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湖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 > 市县动态
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普查故事]红土地上的“经普兵”

——记龙山县茨岩塘镇经济普查办主任唐大银同志

湖南省统计局         2005-02-01 09:00:42   

 

    龙山县茨岩塘镇,是贺龙、任弼时、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曾是湘鄂苏维埃省政府所在地,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抛头颅、洒热血保卫省政府革命政权,茨岩塘镇成了红色的土地。这里平均海拔为1100多米,有15个行政村,分散着个体经营户572户。冬天浓雾笼罩,下了一场雪,晴天都要3—4天才融化。在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中,有一位普查员,不辜负红土地的希望,以强烈的责任心,身先士卒,扎实认真工作,虽时间过去了20来天,有几件小事仍萦绕在脑际,给我这个县经普办的指导员留下了很深印象。

    唐大银同志近50岁,当个兵,复员后在乡镇政府工作,曾任过龙山县最的大乡政府的乡长,退居二线后,被组织上安排到茨岩塘镇政府任主任科员。有着丰富的经济工作经验和事业心、责任感,全国经济普查,受镇政府安排,担任镇普查办主任。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重视下,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得县普查办的好评。

    踏雪爬山为登记

    2005年1月7日,雪后初晴,我被派往水田片区进行经普督查,在路途,只见道路两旁居民的屋顶上还有积雪,车行至茨岩塘境内时,雨雪纷飞。我到达茨岩塘镇政府时,一打听,政府干部按包村情况已于5日就下去督促经普查登记去了,站在政府的走廊上,放眼望去四面山上白雪皑皑。下午4时起,开始有干部陆续回来,一个个脚上裹满了泥雪,头上、衣上还留有残雪。唐大银同志约下午5时多,手拄木棍,身背登记表姗姗走来。他说他包的村远,山高路陡,本来道路崎岖,去时道路还结着冰,加上以前积雪未融又加新雪,路更是难行,毕竟岁月不挠人,在村里和村干部登记时,踏着没膝深的雪一户户上门登记,三天来也不知摔了多少跤,衣裤上沾的泥都还没擦干净。我说你自己还亲自干,他说,作为经普办主任,一要以身作则,二是了解真实情况,三是领导年初给我分了一个村,下去也是我的职责。朴实的话语,却体现了战斗在基层经普线上人员发扬红军不怕艰难的勇气,扎实工作的崇高精神品质。为有他们这样的普查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秉烛伏案保质量

    当城市华灯初上,人们围着取暖器在家看电视或在酒巴喝酒、茶楼品茗时,因电力紧张,乡下无电,从乡村归来的乡干部将各自的登记表交到了镇普查办主任唐大银手中。唐主任在清点好表后,没有休息,而是秉烛伏案,按照要求,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及亲自下去登记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一张张的审核登记表。我劝他今晚休息,他说:我年纪大,手脚笨些了,视力也不比以前,只能多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笨鸟先飞。我是在县经济普查培训会一结束,就在龙山县城打电话通知办公室,定于2004年12月31日召开各村普查员会,培训登记。不争取时间,我怕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拖全县后腿。普查表的质量关系到经普的成败,是经普的生命所在。不认真审核,质量不高,会劳命伤财,前功尽弃,返工的话,有辱使命,一是对不起长眠地下的先烈,二是对不起镇党委政府的信任和县经普办的重托。

    我在他对面的房间休息了,仍听到他翻动登记表的沙声和按动计算器发出的嘀嘀声。

    有如唐大银及茨岩塘镇政府那样克服困难,踏实工作的基层一线普查员,何愁全国经济普查达不到目的呢!

 

[龙山县经普办郭爱国 供稿]

  

 

 

 

     
   
 

 ◎  湘西州顺利完成经济普查数据处理程序培训 (01-30)

 ◎  湘西州召开普查办业务组长会议 (01-30)

 ◎  [普查故事]当女儿的脚被车轮压伤以后…… (01-28)

 ◎  龙山县经普办严把行政事业单位普查登记质量关 (01-27)

 ◎  湘西州统计局对经普工作抓好“三个落实” (01-25)

 ◎  湘西州经普办冒风雪、顶严寒,忙督查 (01-24)

 ◎  抓督查保质量 (01-24)

 ◎  [普查故事]一次特别的普查培训会 (01-21)

 ◎  龙山县委书记强调经济普查工作务必做到“五个抓落实” (01-21)

 ◎  我把经济普查来宣传 (01-18)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  

如有任何意见和问题,欢迎与我们联系 web_hn@stats.gov.cn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