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阅读技巧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湖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 > 普查公报
 

衡阳市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衡阳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为了全面掌握衡阳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衡阳市于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市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衡阳市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普查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就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经过全市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居(村)委会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近两年的共同努力,全市经济普查的登记填报和数据审核、汇总、上报工作已经完成。衡阳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衡阳市统计局将分三次向社会发布普查公报。现将第一号公报发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04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6653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7081个,机关法人单位1019个,事业、社会团体法人单位2764个,其他法人单位5789个。产业活动单位23343个,其中,第二产业4698个,第三产业18645个。个体经营户135519户,其中,第二产业44633户,第三产业88886户(详见表1)。


    2004年末,全市共有企业法人单位7081个。其中,国有企业481个,占企业法人的6.8%;集体企业1057个,占15%;有限责任公司485个,占6.8%;私营企业4484个,占63.4%;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93个,占1.3%。(详见表2)。

    分县(市)区看,拥有法人单位数和产业活动单位数名列全市前5位的依次是:耒阳市、常宁市、衡阳县、祁东县、衡南县,5县(市)共有法人单位10977家和产业活动单位18434家,分别占全部法人的65.9%和79.0%。
个体经营户较多的前5个县(市)区是:耒阳市、衡阳县、衡南县、常宁市、衡东县。(详见表3)

    在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制造业的单位3685个,占15.7%;批发和零售业1652个,占7.1%;教育3074个,占13.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8640个,占37.0%。4个行业合计占73.0%。(详见表4)。

    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5个行业是:工业23654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17.5%;交通运输业20310户,占15.0%;批发和零售业58057户,占42.8%;住宿和餐饮业8167户,占6.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2879户,占9.5%(详见表5)。

    二、就业人员

    2004年末,全市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3]数为1441006人。其中,单位就业人员721156人,个体经营人员719850人,分别占全部就业人员的50.05%和49.95%,在单位就业人员中,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为403703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为317453人。其中:女性223756人,占31.0%。

    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203135人,占28.2%;建筑业141089人,占19.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5587人,占13.3%;教育72239人,占10.0%;批发和零售业34816人,占4.8%(详见表6)。

    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3%、5.9%、16.9%、38.2%和38.7%。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1.4%、9.0%和11.9%。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0.2%、0.8%、38.9%和8.3%(详见表7)。

    三、 企业实收资本

    2004年末,全市第二、三产业7081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4]总额为191.3亿元。在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实收资本的总额中,由国家投入的资本106.0亿元,占55.4%;集体投入的资本25.4亿元,占13.3%;个人投入的资本53.0亿元,占27.7%;港澳台投入的资本4.4亿元,占2.3%;外商投入的资本2.5亿元,占1.3%。各类企业实收资本来源构成详见表8。

    四、普查数据质量情况

    衡阳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分层随机等距整群抽样方法,对12个县(市)区的数据质量进行了抽查,共抽查24个普查小区的72个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抽查比例约为4.3‰),个体经营户815户(抽查比例约为6.0‰)。抽查汇总结果,数据填报综合差错率为4.3‰,数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本次普查未包括国际组织。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⑴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⑵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⑶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在有关部门登记为法人,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或作为产业活动单位普查,或并入上一级法人。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且具备以下条件:⑴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⑵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⑶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个体经营户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包括:(1)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2)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并领取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3)没有领取执照或证书,或按照有关规定免于登记,但有相对固定场所、年内实际从事个体经营活动三个月以上的城镇、农村个体户。但不包括农民家庭以辅助劳力或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的一些兼营性活动。

    [3]就业人员:

    此次经济普查与常规统计口径不同,常规统计的口径比经济普查口径要大。经济普查就业人员是指2004年12月31日在第二、三产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在岗的就业人员。未包括年内实际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未满三个月以上的城镇、农村的人员;农民家庭以辅助劳力或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的一些兼营性活动的人员;在城镇、农村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如:保姆、家教等。

    [4]实收资本:

    是指企业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等。
  

 ◎  衡阳市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三号) (03-21)

 ◎  衡阳市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二号) (03-2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