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动态
全省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现场会在常德澧县召开
8月12日,全省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现场会在常德澧县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州农村办、农村能源办负责人交流沼气建设的经验,部署2006年全省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工作。
到7月底,常德市新建沼气池8736个,占全年任务的58.7%。沼气建设的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大中型沼气池发展迅速,草料发酵池成功试点,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试点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今年,常德市8件实事项目申报再次在全省占据主动地位,6个项目县共争取国债沼气专项资金1400多万元,项目总额是前两年的总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省农村办主任陈吉芳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中央安排我省沼气国债项目43个县(市、区)、1071个村、113430万户,资金9459.2万元。项目资金较去年有大幅度增加,为我省全面完成今年“八年实事”确定的沼气建设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沼气国债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项目区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环境整治,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在今后的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中,要继续抓好任务落实到户,确保沼气建设项目资金尽快到位;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任务。
[常德市统计局 供稿]
株洲市劳动保障系统切实抓好为民办实事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事工作之一。今年以来,市劳动局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了全市就业形势稳定。一是夯实基础促就业。对《优惠证》的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接续、再就业培训等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并制定了具体操作程序,从制度上确保就业再就业工作顺利实施。二是落实政策促就业。规范了《再就业优惠证》和各类安置型企业享受再就业政策的年审工作,目前已有8.1万人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同时,对全市86家安置型企业进行了年审,有力地促进了株洲市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优化服务促就业。针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再就业困难的情况,市劳动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了“情系株洲”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和零就业家庭专场招聘会,有力的促进了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同时积极开发社区就业岗位。1—6月,全市新办社区就业实体226个,新开发就业岗位10936个,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140人。四是整顿市场促就业。年初,联合公安、工商、人事等部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非法职介专项执法行动,取缔了16家“黑职介”,为求职者就业再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株洲市统计局 供稿]
★ 县市区点击
资兴市8件实事进入攻坚阶段
10月8日,资兴市政府再次召开8件实事调度会,全市相关乡镇和各责任单位“一把手”参加了会议,会议对8件实事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资兴市常务副市长李水福在会上强调:我市为民办8件实事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强科学调度,加快工程进度,对尚未完成8件实事工作任务的要定人员、定责任、定工作量,全市各责任单位和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按照《资兴市为民办8件实事倒计时工作方案》抓紧落实到位,在2006年11月10日前,必须全面、超额、优质、高效完成省、郴州市下达的为民办8件实事各项指标任务,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资兴市统计局 供稿]
嘉禾县新建沼气池用气率达99%
嘉禾县在国债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把质量效益放在第一位:一是强化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按照“谁建池谁负责”的原则,施工技术人员按每口沼气池50元的标准扣押质量保证金,正常运行一年后再返还。二是加强质量监督。在沼气池建设过程中,县能源办的技术人员坚持现场监督2—3次,主池建成后,都严格要求试压。三是强化建池后的服务。嘉禾县把建沼气池后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县能源办组建了一支由25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沼气服务队,每个项目村保证有一名专职技术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了建池户的正常用气。目前,全县新建沼气池中,正常用气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嘉禾县统计局 供稿]
永顺县卫生院建设:“一法”破“三难”
今年,永顺有11所乡镇卫生院建设考核任务。为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真正做到让农民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该县卫生局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用“一法”破解“三难”,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
