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阅读技巧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湖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 > 领导讲话
 

周海俊同志在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二〇〇八年七月九日

湖南省统计局         2008-08-01 09:44:00

 

同志们:

    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和广大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历时近三年,主要环节的工作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目前已经进入数据发布和资料应用开发阶段。4月下旬,国务院农普办召开了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省农普办原计划早就要召开市州农普办主任会议,但因各种原因,安排推迟至今。这次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国务院农普办主任会议精神,并根据国务院农普办对普查后期工作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部署我省农业普查后期工作。

    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情况

    4月22-23日,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在扬州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农普办主任,国务院农普办有关人员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受世平局长委托,我代表省农普办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经验、沟通情况,善始善终完成普查的各项工作任务。国务院农业普查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参加会议,以《切实用好普查成果,圆满完成普查工作》为题作了讲话。

    为民副局长充分肯定了农普工作,认为普查取得圆满成功。主要体现在:普查工作扎实认真,数据质量真实可靠,普查成果翔实丰富。通过普查,对常规统计调查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使我们深入了解掌握了当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变化特点,更加深刻地认识了10年来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生产结构的转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社会事业的进步、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普查,基本掌握了我国“三农”发展的新趋势,修正了以往的统计数据。这次普查成果,为制定“三农”发展政策、为进一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为有效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及时、翔实的统计数据。

    为民副局长指示,要深入开展普查资料的分析研究。2月20日,国务院召开第210次常务会议,听取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汇报。,温家宝总理对农业普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用好农业普查资料,加强对重大“三农”问题的系统分析研究,更好地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各地农普办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深入开展“三农”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紧紧抓住影响“三农”发展的主要问题,切实用好普查资料,科学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

    为民副局长要求,要认真做好普查数据的开发和衔接工作。《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明确规定:“普查办公室应当做好农业普查资料的保存、管理和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等工作,并对农业普查资料进行开发和应用”。农业普查数据开发应用是农业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地要广开思路,搞好普查资料开发应用。搞好普查数据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普查数据的作用,进一步宣传普查取得的丰硕成果。

    为民副局长指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挖掘普查资料。要组织好普查资料编印、农业普查工作总结表彰、普查资料整理归档工作。要以普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三农”统计工作。各地的普查机构在总结表彰之前一律不能解散,确保各项任务善始善终地完成,为普查工作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为民副局长讲话对农业普查后期工作指导性极强,国务院农普办已将为民副局长讲话以文件形式发表,大家一定已经看到了,希望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二、我省农业普查工作进展

    据上次农普办主任会议已经有近10个月的时间了。在国务院农普办和国家统计局对普查数据认定前,我们主要围绕普查数据的评估认定做了大量工作,个中辛苦在不言中。2月初,国务院农普办将审核通过的基层数据及汇总数据反馈各地,普查数据结果算是尘埃落定。这期间,省办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发布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

    我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近40万人,填报普查表2314.28万张,调查了2408个乡级行政单位,46286个村级组织,住户1202.74万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18271个。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湖南省农普办和湖南省统计局报请国务院农普办和省农普领导小组审定,于5月下旬在《湖南日报》、《湖南经济日报》、《湖南统计信息网》上分5期发布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公报的发布标志着我省农业普查主要工作基本结束。

    (二)完成全省农业普查国家级、省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

    我省各级农业普查机构和工作人员为顺利完成农业普查任务,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贡献。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进一步推动统计工作,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法〉的通知》和《湖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办公室、湖南省统计局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办法〉的通知》精神,经各地、各有关部门层层推荐、评选,国家级先进报请国务院农普办和国家统计局批准,省级先进报请湖南省农普办和省统计局批准,全省共评选出:国家级先进集体,市州9个,县区32个,乡镇355个,共396个;国家级先进个人,省直36名,市州88名,县级365名,乡镇及普查员629名,共1118名。省级先进集体,省直1个,市州5个,县、区73个,乡镇381个,共460;省级先进个人,省直42名,市州97名,县及县以下1105名,共1244名。奖牌、证书、省级表彰决定文件已经下发。

