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不懈努力,湖南教育事业与全国同步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湘战略,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创新教育发展机制,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两大历史性跨越,为实现湖南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教育体系结构不断优化,已初步形成层次完备、类别齐全、形式多样、基本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为提高全省各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的30年,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基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需求,国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较好地推进了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的进程。目前,我省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正在为实现教育强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实施“一化三基、富民强省”战略,为加快“长株潭两型社会”和“3+5城市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一、各类教育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总规模成倍增长,在校生总人数由1949年的207万人快速攀升,至1975年突破1000万,湖南成为全国教育大省之一。此后在校生总人数一直保持在千万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举全省之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调动全社会资源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关注幼儿教育发展,各级教育规模大幅增长,1997年出现1274万人的最大规模。到2008年,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总人数1101万人,是1949年的5倍多;在校生人数与全省总人口数的比例达到16.2%,比1949年的6.9%高出近10个百分点。

   (一)学前教育不断普及

   1949年,湖南仅有19所幼儿园,在园幼儿978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1990年全省幼儿园数达到2806所,在园幼儿数达到26.21万人。20世纪末以来,湖南学前教育稳步发展,到2008年,幼儿园数达到5516所,在园幼儿数达到105.95万人,分别比1949年增长了290倍和1083倍。3—5岁儿童学前三年教育的毛入园率从1954年的0.3%提高到2008年的44.1%,提高43.8个百分点。

   (二)义务教育如期达标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小学教育净入学率仅20%左右,初中毛入学率仅2.7%。经过30年的发展,1979年小学教育净入学率达到97.2%。1986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湖南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到1998年,正式宣布已基本实现“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6年,全省顺利通过国家“双基”检查验收,“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达到672.82万人,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到2008年,全省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8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13%,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7.9%。

   (三)中等教育快速发展

   1949年,全省高中阶段在校生仅为7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学生4.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约3万人。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大批社会青年踊跃回到普通高中学校学习,当年全省高中阶段学生达到107.57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学生104.5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3.05万人,为1998年前高中阶段学生的最大规模。到2008年,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195.89万人(不含技工学校),为1949年的27倍,是1978年的2倍;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1990年的29.1%提高到82.42%,提高了53.32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了78.5%。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积极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湖南省“普九”的实施,人民群众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日益扩大,加之初中生源进入高峰、高校扩招、中专分配并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到2008年,全省高中学校数为742所,在校学生数为119.54万人,校均规模达到2640人,比1949年增加1914人,每十万人口在校学生数达到1757人,比1949年增加1620人,实现了质量与效益的大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得到持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调整、改革与发展三个阶段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振兴湖南经济培养了大量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劳动者。1949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仅3万人。到2008年,全省有中等职业学校687所,在校生增长到76.35万人,是1949年的25倍;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的比例达到42%,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

   (四)高等教育成就显著

   60年来,湖南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从1949年的2566人增加到2008年的124.93万人,增长了487倍,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从1949年的9人增加到2008年的1836人,增长了204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19.3%。近十年来,全省高校体制改革与布局调整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形成了以长沙、湘潭、株洲、衡阳为重点,各市州均设有一所本科和一所以上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格局,高等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现已出现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普通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民办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1949年,全省仅有高等院校5所,在校生人数2566人。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和1999年国家实施高等教育扩招等重大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到2008年,全省普通高校学校数达到100所,其中本科28所,高职(专科)72所;在校生规模99.9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95.23万人,研究生在学人数4.68万人,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是1949年的389倍。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目前我省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3所“985”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3所 “211工程”学校,与教育部共建的湘潭大学及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全省已建立国家级重点学科33个、省级重点学科94个、省级重点专业9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0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80个,已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优秀课程41门。“十五”以来,全省高校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39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1项。

   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机制灵活、形式多样的办学格局,有网络教育、成人自考、在职攻读、同等学力联考等多种模式,成人本专科学生就读形式十分灵活,有函授、业余、全脱产等,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1978年以来,全省成人本、专科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成人本、专科高等规模迅速增长,成人本、专科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从1978年的1.16万人增加到了2008年的25.01万人,增加了23.85万人,增长了近21倍。

   二、办学条件极大改善

   为适应教育规模不断增长的需要,全省加大对教育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着力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想法设法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学校各项办学条件。

