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阅读技巧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 经验交流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着力夯实湘西州的县市统计基础工作

湘西自治州统计局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近几年来,我州把服务基层作为加强县市工作的立足点,把改善条件作为加强县市统计部门的难点,把提高素质作为加强县市统计基础的重点,把创一流业绩作为加强县级统计工作的落脚点,认识上有所提高,力度上有所加大,效果也有所显现。我们的体会是"树立四个理念","加大四个力度":

    一、树立县级基础不打好,湘西统计难振兴的理念,加大对县市的关注力度

    一段时间,我们大抓了州本级的统计建设,狠抓了解决思想、整顿作风、改善条件、加强培训等,促进了州局工作大踏步前进。在前进一段后,我们总感到州里的冲力不够,总感到县市跟不上省州的要求和节奏,县市往往疲于奔命,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是县一级的基础没有打牢。县级人手少,条件差,任务重,素质参差不齐,他要跟上人手多、条件好、素质强的上级的动作,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我州县级统计基础薄弱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原因之一是州局一度在认识上有差距,认为业务主管部门就是管业务,而且又狭隘地理解为简单的业务布置,因而忽视广义的业务建设,忽视县级基础工作。少数同志还流露出关注县市会影响州局福利的担心。说到底是对县市基础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对县市一级的感情不够。为了把认识统一到抓县市这个基础上来,州里曾进行过州里和县对比 "苦不苦、难不难、亏不亏"的讨论。结论是:苦不苦?和县里辛苦比就不觉苦;难不难?和县里的困难比就不觉难;亏不亏?和县里同志待遇比就不觉亏。这两年州局逐步形成了如下共识:数字来自基层,任务重在基层,所以应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基层;县里是综合的起点,工作的难点,所以应把县局作为加强基础工作的重点;县里基础没打好,工作没有跟上去,州里单兵独进即使短期工作冲上去了,以后也会掉下来;州局好不算好,部分县市好也不算好,只有全州统计事业比较平衡发展了才算好;县级基础不打好,湘西统计难振兴。上述共识形成后,关注的力度自然就大了。州局领导在决策工作时,开始习惯进行换位思考,总是把县市的承受能力作为重要因素考虑进去,总是考虑对县多解难少添难,多扶县少扰县。州局在布置省局和州委州政府要求的工作时,不给县市加码,以减轻县市工作负担;州局要求各科室不许无事往县里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搜集传递交流信息,以减轻县市接待负担。为集中力量解决县市困难,省局领导到自治州来,我们很少反映或基本不反映州局的困难,只反映县市的困难,把省局的支持传递到县里。州里困难总比县里小,解决县市的困难比解决州里的困难更紧迫,更有意义。

    二、树立县市的困难就是州局困难的理念,加大对县市局的支持力度

    四年前的湘西县市局的办公室拥挤、破旧,八个县市没有一个县住进新办公楼,只有两个县有小车,县市局一般只有2-3台档次较低的电脑,而且大多是因戴有国扶县、省扶县帽子由上面配下来的,一到报表处理上报期间就争机子,往往是人歇机不停,人机矛盾突出,一旦机子出现故障,报表处理汇总上报就受影响,有的县甚至跑到州里来处理报表。设备问题对经济落后的湘西自治州各县市来说已是长期困扰的一大难题。办公设施成旧,基本工作条件差,一派寒酸景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州统计人的精神状态和统计事业的发展。我们感到,一个系统、一个部门工作条件太差,则预示着这个部门的衰落。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的州统计局,我们深感县市的困难就是州局的困难,县市荣则州荣,县市衰则州衰。尽管我州经济落后,我们有责任尽力使统计工作条件得到积极改善。2002年,州局确定了通过三年努力,基本改善湘西州统计系统工作条件的奋斗目标,具体讲就是解决房子、机子、车子这"三子"问题。州局无经济调节能力,解决三子问题只能靠抓住机遇,通过争取省局支持、争取地方党政领导支持、通过自力更生勤俭节约来改善工作条件。为解决房子问题,州局对新建办公楼的县市一是帮助县市统计部门纳入计划,二是帮助争取多分到面积,三是帮助争取减免费用。对未搬新址的县主要是帮助争取资金搞好旧房改造。通过三年努力,全州有四个县市统计局搬进了新办公搂,另四个县的办公房得到了改造。八县市局办公室全部装上了空调,全部更换了桌椅柜,面貌焕然一新。为解决机子问题,我们把配机的必要性提高到要几个人锄草而只给一把锄头,几个人同时要吃饭而只有一双筷子来认识。州局一是对县市局提出配机要求并纳入目标管理进行考核,二是自己作出样子先把州局的机子配齐,三是挤出钱来支持县市配机以表明州局的决心,2003年州局给每个县市局赠送一台品牌586电脑,档次配置超过州局。四是将配机要求两年都写进州长在全州统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把问题交给县市政府分管统计的负责人。目前,州局和四个县市局达到了人手一台电脑,有四个县达到或基本达到了专业人员人手一台电脑,三个县的局长还配备了手提电脑,人机矛盾得到了较好解决。为解决车子问题,我们一方面争取省局支持,一方面争取县市政府支持,再就是请州长给县市长压任务。通过多方支持,近两年有四个县局购置了小车,有一个县也落实了资金,全州只剩一个县暂未落实。尽管州局很困难,这两年省局年终给州局的补贴,州局一分没留,还另加几万元一并补给了县市,虽是杯水车薪,我们是发自内心要扶县里一把。在三年内,全州统计系统基本解决了房子、车子、机子问题,这对贫困的湘西州来说是来之不易的。工作条件的根本性改善,彻底改变了统计部门的外部形象,统计人的精神也为之振奋。

