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现将第三产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229个,比2004年增加 117个;从业人员13458人,增加1303人(详见表1)。其中: 企业法人单位215个,增加122个,从业人员12902人,增加1775人;行政事业及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14个,减少5个,从业人员556人,减少472人。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交通运输业[1]占88.6%,仓储业占10.5%,邮政业占0.9%;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交通运输业占83.6%,仓储业占5.0%,邮政业占11.4%。
(二)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
2008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49448万元。在资产总计中,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分别占58.8%、36.2%和5.0%。
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167577万元。在营业收入中,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分别占69.8%、23.6%和6.6%。
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利润24775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业营业利润17829万元,占72.0%。
二、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益阳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1706个,从业人员22417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2.6倍和54.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732个,零售业974个,分别占42.9%和57.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42.9%,零售业占57.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66个,占3.9 %,集体企业51个,占3.0%,私营企业1421个,占83.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个,占0.1%,外商投资企业3个,占0.2%(详见表4)。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占9.5%,集体企业占1.9%,私营企业占71.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2%。
(二)资产总计
2008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00989万元,比2004年增长24.2%。其中,批发业法人单位资产267310万元,比2004年下降2.0%;零售业法人单位资产233680万元,比2004年增长78.7%。
(三)主营业务收入
2008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327988万元,比2004年增长2.5倍。其中,批发业796339万元,零售业531649万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2.6倍和2.3倍。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益阳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369个,从业人员8836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2.4倍和1.1倍。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150个,餐饮业219个,分别占40.7%和59.3%。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51.5%,餐饮业占48.5%。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13个,占3.5%,集体企业9个,占2.4%,私营企业311个,占84.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个,占1.1%,外商投资企业1个,占0.3%。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占11.0%,集体企业占1.7%,私营企业占70.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4.4%,外商投资企业占0.5%。
(二)资产总计
2008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为101513万元,比2004年增长2倍。
(三)主营业务收入
2008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63203万元,比2004年增长2.3倍。其中,住宿业30567万元,餐饮业32636万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5倍和3.6倍(详见表10)。
四、房地产业
(一)企业单位数
2008年末,益阳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313个,比2004年末增加169个。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22个,比2004年增加97个;物业管理企业77个,比2004年增加65个;中介服务业10个,其他房地产企业4个。
(二)从业人员
2008年末,我市房地产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合计5148人,比2004年增加389人。其中,房地产开发业3951人,比2004年减少346人;物业管理企业1087人,比2004年增加858人;中介服务业90人,其他房地产业20人。
(三)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和营业利润
2008年末,全市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245586万元,比2004年增长3.3倍;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37537万元,比2004年增长3.5倍;物业管理企业5890万元,比2004年增长2倍;中介服务业1222万元,其他房地产937万元。房地产企业实收资本264374万元,比2004年增长1.1倍;营业利润37525万元,比2004年增长49.2倍。
五、其他第三产业
(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其他第三产业[2]的法人单位数8392个,比2004年增加2070个。从业人员182799人,增加8895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326个,从业人员39324人,行政事业及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7066个,从业人员143475人。
(二)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
2008年末,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922891万元,营业收入855293万元,营业利润55099万元。在资产总计中,金融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是93.0%、3.6%和1.0%,三个行业合计占99.0%。在营业收入中,金融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是61.2%、18.4%和8.8%,三个行业合计占88.4%。
(三)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收入和支出(或费用)
2008年末,其他第三产业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原价948066万元,全年收入合计986566万元,全年支出(或费用)合计912377万元。
注释:
[1]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我市未包括铁路运输业。
[2]其他第三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不含证券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