   (一)师资水平显著提升

   全省各级各类教育专任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职工总规模从1949年的10.8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75.6万人,增长了6倍;专任教师总数由1949年的5.7万人发展到2008年的61.9万人,增长了近10倍。

   义务教育教师学历基本达到国家法定标准。全省普通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中专、高中毕业及以上)不断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升较快,从1978年的60.08%提高到2008年的99.52%。小学教师学历已基本达到《教师法》规定的标准,进一步提升专科学历的比例也已具有较好的基础。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提升较快,由1995年的4.74%提升至2008年的65.64%。

   1978年以来,全省初中(含职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专科毕业及以上)提高较快,从1978年的9.47%提高到2008年的97.36%;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由1978年的6.65%提升至2008年的46.61%。

   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大幅提高。全省普通中学专任教师从1949年的4408人增加到2008年的24.63万人。2008年,普通高中有专任教师7.26万人,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达到6.7万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由1978年的46.02%提升至2008年的92.28%。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实现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从2003年的1.62万人增加到3万人,增加了1.38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由2003年的60.27%提升至2008年的73.69%。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从3101人增加到2008年的559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从11.65%提高到18.64%。

   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层次不断提高。2008年,全省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包含部属院校,不含军事院校,下同)从1949年的520人增加到6.02万人,增加了5.97万人,年均增长率为8.2%。

   1985年以来,全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从1985年的898人增加到2008年的2.19万人,增加了2.1万人,远高于专任教师8.2%的年均增幅;普通高校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的比例由1985年的1%提高到2008年9.82%。2008年,在全省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有2274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79%,比1978年提高了34.55个百分点。

   同时,全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学历层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2008年全省普通高等院校硕士、博士学位教师2.56万人,占专任教师的44.42%。

   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普通高职(专科)院校双师型教师从2003年的2968人增加到2008年的792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从19.21%提高到37.88%。

   (二)办学设施全面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各级各类教育的校舍、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非常薄弱。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省委、省政府先后实施了义务教育工程、教育扶贫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大幅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教育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得以全面改善。到2008年,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343.6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1345倍;小学校舍总面积3124.33万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1046.44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为6.82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4.32平方米/生;普通中学校舍总面积4439.17万平方米,比1980年增加了3291.42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达到13.29平方米,比1980年提高9.21平方米/生。

   2008年,全省小学共有教学仪器设备值108394.29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236.4元,比1995年提高了214.9元/生;普通中学共有教学仪器设备值293184.79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878元,比1995年增加了647.2元/生。

   2008年,全省小学共有图书7484.4万册,生均图书为16.3册,比1995年增加了11.1册/生;普通中学共有图书8580.2万册,生均图书达到25.7册,比1995年增加了16.2册/生。

   2008年,全省小学共有计算机146282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3.2台,比2002年增加了1.6台/每百人;普通中学共有计算机284830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达到8.5台,比2002年增加了4.9台/每百人。

   2008年,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的学校为26%、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的学校为23.5%,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的学校为19.2%、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的学校为18.1%、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的学校为30.6%,分别比1995年提高13.5、16.7、8.5、11.2、12.7个百分点。普通中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的学校为56.3%、体育器械配备达标的学校为53.5%,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的学校为41.3%、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的学校为41.1%、理科实验仪器达标的学校为66.7%,分别比1995年提高31.6、25.7、23.7、26.8、24.7个百分点。

   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稳定增长。200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校舍建筑面积940.69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132.8万平方米,生均12.32平方米,比2005年增加0.87平方米/生;教学仪器设备值14.2亿元,比2005年增加2.4亿元,生均1859.4元,比2005年增加188.6元/生;图书1451.2万册,比2005年增加240.8万册,生均19册,比2005年增加1.85册/生;计算机14万台,比2005年增加3.9万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18.3台,比2005年增加4台/每百人。

   普通高校办学条件总量明显扩大。2008年,全省普通高校校舍建筑面积达到3280万平方米,是1996年的6倍;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77.2亿元,比1996年增加70.66亿元,增加近11倍;图书藏量达到8039万册,比1996年增加6069万册,增长308%。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 张放平)

 

【本文PDF印刷版下载】  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教育事业空前发展.pdf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宣传中心设计/制作/维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