    (三)公布《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研究课题招标公告》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收集了大量有关 “三农”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是十分宝贵的信息资源。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研究开发农业普查资料,湖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采用公开招标和定向委托的方式组织课题研究工作。初步拟定参考课题48个,涉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和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调查制度改革等四个方面。同时,还制定了《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研究课题招标管理办法》,对课题的组织实施、课题确定、课题立项、资料提供、课题管理和成果管理等都做出了规定,规范对课题招标的管理。

    (四)发表一批农业普查简明信息

    “继我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公报发布后,省农普办针对通过农业普查获得的大量翔实的“三农”资料,组织力量撰写了一批《农业普查简明信息》,将我省有关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村居民生活,以及乡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简明、快捷的方式向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布,尽快发挥普查数据的作用,宣传普查成果。

    (五)布置农普数据与年报数据的衔接工作

    根据《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以农业普查数据为基础做好相关农村统计调查年报工作的通知》(国统办字〔2008〕8号)精神,要求一些主要指标根据国务院农普办审定反馈的数据为准对2006年年报数据进行修正,并作为2007年年报的基数,不得擅自修改和调整。重要数据下管一级,未经上级审核评估认定的数据,不得对外公开使用。已经国务院农普办审定反馈的省级数据包括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畜禽数量、产量,水产面积、产量和农林牧渔业产值、增加值。省办按照国家统计局认定数做了个预分配方案下发市州农普办,将衔接工作布置下去。同时,积极进行评估和调研,力争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普数据与年报数据的衔接、修正工作。

    (六)落实农普后续相关工作

    根据国务院农普办对农普后续工作的要求,省办做到农普工作不断,农普办班子不散。完成了省办的农普工作总结,整理好了农普文件汇编及农普大事记,基本完成了普查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对农普资料印刷、课题招标、表彰奖励、组织考察学习等经费都逐一作出预算,报请局党组审批,基本得到落实。

    三、关于下一阶段农普工作的安排及要求

    (一)切实用好普查成果

    农业普查数据开发应用是农业普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市州农普办要切实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组织力量,切实抓紧抓好普查资料开发利用和分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普查资料的应有效用。

    1、市州尽快发布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目前,市州的普查公报已经陆续开始发布,长沙市还召开了普查公报新闻发布会,效果很好。希望各地抓紧时间,认真编撰好普查公报,严把数据质量关,在报经省农普办批准后,及时向社会发布。县一级是否发布普查公报省办不做要求。

    2、撰写农普简明信息。在农业普查的主要数据公报发布后,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力量撰写一批农普简明信息分析材料,分析农普数据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形成短小精悍、观点明确的专题报告,及时将普查获取的大量有关“三农”的信息向当地政府报送,利用普查资料,宣传各地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三农”方面取得的成就。

    3、做好课题研究。省办要求各市州农普办完成1—2个省级农普课题。各地农普办也要根据本地的情况,以各种形式组织开展本地的农普课题研究。

    4、组织好普查资料的编印。省办将按照国务院农普办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编辑方案要求,统一内容、统一版式、统一出版,完成《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卷、农业卷、农民卷和农村卷的编印工作。建议市州农普办也参照按此模式完成普查资料的编印工作,具体内容可结合当地实际做适当调整。组织形式是否由省办牵头要听大家意见。

    (二)认真做好普查数据和统计年报的衔接工作

    前一段时间,各市州农普办按省办要求,就普查数据和统计年报的衔接做了不少工作,但总体工作尚不理想。普查数据和统计年报的衔接是农普后期工作的难点。我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谈几点意见:

    1、要坚持以普查数据为基础的原则。为民副局长在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上讲,要提高认识做好农业普查数据衔接。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某些常规统计数据长期以来形成了系统性偏差,这些偏差,必须也只能根据农业普查的结果予以矫正。这次农业普查,主要畜禽存栏数据与年报差异依然比较大,全国在15%以上。今后,有关农业统计的数据,2006年以经国家审核后的普查结果为准,并对2006年、2007年年报数据衔接,同时以普查为基础做好2008年及以后的统计工作。之所以这样考虑,第一,普查的目的在于使用,除非有大量的事实证明普查是失败的;第二,相对而言普查数据的准确程度要高于常规统计,无论从人财物的投入,还是组织工作的周密性和宣传动员的广泛性来看,年度全面统计都无法与普查相比;第三,描述同一社会经济现象,统计部门只能出一个数,不能出两个数,否则将误导决策、造成经济运行的混乱。由于普查与常规统计数据有较大差异,而普查的准确程度更高,所以必须对常规统计数据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衔接。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而我们有些同志一谈到普查数据和统计年报的衔接,就讲年报数据如何如何,总是以年报数据为基础。指导思想不正确,衔接工作难以进展。

