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井然有序
衡阳市“四个一”做好单位清查问题答疑
在单位清查工作中,衡阳市经普办 “四个一”做好问题答疑,保证清查质量。
一是问题解答“一张嘴”。确定业务组组长王利民为总答疑人,其他各专业组组长为分片包干单位答疑人,总答疑人和答疑人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层层把关,保证问题解答口径一致。
二是电话记录“一页纸”。制作了统一的电话记录表,要求普查员及答疑人把清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认真记录下来,留底备查。
三是加强培训“一堂课”。多次组织清查培训,市经普办的同志结合实例对清查业务、上门访问技巧进行反复讲解,提高普查员访问效率和普查对象配合度。
四是充分沟通“一个会”。建立清查工作碰头会制度,总答疑人和答疑人不定期召开碰头会,通报清查进展情况,讨论研究收集到的问题。
桃源县“三个再”搞好单位清查查漏补缺工作
11月14日,桃源县第二次经济普查办公室召开全县各乡镇经普办主任会议,要求用“三个再”具体指导单位清查查漏补缺工作。
一是认识再提高。着重提高基层普查员对单位清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保证单位清查不重不漏。
二是重点再明确。对不存在或已搬迁的单位做好标记、注明原因,对新增加的单位要填好清查表并增加到清查底册中;对清查单位的数据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限以上商业、资质以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等单位的清查数据,与各专业年报报表数据进行对比,不可出现较大的差别。
三是责任再强化。各工作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对各乡、镇、社区加强督察,保证人人有职责,人人有奖惩。
湘西自治州“六到位”确保单位清查数据质量
在单位清查阶段,湘西自治州各级普查机构领导督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使清查工作“六到位”。
一、领导重视到位。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胡章胜经常过问经济普查工作,并在有关会上强调各单位要按上级普查办的要求,通力协作,搞好全州的经济普查工作。
二、选聘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把关到位。州经普办专门下发了关于选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文件,对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选聘工作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三、分级开展培训到位。州普查办连续召开了单位清查动员会、经济普查业务知识培训、普查法规知识培训及单位清查数据处理程序培训等会议。各县市对基层乡镇街道的清查工作分层进行了业务培训。
四、清查组织措施到位。为了彻底搞好单位清查工作,州普查办制订了严密的清查方案。要求各县市务必构建完整的单位底册,便于清查及时比对;各乡镇街道绘制出普查地图,便于进村入户进行“地毯式”清查。
五、督查指导到位。州经普办建立了督查制度和通报制度,要求各县市五天报一次普查进度。各县市经普办也相应制定了有力措施,实行包片联乡责任制度。
六、数据质量控制到位。各县市在单位清查实施阶段,应用基本单位名录汇总数,对清查初步结果进行大数核对,防止单位遗漏;在清查数据手工汇总阶段,采用电话查询与实地走访相结合方式进行质量抽查,搞好数据处理,严把录入质量关。
双牌县查遗补漏实行“四查六对照”
单位清查工作一结束,双牌县就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四查六对照”为主要内容的查遗补漏和审核、比对工作。
该县经普办以乡镇驻村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为主要骨干力量,集中一个星期时间,在全县对个体经营户实行“四查”:以个体建筑、营运车辆、早茶夜市和出租房为查补主要对象,对个体经营户开展大规模“地毯式”查遗补缺。
对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主要实行“六对照”:以工商、质监、国税、地税、2007年年报及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为参照,认真进行比对、分析。对于资料上有的单位,清查时如果没有,一查到底;对于类似的有可能重复、遗漏的单位,如林区有的乡和林场有公安派出所,还可能有森林公安分局林业派出所等现象,则派人到现场调查或电话查询,逐一予以落实,做到不重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