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县市区统计局,经济普查办公室:
目前,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服务业专业单位普查登记工作正在全面开展,为保证普查数据质量,做好服务业专业普查表的发放、收集、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现将《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服务业专业普查表审核工作要求》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 〇 〇 九 年 二 月 十 八 日
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服务业专业普查表审核工作要求
为保证普查数据质量,做好服务业专业普查表的发放、收集、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现要求如下:
一、进一步做好单位查遗补漏和核实工作,正确发放和收集普查表
单位清查是普查登记工作的基础,各级普查机构在普查登记阶段仍要继续做好普查单位核对核实工作,把好普查表的布置发放关,确保服务业单位普查登记不重不漏不错。一是要扎实做好查遗补漏工作。对清查工作中遗漏的单位、清查工作完成后新成立的单位或者本应为法人单位而清查时错误地登记为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的,要进行补充登记;二是要进一步核实单位的基本情况,正确发放普查表。重点是核实其是否法人单位、所属行业及代码、执行会计制度类别,这三项指标是正确发放服务业普查表的关键。“是否法人单位”要重点关注实行垂直管理系统的行业;“所属行业及代码”要按照主营业务活动的性质参照国家2008年下发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确定,保证主营业务活动内容与所属行业的一致性,要特别关注计算机服务、网吧服务等行业;“执行会计制度类别”要重点关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在准确鉴别各单位的“是否法人单位”、“所属行业及代码”、“执行会计制度类别”,等属性指标后,按《湖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服务业实施方案》(湘经普办〔2008〕33号)的规定正确发放普查表。
同时,要把好普查表接收时的初审关,确保普查表的完整性和普查数据的真实性。一是要检查普查表种类是否准确完整,如多产业法人的所有产业活动单位是否都填报了相应的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表(602表,602—1表),法人单位是否按普查制度规定填报了所有的表种等;二是要检查普查表内相关内容是否均按按规定填写,要对照普查表填表说明、填报规定的要求,对每一张表、每一个指标、每一笔数据等进行详细审查,检查是否有指标漏填、错填,计量单位填报错误,字迹模糊等情况;三是要发挥县市区经济普查机构服务业普查专业人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对普查对象的情况熟悉的优势,将审核工作延伸到收表阶段,做好对普查表数据真实性的初审,审查数据是否与普查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符,尽量把普查数据差错消除在普查对象的填表报送环节和普查小区、县级普查机构的收表审表阶段。发现问题,要向普查对象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按正当程序责成普查对象纠正普查表的错误。
二、强化责任,认真做好普查表的审核、录入、汇总和上报工作
服务业普查对象多,工作基础差,行业复杂,特别是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和原始统计记录不健全,保证普查数据的真实性任务极其艰巨。各级普查机构和服务业专业普查人员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加强对服务业普查表的专业审核、录入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各市州经普办服务业专业人员要对所属县市区服务业专业经济普查数据逐笔进行审核,确认无差错后方可报送到省经普办。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做好录入工作,减少录入差错。要加强对录入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报表填报内容的认知。数据录入时,应有普查人员跟班答疑,及时解决录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是做好普查表数据录入前后的人工审核工作。录入前的审核主要包括:将已填报的普查单位与清查底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有漏报单位;将法人单位所属产业活动单位数与收到的产业活动单位普查表张数进行核对;对普查表种类的完整性、普查表各指标的完整性进行复核;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判断普查对象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录入后的审核主要包括:对表间关联指标逻辑关系进行审核;对已纳入2007年限额以上服务业年报和2008年定报的单位的普查主要数据与上年年报数据以及定报数据进行核对;分行业、分地区服务业汇总数据与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进行核对;对主要指标计算人均指标和排序等进行分析,检查是否有逻辑错误、计量单位填报错误等情况。
三是要严格做好计算机审核,保证表内数据、表间数据逻辑平衡关系审核无差错。根据国家经济普查方案的要求,省经普办公室已将每一张表的表内审核关系以及表间审核关系通过公式设计到数据处理程序中(详见附件。人工审核时,该审核公式同样适用),根据审核公式性质的不同,每一张表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必要性审核,一部分为核实性审核。必要性审核是针对所有单位必须满足的逻辑平衡关系设置的审核公式,数据上报前必须要通过,发现此类审核错误一律不能上报;核实性审核,是针对绝大部分单位应该满足的,但可能有少部分单位不能满足的审核关系而设置的提示性审核公式,对出现核实性审核错误的情况,应进一步核实查明原因,如情况属实可强行通过,并在上报时附报说明。
三、为调度服务业专业经济普查工作情况,决定建立服务业专业经济普查情况周报告制度
各市州经普办服务业专业组每周四下班前,通过邮箱向省经普办服务业调查组书面报告本市州服务业专业经济普查表的发放、收集、审核、汇总、上报等工作情况。周报告制度执行时间从2月16日开始至4月底结束。各市州经普办服务业专业组也要建立起本市州的服务业专业普查情况周报告制度。
附件:服务业专业普查表主要审核公式
附件:
服务业专业普查表主要审核公式
一、G603-6表审核公式
(一)必要性审核公式
1.该单位全部从业年平均人数(94)应在〔1,5000〕之间
2.营业收入≥0
3.固定资产原价>本年折旧
4.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5.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6.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7.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不是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
8.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
9.年末在用计算机数应≥0
10.年末拥有网站数应≥0
11.全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营业成本
12.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金额≤营业收入
13.检查填了96,97,65三个指标数据的单位,601表“是否执行2006会计制度”是否填了“1”
14.年初存货〔11〕、年末存货〔15〕、实收资本〔35〕、国家资本〔36〕、集体资本〔37〕、法人资本〔38〕、个人资本〔39〕、港澳台资本〔40〕、外商资本〔41〕、营业收入〔99〕、主营业务收入〔43〕、主营业务成本〔48〕、固定资产原价〔20〕、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95〕都应>=0,
1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
16.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是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