    2、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普查数据的基础上推算和修正年报数据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上,只唯实。尤其是增长趋势的判断要准确。国家统计局从宏观上把握,认定我省2007年生猪出栏同比为负增长6.1%,具体到了市、县,情况可能各有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总之,要坚持实事求是。

    3、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协调考虑的原则。在数据衔接上要避免以偏概全。在生猪存出栏比上,不能以特殊性来代替普遍性;2006年底,受价格低迷和生猪疫病的影响,生猪出栏锐减有其特殊性,那就不能以普遍性来代替特殊性。

    4、要坚持把数据衔接工作延伸下去的原则。统计数据越在上层,越能从宏观上把握,而越到下层,才越能找出数据异常的原因。按照今年第一次粮食产量预计,全面报表汇总数超出了650亿斤。大家认为有吗?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果没有那么多,问题一定出在种植面积上。数据衔接工作一定要延伸到县一级。如有必要,还可以在一些问题比较多的地方,再向下延伸,以求搞清关系。

    5、要坚持以产量定产值的原则。国家统计局认定我省200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991.79亿元,比2006年年报数少140.12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1272.20亿元,比2006年年报数少60亿元。认定2007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32.10亿元,比2007年年报数少28.23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1626.52亿元,比2007年年报数多15.06亿元。省办反馈的数据衔接预分方案的基础是国家统计局认定我省相关数据,就其本身,数据的相关性不强,是供各地参考的。产值的确定一定要与产量衔接,这是必须坚持的。

    统计的生命力在于统计数据的真实可信。真实可信的数据才会有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农业普查为我们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提供了极好的基础信息,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数据的衔接工作。

    (三)做好普查的总结归档等工作

    各地要善始善终,做好农业普查收尾工作。 

    1、做好农业普查总结工作。农业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普查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各地都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实践经验,要从组织工作和业务技术两方面认真总结,以供今后的普查参考和借鉴。市州总结请于7月底上报省农普办。

    2、做好农业普查表彰工作。对普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以达到鼓励先进的目的。经国务院同意,定于2008年7月8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第四次(扩大)会议。国务院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表彰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长沙县农普办代表县级农普办在会议上发言,这也是我省农普工作的骄傲。省级表彰会也将择日召开。各地也要认真做好农业普查的总结和表彰先进工作。

    3、做好农业普查资料的整理归档。按照规定,各地要做好农普相关文件的归档工作,把普查过程中的各种文件、资料、影像、图片等原始资料整理好、保存好。普查原始表要保留到2008年年底,然后按照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自行组织销毁。

    (四)以普查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村统计改革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取得的丰富的“三农”信息,也为搞准农业统计数据,全面推进农村统计改革提供了条件。

    长期以来,农业统计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加值核算依据不充分。通过普查,全省约50亿元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数出有据。市县各级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增加值也将有了可靠的核算基础。

    国家统计局已经开始应用普查资料为搞准农业统计数据,推进农村统计改革出台了不少新举措。从年初的畜禽监测试点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畜禽监测工作,明确取消畜牧业生产情况(A403表)和非农户畜牧业生产情况(A201表)省级上报,取而代之的是以调查总队牵头的,以规模户全数调查结合散户抽样调查推算全省畜牧业生产及生猪产出大县的生猪生产情况,到农户存粮抽样调查,以至到明年的农村住户调查抽样网点轮换,都是利用农业普查资料建立抽样框的。国家统计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的统计调查正在逐步推进,地方统计调查改革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保证地方统计数据与国家调查数据协调一致,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大事。这项工作涉及面太广,在这次会议上不准备多讲,但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同志们,我们都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付出很多,功不可没,但农业普查后续的工作仍然繁重。各地要继续加强领导,尤其是要通过农普数据与年报数据的衔接工作,建立农村统计数据的权威,保证普查任务的圆满完成。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