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件通知

领导讲话

普查要闻

工作简报

市县动态

分析研究

资料下载

普查公报

普查人物

普查知识

方案标准

 首页 > 湖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 > 分析研究
 

张孝鹏:消除“三大误区” 解决经普认识难题

 

[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   更新时间:2008-09-11 15:49:57]

 

    衡阳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各级统计机构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本特点与要求,全面部署经济普查工作。在经济普查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消除“三大误区”,努力解决经普认识难题,才能为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误区一:要消除经济普查是单纯为宏观决策服务的误区,树立经济普查也是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一讲起普查,个别地方和少数领导同志就片面的认为,这是为上级服务,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出现领导不重视、工作不主动、不配合、推诿的现象。因此,要使大家认识到开展经济普查工作,就是为了摸清家底,掌握国情国力、省情省力,以及市情市力、县情县力。对经济普查成果,中央需要,地方也需要;上级需要,自己也需要;政府需要,企业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都要抓住经济普查的机遇,变“被动查”为“主动查”,变“要我查”为“我要查”。
 
    误区二:是要消除经济普查是单一由统计部门组织实施的误区,强调政府主导经济普查工作。在衡阳启动综合试点前夕,市政府组织召开经济普查专题会议,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市长张自银强调要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他指出,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正确把握衡阳市这次省级试点机遇,切实加强对经普试点工作的领导,周密部署,齐心协力,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做好经济普查省级试点各项工作。要确保各部门密切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驻衡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统计法》和《经济普查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主动向所在地统计部门提供统计资料,接受统计部门的经普业务指导。要确保普查经费及时到位。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始终不移地支持普查工作,把普查经费列入本年度财政预算,在经费、物资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
 
    误区三:是要消除经济普查是单纯为普查而普查的误区,树立经济普查为经济发展的理念。为普查而普查是一种应付的方式,被动型及无所谓的工作态度,是不可能达到普查目的和产生普查效果的。国务院之所以要求开展经济普查,是履行政府职能,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信息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今天,全面及时把握经济统计信息,已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和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
 
    通过经济普查获取的信息,能够引导企业正确判断行业发展和市场意向,适时做出生产经营决策,赢得市场先机和竞争的优势,能够引导公众正确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自主做出就业、消费、投资等选择。因此,经济普查有利于服务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服务社会和公众,有利于服务市场经济各类主体。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张孝鹏]
[责编:朱敏丽]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