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是在世界积极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常成功地进行宏观调整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的调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集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的内容合并起来,并把建筑业纳入了普查范围。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技术要求高,是以往各次普查所不及的。
普查的现场调查是取得经济普查原始资料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个环节的工作做得好否,直接影响到普查数据质量的好坏,也关系到此次经济普查的成败。笔者就如何更合理、更科学的进行现场调查,提出如下几点思考性建议:
一、搞好普查区域的划分。
此次经济普查是按在地原则进行普查的,因此在现场调查登记前应按照民政部门确定的行政区划明确各级普查的地域范围,特别是乡、 村两级基层的地域界地要更加细致明确、城区也要按社区、街道、居委会管辖范围确定普查区域,划分成若干小区,这是普查现场调查登记前的一个前提条件,以确保普查区域不重不漏。
二、从严要求组建一支高质量,高标准的普查队伍。
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工作环环相扣,普查工作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
1、搞好普查人员选配。因为这次经济普查在全国尚属第一次,没有成功的经验模式。而且专业要求特别强。所以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配极为重要:要选配那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极强责任心,有一定经济、财务和统计等经验的人员担任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从普查队伍把好人员关。
2、搞好普查员业务培训。各级经济普查办要按照普查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普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经考试合格者才能担任此次普查工作的指导员和普查员。
3、建立普查责任制,充分调动普查员的积极性。一旦确定普查人员后,普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就决定着普查现场调查资料质量的高低和普查数据的准确程度。可以肯定的说,各级政府以及各基层组织对这次经济普查是相当重视的。各级经济普查办要与普查员层层签订普查责任书,明确他们的任务与责任,并实行普查员的奖惩制度,以便调动普查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三、科学有效的搞好现场调查
在完善了普查区域的责任,确定了各级普查队伍的前提下,进入现场调查就是一个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1、普查人员应配带普查员证件。
2、根据普查对象,发放普查登记表。
3、普查人员应简要做好普查对象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对个体工商户要讲清普查的重要性, 增强普查对象的配合程度。
4、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即对行政事业单位,可采取发表试由单位填报;对规模以上的企业采取在普查指导员的指导下,让企业自行填报;对规模以下的企业由普查员和企业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共同填报;对个体工商户采取普查员直接登门问访式填报。
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还是个体工商户,普查员对普查登记的基层报表都要认真细致的进行审查,发现问题立即调查落实,以确保原始普查资料的准确和质量。
[岳阳市经普办徐高仕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