17.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是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
18.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不是执行2006年会计准则)
19.国家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大于50%,则控股情况应为1
20.国家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小于50%且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出资人所占比例,则控股情况应为1
21.集体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大于50%,则控股情况应为2
22.集体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小于50%且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出资人所占比例,则控股情况应为2
23.集体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小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出资人所占比例,则控股情况不应为2
24.个人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大于50%,则控股情况应为3
25.个人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小于50%且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出资人所占比例,则控股情况应为3
26.个人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小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出资人所占比例,则控股情况不应为3
27.港澳台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大于50%,则控股情况应为4
28.港澳台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小于50%且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出资人所占比例,则控股情况应为4
29.港澳台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小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出资人所占比例,则控股情况不应为4
30.外商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大于50%,则控股情况应为5
31.外商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小于50%且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出资人所占比例,则控股情况应为5
32.外商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小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出资人所占比例,则控股情况不应为5
33.登记注册类型为国有、国有联营或国有独资则集体、个人、港澳台、外商资本均应为0
34.登记注册类型为集体或集体联营,则国家、个人、港澳台、外商资本均应为0
35.登记注册类型为私营,则国家、集体、港澳台、外商资本均应为0
36.登记注册类型为国有与集体联营,则个人、港澳台、外商资本均应为0
37.登记注册类型为港澳台商独资,则实收资本等于港澳台资本
38.登记注册类型为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或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则港澳台资本不应为0
39.登记注册类型为外资企业,则实收资本等于外商资本
40.登记注册类型为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或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则外商资本不应为0
41.601表营业收入应等于G603—6营业收入(99)
42.601表主营业务收入应等于G603—6主营业务收入(43)
(二)核实性审核公式
1.所有者权益合计≥实收资本(可强行通过)
2.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合计≥税金+利息支出(可强行通过)
3.年末在用计算机数/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2(可强行通过)
4.年末拥有网站数≤30(可强行通过)
5.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不应超出范围〔0.5,10〕倍(可强行通过)
6.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超出范围〔0,0.5〕(可强行通过)
7.本年应交增值税/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超出范围(-0.3,0.3)(可强行通过)
8.人均实现营业收入在1千元—1千万元之间以外的企业,提示审核
9.人均费用在100元—100万元之间以外的企业,提示审核
10.月人均工资和福利费在400—20000元之间以外的企业,提示审核
11.人均实现营业利润大于100万元的企业,提示审核
12.国家资本占实收资本比例等于50%且另一方经济成分出资人也占50%,则控股情况应为1
二、G604表审核公式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指标必要性审核公式
1.本年收入合计≥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
2.本年支出合计≥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3.商品和服务支出≥取暖费(降温费)+差旅费+出国费+劳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
4.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助学金+退职(役)费
5.行政事业单位本年收入合计〔G02〕必须填写并且大于0
6.行政事业单位本年支出合计〔G06〕必须填写并且大于0
7.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支出〔G07〕必须填写并且大于0
8.全部从业人员〔G94〕必须填写并且大于0
9.填报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指标,会计制度应该执行2或3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指标核实性审核公式
1.有经营收入〔G05〕应有经营支出〔G21〕请核实
2.有经营支出〔G21〕应有经营收入〔G05〕请核实
(三)社团及其他单位财务指标必要性审核公式
1.本年收入合计≥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
2.本年费用合计≥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
3.业务活动成本≥人员费用+日常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税费
4.管理费用≥人员费用+日常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税费
5.社团及其他单位本年收入合计〔G24〕必须填写并且大于0
6.社团及其他单位本年费用合计〔G29〕必须填写并且大于0
7.社团及其他单位人员费用〔G31〕必须填写并且大于0
8.社团及其他单位人员费用〔G36〕必须填写并且大于0
9.全部从业人员〔G94〕必须填并且大于0
10.填报了社团及其他单位财务指标,会计制度应该执行4或9
(四)信息化指标必要性审核公式
1.全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本年支出(费用)合计
2.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金额≤本年收入合计
(五)信息化指标核实性审核公式
1.年末在用计算机数/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2(可强行通过)
2.年末拥有网站数≤30(可强行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