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阅读技巧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 经验交流
 

(2005) 严格统计工作规范 强化县乡统计基础

株洲市统计局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8 16:08:36

 

    今年是株洲统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3月份,株洲市人民政府颁发《株洲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统计工作规范》和《株洲市部门统计工作规范》(株政发[2005]8号), 九个县市区政府迅速贯彻落实,相应制发了切合当地实际的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范。政府统计的机构、人员、经费、信息化建设等具体标准和要求的统一规范,为巩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供了制度性要求和纲性保障。全市县乡两级政府统计建设出现了新的气象,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呈现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一、"四增"现象凸现,县乡统计建设面貌新

    统计工作规范的具体要求,在各县市区以及乡镇(街道)得到迅速贯彻执行,县、乡两级统计同时出现增机构、增人员、增经费、增设备的健康发展面貌。一是增设了统计机构。城区建立了统计局,今年的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城市四区统一在区发展改革局加挂统计局的牌子,刻制统计局的印章,配备正科级统计局局长,行使统计职能。绝大部分乡镇(街道)设立了统计站。到九月底止,全市113个乡镇,有103个乡镇已经设立了统计站,未设站的10个乡镇,都配备了专职综合统计员,明确今年年底前建立新的统计站,25个街道办事处全部设立了统计站。二是增加了人员编制。九个县市区政府按照"实际从事统计业务工作不少于10人"的统一要求,分别批准统计局增加人员。其中,株洲县增加5人,醴陵市5人,攸县2人,茶陵县3人,炎陵县2人,天元区2人,芦淞区2人,荷塘区3人,石峰区4人,九个县市区统计局共增加28人。通过公开考试和公开选调,到九月底已经到位14人。乡镇统计队伍进一步壮大,138个乡镇(街道)共配备专职统计员149名,兼职统计人员340多名,统计站站长基本上由乡镇党政办主任兼任,攸县26个乡镇的统计站长全部由主管经济工作的副乡镇长兼任。三是增加了工作经费。县市区统计局业务经费按照"人口在60万以上和辖区GDP在60亿元以上的不少于20万元,人口在30万以上和辖区GDP在30亿元以上的不少于15万元,人口在30万以下和辖区GDP在30亿元以下的不少于10万元"的标准执行到位,重大普查(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等)参照人平1元的标准列入预算。乡镇统计业务经费按照"人平0.4至0.6元列入本级预算",重大普查按人平1元的标准安排预算。石峰区政府每年在下拨经费中为乡镇(街道)统计站单列5000元统计事业费。四是增添了设备。九个县市区统计局在实现"人手一台计算机"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了设备更新升级,八月份,市局对县市区统计局计算机业务知识进行了专门测试,电脑操作技能达到了人人过关。在省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下,大部分县市区政府为统计局配套经费更换了办公用车,修缮了办公室。部分乡镇站配备了统计专用计算机。株洲县、攸县、荷塘区等地制定了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目标,已经着手乡镇统计员计算机知识培训和设备配置工作,争取近两年建立健全乡镇统计信息网络。

    二、"三个中心"拓展,县乡统计发展空间新

    紧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县乡统计地位明显提升,已经逐步成为地方不可替代的"三个中心"。一是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发布中心。各县市区政府明确规定,县市区对外公布和提供的信息数据必须与统计局保持一致,乡镇对外公布和提供的数据必须与乡镇统计站上报统计局并经审核的数据一致。城市四区在2004年统计年报与经济普查一起正式并轨全面施行区域统计,今年上半年的抽查结果表明,运行情况较为理想,主要专业的到表率普遍在95%以上,其中"下算一级"和"下管一级"相关专业的到表率基本达到100%。城市四区统计局汇总和发布的各类社会经济统计指标已经能够综合反映本区域内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强了区统计局的信息功能。以乡镇为单位的区域统计已经起步,攸县和醴陵市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乡镇统计站已经担负本地数据采集、整理和发布的综合型职责,乡镇的农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贸易、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主要指标由乡镇统计站按月统计,报经统计局审核向社会进行公布。二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分析研究中心。县市区政府在机关内部刊物整顿过程中,统计局的刊物得到了保留。县市区党政领导对统计局的期望普遍提高,从单纯的要求统计局提供数据转变为主动听取统计局的情况汇报,尤其注重统计局的分析和建议,县市区统计局的统计分析数量和质量都大为提高。今年九个县市区统计局在上半年经济普查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1-9月份共撰写统计调查分析报告128篇,比去年同期增加23篇。质量也有明显提高,特别是不少关于发展地方经济的对策建议受到了党政领导重视,芦淞区统计局"发展楼宇经济"的建议被列入区"十一五"规划。乡镇统计分析也有新的进步,石峰区的《石峰统计》今年转发了7篇有一定质量的由统计站撰写的调研分析材料。三是政绩考核和实事监测的数据评估认定中心。株洲市对县市区、县市区对乡(镇、街道)领导班子进行政绩考核,考核方案明确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考核指标,县市区级考核数据由县市区统计局提供经市统计局审定,乡(镇、街道)级数据由乡(镇、街道)统计站提供经县市区统计局审定,县乡统计的权威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两级"联动,统计数据质量新