    三、树立基层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亟需提高县市统计人员素质的理念,加大对县市局人员的培训力度

    一个时期,我州县市统计工作总体上处于低水平局面,有经济困难方面的原因,但深层次原因是县市局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要求存在差距。三年前,县市局的大多数同志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多数县市处理报表还依赖计算站人员帮助录入,计算机操作已成为工作的一大瓶颈,严重地制约了我州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更谈不上工作上档次上台阶了。要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关键是要提高县市统计人员的素质,而当务之急是提高县市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尽快改变我州机算机操作不适应统计信息化需要的状况,2002年我局提出当年为全州统计系统计算机操作过关年,并举办了各类培训班诸如县市局长培训班、专业人员培训班、非专业人员培训班、中级班、初级班等共九期,把全州所有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都进行了一次计算机操作培训,把统计系统的计算操作水平提高了一大步。因培训要求不严,考试工作没有抓到位,预期目标没有实现,过关年没有过关。去年我们组织全州计算机操作大练兵进行补火,取得了实效。州局明确县市局50岁以下人员必须参加考试,考试情况列入当年信息化工作的年终考核评比。县市局高度重视,纷纷办班培训,或能者为师自己讲课,或从外面请人帮助培训,州局也派人下去巡回培训释疑解惑,全州掀起了学习计算机操作的热潮。为掌握县市的真实情况,检验培训效果,州局由分管副局长带队一行三人巡回到八个县市进行考试验收。为防止因联网共享抄袭,我们采取每人试卷不同,严格监考,以考出真水平。由于这次培训扎实,其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县市未合格人员去年年报期间还在州进行了补考。在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学习典型,龙山县局的一位同志其公公去世还未上山便从家里赶120公里参加州里在该县举办的考试,保靖县局一位同志一年前不敢碰电脑,这次考试及格后仍不满足,自己拿钱在外继续深造。

    通过过考试关这一过硬举措,从根本上解决了县市计算机操作难这一影响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问题,改变了州局象救火队的角色。由于我局抓全州统计系统素质建设抓得比较实,其作法在今年上半年州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州党委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上作了专题介绍,州委书记童名谦、副书记龙爱东在两次会上号召与会单位向我局学习。会后,州委办、州纪委、州人事局等多家单位又派人到我单位进一步了解作法和情况,拟在本系统推广。

    四、树立全州发展依赖于县市平衡发展的理念,加大对县市局工作的推动力度
改善条件、提高素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不是为改善条件而改善条件,为提高素质而提高素质。县市需要支持,县市也需要引导;县市需要动力,县市也需要压力。工作需要部署,工作更需要推动。由于经济落后,工作环境差,湘西统计工作往往要比经济发达地区付出更多辛苦,如果按部就班少有新的举措,不仅工作局面难打开,连基本工作任务都难以完成。全州发展依赖于县市平衡发展,为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我们加大了对县市工作的推动力度。
法定工作的推动,我们强调的是严。即完成统计报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不许县市讲价钱,不许拖全州全省的后腿。不许讲价钱,就是省局布置的工作任务有专项经费的要认真抓,没有专项经费的也要认真抓;理解的要认真完成,暂时不理解的也要认真完成,确保政令畅通。这种不讲价钱也是由统计的特点所决定的。不许拖全州全省的后腿,就是困难再大,我们在工作要求上不能降低,工作举措上不能落后,不许误事。近几年,我们在统计执法中推行的对县市局进行执法检查,体现了对统计工作的严要求,对数据质量的严检查。

    条件改善的推动,我们靠的是逼。如,靠县里自觉自发是不可能在两年内达到目前这个配车配机水平的。县市经济困难,州局要求县市达到人手一台微机,看似是不顾县情,实则是解决问题的无奈之举。如果不逼,湘西统计的基本条件将仍停留在三年以前。事业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事业才能得到解决,回避问题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只会错过事业发展的良机。回过头来看,这一理念是正确的。

    提高素质的推动,我们靠的是带。州局先把自身的学习培训搞起来,把学习氛围营造好,让县市跟到州局走,照着州局的步子踩,从而达到了预期效果。

    争先创优的推动,我们靠的是引。争先创优关系事业之树常青。这几年,我们把县市局引导到争先创优活动中来,对县市局我们对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对县市局的局长,我们也按各专业积分多少年终给予奖励。这一活动的长期开展,在全州统计系统营造了一种不甘落后、勇于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争先创优蔚然成风。我们在争先创优过程中深深感到,争先创优,目标不仅仅是先进,更重要的是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把一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永葆事业发展的活力。 "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革命加拼命",目的是"无往而不胜",不是 "后进变先进,先进变后进"位置的简单变化。目前在我州统计系统已形成共识:经济落后,但我们的精神状态不能落后;位次落后,但我们不能甘于落后。如果后进地区甘愿落后,就象长跑的运动员,后面的知道自己获奖无望而停滞不前了,这个运动会就没有意义了。难能可贵的是后面的能奋起直追不言放弃,甚至跌倒了的爬起来又跑到终点,这种场面才是最最动人的。现在我州的动人局面是,后进县上来了,排名在后的县在奋起直追,全州统计系统精神好干劲足。

    这几年,我们虽然在加强县市一级工作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有一些体会,但深感这种探索在力度、广度、深度上都很不够,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艰巨,前进中的困难还很多,特别是如何做好夯实巩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这篇大文章,如何老题新作,感到担子很重。我们决心继续探索,抓好湘西州的统计"双基"工作,把湘西州的统计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2005) 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11-03)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