感谢大家,并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多给省人民政府省农普领导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希望常德市、汉寿县在开展农业普查过程中创造更多好的经验。

    谢谢大家!
打印本页 】【 收藏本页 】【 返回页顶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