    一是不出假数。"不出假数"的前提是"不进假数",落实领导对我们"不出假数"的指示,就要确保县乡两级"不进假数"。为此我们着力整顿统计内部基础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强化对县乡两级数据质量的监控。对县市区统计局今年我们首先是严格制度,市局制定了《数据评估制度》,明确了评估的方法、评估的内容和评估结果的处理办法,特别提出了对不符合报送要求的指标数据,在评估时给予零增长方式处理的严格要求。二是深入检查。6月下旬和7月上旬,由局领导带队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县市区统计局采取"基层数据与报表数据、报表数据与计算机数据、计算机数据与台帐数据、台账数据与上报数据"四重核对的办法,扎实检查上半年数据质量和基础工作。三是严肃通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别进行通报,问题比较突出的,还向当地党委和政府通报情况,引起了当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乡镇主要是进行监审,在每个县市区抽查一个乡镇,检查其基础工作和数据质量。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乡镇统计工作规范》,统一规范了乡镇(街道)统计站建设要求,结合实际加大了对乡镇统计工作的管理力度。醴陵、攸县、株洲县、芦淞和天元区等地专门组织了乡镇(街道)统计数据质量整顿活动;茶陵、攸县、醴陵、株洲县等地将统计工作纳入了乡镇领导政绩考核内容,统计工作占考核3-5%的份额;株洲县、攸县和荷塘区等地对乡镇统计员进行岗位责任制考核,每月财政补贴50元;普遍强化了乡镇统计员的业务培训,石峰区组织全部乡镇(街道)专兼职统计人员参加了今年的统计继续教育。

    四、领导支持,县乡统计工作环境新

    首先是各级领导对统计大力关注关心。市委书记肖雅瑜、市长颜石生、分管统计工作的常务副市长黄兰香在去年底今年初分别到我局听取省统计局"龙山会议"精神汇报和全市县乡统计工作汇报。市长颜石生在今年的农村工作会议上专门强调了统计工作,要求与会的县市区和乡镇党政一把手对统计工作"认识上要提高、保障上要有力、工作上要支持";两次主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统计工作问题。市政府规范出台之后,黄兰香副市长又专程到我局听取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并要求政府督查室继续跟踪督查。天元区和石峰区党委常委会议学习讨论如何落实市政府的统计工作规范问题,九个县市区政府都召开了常务会议研究制定统计工作规范等统计工作问题,炎陵、茶陵、攸县、醴陵、芦淞、石峰等地政府一把手到统计局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乡镇统计工作全部明确由乡镇一把手主管等。其次是有关部门给予了强力支持。株洲市财政局局长杨宋虎在今年3月份的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对与会的各县市区主管县市区长和财政局长专门就统计工作经费提出要求,要求保证统计工作经费,按照标准予以到位。市编办主任刘周在全市人事编制工作会议上提出,各县市区编制部门要按照统计业务人员不少于10人的要求充实统计局。市发改委将统计信息化建设列入全市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等。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同样给予了大力支持,攸县县委组织部、人事局会同统计局对乡镇统计员的配备情况进行了检查;株洲县人事局、财政局和统计局联合发文明确对乡镇统计员进行岗位目标考核;茶陵县、攸县编委下发专文规范乡镇统计站的建立和乡镇统计员的配备等。再次是基层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有力配合。今年我市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和统计继续教育两项培训的基层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分别达到创记录的430多人和800多人,其中石峰区基层单位参加统计继续教育达230多人。这些都为我们开展统计工作组织统计活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五、问题和建议

    根据我们实践中遇到的情况,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统一乡镇统计机构的设置。我市现在乡镇在市县的要求下,都建立了统计站,但不是独立的,牌子挂在党政办公室,存在一种"名不正,行不顺"的忧虑。虽然统计管理条例要求设立统计站,但那是人大制定的,省政府和省编办没有明确的态度是否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困难较大。

    2.适当配套基层统计工作经费。我市对县乡统计工作经费提出了参考标准,县市区一级落实相对较为容易,乡镇落实非常难。乡镇现在取消了农业税,财政来源主要靠转移支付部分,乡镇普遍负债严重。对统计部门而言,乡镇以及村和城市社区既要承担全面统计任务,又要做好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等大型普查工作,还要应对抽样调查工作,没有配套统计工作经费,组织开展工作难度大。

    3.将乡镇统计信息化列入议事日程。现在县和乡镇在行政压力和政绩考核的要求下,对乡镇统计信息化很有积极性。但县和乡镇自身困难多,建议给予经费支持,由省市县乡四级努力,共同建设乡镇统计信息网络。

    4.统计业务工作与县乡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根据乡镇经济发展以及政绩考核的要求,乡镇一级需要进行GDP核算,县乡统计业务制度和统计工作职责要适当调整,如现在的乡镇卡片,要充实内容,增加GDP等总量指标,便于乡镇工作。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