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年两年,排吾乡乘全国“经济普查热”的东风,结合本乡实情,及时采取明确措施,用“六加大三搞好”战略、全面做到时间、人力、经费三个集中,抢在全县第一时间内完成本乡28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和139个个体经营户的普查各阶段工作,比原计划提早1个月完成任务。
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开好五个会层层培训宣传)、资料(分发资料3000份)、标语张帖、办宣传栏五栏、广播、苗歌山歌及体育运动等多方面多渠道进行宣传,同时,搞好38位普查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做到标语口号普天盖地,经济普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 造第一次经济普查舆论大氛围。
二、加大领导力度。乡及时成立了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宣传委员任副组长、成员由乡林业站、经管站、财政所、文化站、农业综合服务站的五位干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经普专用办公室并挂牌,同时村级、各乡直企事业单位也相应地成立了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由村支书或单位一把手牵头抓,这样,形成了全乡上下团结一心抓普查的“金字塔”式的经济普查领导队伍。同时落实岗位责任制,普查期间,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及普查领导小组成员要负责完成本区域内的经济普查任务,不准无故缺席,否则罚待岗一个月。
三、加大普查面。按照各级经普办的要求,结合全乡实情,实行“地毯式”排查、除登记全乡清查对象明显外,还对本乡内各名存实亡单位、分散解体的个体户及本乡籍外出个体户均纳入了普查对象,确保普查对象户不漏,个不丢。
四、加大经费投入。3—5月份和9—10月份是农忙季节,国家急“普查”,干群却忙“抢宝”。为集中时间、集中人员、调动各普查员及普查对象参与经济普查工作的积极性,乡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不惜投入经普专用经费35000元,满足了经济普查各项经费(包括普查员30元/天的误工补贴)的正常开支。
五、加大督查力度。全乡形成了由乡党委书记牵头抓、乡经普办主任及两名普查指导员参与的经济普查督查组。巡回各村、各单位对其表格填写情况进行督查并对优劣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对质量差的现场予以纠正。确保数据填报的准确性。
六、加大奖惩力度。对经普工作在2005年5月5日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的村和单位及表现突出的个人通报表扬并奖励:单位奖200元。先进个人奖100元;对5月5日不完成或完成质量差的,除通报批评外,还罚分管该区域的每个普查员兼落实一例计划生育手术;矿山企业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找到直接责任人谈话,若再不完成的,责令停产,待任务完成后方可恢复生产。这样,充分调动了普查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被普查单位、个体户依法配合经济普查工作的积极性,促使普查数据及时上报。
七、搞好一个试点。在普查工作全面铺开之前,先搞好一个村的试点,并总结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再全面铺开,扬长避短,做到以点带面,促进经普工作顺利开展。
八、搞好一个抽样。乡经普办的同志对全乡经普表进行随机抽样并现场评估,对与实际不符的数据责令返工,确保数据填报的准确性。
九、搞好普查资料的整理上报。全乡普查资料上交后,由乡普查办对普查资料进行分门别类装订整理并汇总,做到表表相符,一目了然,并及时上报县经普办,这样也为县经普办减轻了工作量。
[花垣县经普办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