“一法”就是“合理定价抽签法”,由县卫生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合理定价后,首先从全县30家竞标的施工单位中筛选出15家具有建设资质、技术力量雄厚、重合同守信誉的单位入围参与抽签,由县纪检监察、八件实事考核办、计划、建设、招、投标办等部门派人参与监督从确定工程标底、制签、装签、封签到启封的全过程,最后入围单位抽签,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书,变工程发包“暗箱操作”为“阳光行动”。解“三难”,一是解决工程发包“难”。鉴于目前建筑领域存在工程发包管理不规范、申报承包工程队伍过多、工程管理人员办事难和事难办等现象,该县组织卫生、纪检监察、人事、建设、审计、财政等部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合理定价抽签法”,发包工程,减少了人为干预和遏止腐败现象,增强了工程发包的透明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解决资金筹措“难”。由于工程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加上上级建设资金投入仅占60%,缺口资金采取乡镇卫生院自筹20%,施工单位交纳10%的质量保证金,县卫生局从事业费中挤10%的办法解决,仅卫生局每年投入就达50多万元,为乡镇卫生院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三是解决建筑施工“难”。针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申报程序不规范、规划设计不标准、功能设置不配套、建设标准不统一以及工程管理人员缺乏等现象,该县坚持先勘测、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格实行全县“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标施工、统一质量管理”,从源头杜绝了“胡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
[永顺县统计局 供稿]
宜章县对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八件实事项目工作开展专项督查
9月20-22日,宜章县委、县政府组织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人事局、县统计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组成4个督查组,分赴全县27个乡镇,对各乡镇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8件实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为期3天的专项督查。督查组实地察看了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阵地建设,仔细核实了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等5项8件实事考核指标数据,以及统计报表上报、原始记录的建档情况。综合各督查组的情况后,县委、县政府将发布督查通报。
[宜章县统计局 供稿]
桂阳县统计局借督查“东风”促8件实事统计基础工作
8月28日至9月1日,桂阳县为民办实事考核办公室组织开展八件实事第三轮督查,县统计局派出三名同志积极参与了为期4天的督查。借督查之“东风”,县统计局派出的三名同志重点督查了各实事责任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力促各实事责任单位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规范统计基础工作。
[桂阳县统计局 供稿]
凤凰县现场考评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
8月31日,凤凰县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在县卫生局长吴金牛的带领下一行就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的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了现场考评,每到一处采取实地边查边议的方法进行考评,先由考评组的专家查验工程质量,然后由子项目负责人汇报工作进度,最后考评组对各子项目综合评议,考评结果显示,凤凰县8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全面进入扫尾阶段,已投入资金273万元,完成工程总量的80%,其中两林乡卫生院子项目已经竣工,其余7所卫生院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整个项目9月底前可全部竣工,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凤凰县统计局 供稿]
常德市澧县落实省8件实事推行公开制度
今年以来,澧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落实省8件实事工作,始终把落实省8件实事作为全县工作的第一要务,切实推行公开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考核内容公开。一是对建设项目公开。如农村沼气池建设、通村公路建设、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乡镇卫生院建设、乡镇敬老院改扩建、经济适用房建设等,公示内容包括考核指标、资金来源及用途、质量监督等基本情况。二是对非建设项目公开。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扩大就业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工作等,公示内容主要是宣传政策,接受监督。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工作除公示受奖对象的基本情况外,重点公示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二、完成进度公开。一是从5月份起县8事办对为民办实事所有项目完成进度,定期作为动态信息,在县人民政府网站上予以公布。二是每月连续5天在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公布项目进度完成情况,并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便于为群众服务和接受群众监督。凡是对涉及工程项目数字有异议的,由县统计局负责调查处理,并及时将调查信息进行反馈。通过政府网站和新闻媒体的宣传,使得全县群众对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态度和诚心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有效提升了政务公开的含金量,真正做到了“民心工程”实行“阳光行政”。
三、考核评议公开。一是每月邀请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纪检干部,对实事落实情况进行整体评议。其评议结果作为全年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据,对评议较差的部门单位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并随时抽查整改结果。二是由县8事办不定期对实事项目进行督查评议。三是在县政府网上推出评议栏目窗口,由网民客观评价政府执政情况,如实反映社会公众的意愿和要求,利于政府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纠正为群众办实事不扎实的作风,有效地促进了政府与群众的双向沟通。
[常德市统计局 供稿]
花垣“八件实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花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省八件实事工程,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尽快解决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县计划解决7200人的引水安全工程已经于9月初全面竣工受益。工程共完成水源池、抽水调节池、提水机房、蓄水池、水泵安装等。铺设饮水主管240m,提水管道240m,安装主、干供水管道8268m,铺设整个水支管47250m,完成土石方5193立方米;工程年供水量42.57万立方米,目前受益人口数已达2100多户10000多人,为计划的140%。工程总完成投资100万元,其中企业投资120万元,群众自筹67万元,为计划的310%。工程建设质量达到“引用水源20年内不枯竭、净水设施20年内不落后、蓄水池20年内不漏水、供水管道20年内不大修”的高标准。省水利厅工管局局长尹仲春考察花垣水建工程时对花垣开展农村引水安全工程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把它概括为“五个一流”并计划作为全省经验推广,即:一流的领导重视、一流的超前意识、一流的经营理念、一流的筹资渠道、一流的建设标准。
[花垣市统计局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