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是领导正确决策的基础。要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关键在于夯实统计基础工作。特别是农村统计,涉及的指标多、统计范围广、统计员变动频繁,加强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抓乡镇统计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作个简要汇报。
一、强化领导意识,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
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统计工作也是如此。由于乡镇统计工作涉及部门多,统计指标复杂,就更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近几年来,我们按照有为才有位的工作思路,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突破口,坚持多汇报、勤请示,取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03年6月,我们请示县政府领导同意,由县政府督查室和统计局对各乡镇(办事处)的统计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并对乡镇(办事处)的迟报、缺报、虚报、瞒报现象进行通报,促使各乡镇(办事处)准确、及时上报统计报表。2003年7月、10月,县、市两次乡镇统计员培训,县长郑柏顺、常务副县长宋可福都作出批示,要求各乡镇(办事处)统计员全部按时参加培训。2004年4月,在家主持县委、县政府全面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县长郑柏顺在全县促进粮食生产政策落实紧急会议上,要求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加强农村统计工作,解决农村统计工作必需经费。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宋可福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听取县统计局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形势汇报后,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党政成员会议研究经济形势一定要请统计员参加。县统计局在年报和各种形式的培训会,也要求统计员多向党政领导汇报,反映工作上的困难,争取在资金和人力方面多支持统计工作。现在,全县23个乡镇(办事处)都成立了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和统计站,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一名副职分管并任统计站站长,配备了综合、企业、经管和计生等多名统计专干,配齐了各行政村和辖区内所属单位的统计信息员,建立健全了乡村统计网络。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乡镇统计工作
建立健全统计工作制度,是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有效保障。长期以来,由于乡镇统计工作制度不健全,奖罚不明,措施不严,基层统计网络不健全,统计工作得过且过,图应付和工作缺位现象较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健全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工作网络,逐步规范乡镇统计工作。
(一)健全了工作制度。在原来制定的制度基础上,2004年进一步完善了统计人员工作职责,制定了统计工作制度:《乡镇(办事处)统计站工作制度》、《乡镇(办事处)报表资料审核、上报制度》、《乡镇(办事处)统计站站长工作职责》、《乡镇(办事处)综合统计员工作职责》。县统计局还与乡镇(办事处)统计人员签订详细的统计工作责任书,对统计工作的完成情况年终进行考评、考核并将考评、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同时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二)健全了工作网络。统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为此,我们健全了乡镇(办事处)--村--组三级工作网络。明确规定乡镇长(办事处主任)、村委主任、村民小组长为统计工作行政负责人,乡镇(办事处)统计员、村委会计、村民小组会计为统计工作业务负责人,乡镇明确分管农业的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为统计站站长,负责统计站日常工作。
(三)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和工作指挥台。2004年,我们在各乡镇(办事处)成立专门办公室,实现了统计员独立办公,摆正了统计工作在乡镇(办事处)的位置,提高了统计工作地位。同时,设立统计工作指挥台,将乡镇(办事处)的基本概况、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和统计信息员名单、主要指标近几年发展情况进行张榜公示,真正做到有人搞统计,有领导管统计,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统计员的业务素质
由于乡镇(办事处)统计员大多由农技员、征管员、秘书等担任,并且统计员变动频繁,若不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统计员的业务素质,难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上报。为此,我们狠抓了乡镇统计员的业务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一是按照省市安排,大力组织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培训。通过积极宣传发动和到乡镇(办事处)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证年审,要求乡镇(办事处)无证上岗的统计员都要参加统一培训考试。2003年乡镇(办事处)统计员23人全部参加了全省统一培训考试并取得了《统计证》,成为合格的统计员。二是认真抓好乡镇统计员的继续教育。对已取得统计证两年以上的统计员,要求参加全省统一的继续教育。三是结合农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实施,开展业务培训。每年都要结合农业统计报表和定期报表的布置,组织业务培训,确保在岗的乡镇统计人员每年都能接受二次以上的业务培训。2003年以来,先后7次对全县乡镇统计员进行了统计理论、统计法、统计实务等方面的培训;去年10月份还组织各乡镇统计员参加市统计局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乡镇统计员的业务素质、报表数字质量有了提高。
四、实行层层把关,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始终坚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的工作方针,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工作职责入手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使乡镇统计指标能如实正确反映全县各乡镇(办事处)的经济发展状况,得到了市局、县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一是坚持把农业统计工作当作全局业务工作的重点、难点来抓,安排业务骨干担任农业统计员,优先考虑农业统计所必需的经费,形成了重视农业统计、强化农业统计的工作新格局。二是实行了乡镇统计报表报送登记、催报、检查、审核制度,并将乡镇农业统计上报情况以县政府督查室的名义进行通报,确保了乡镇统计报表上报的及时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规范了乡镇统计员的工作行为,提高了乡镇统计报表的源头数据质量。三是加强了乡镇统计报表上报前的审核把关。要求乡镇统计专业人员、统计站站长、乡政府主要领导都要严格把关、签字、盖章方能上报县统计局,否则,县统计局视其无效报表。四是强化对主要乡镇统计数据进行评估监控的力度。从2003年开始,要求乡镇统计员对年报、定期报表的主要数据进行评估,对于数据的大起大落必须找出原因,写出说明才能上报。
五、开展调查研究,牢牢把握农村经济发展态势
统计工作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统计数据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因此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决策正确与否。近几年来,我们根据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乡镇统计员开展调查,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提供了更为真实可靠的资料。今年来,先后进行了农村乡镇财政状况调查、烤烟生产调查、农村粮食生产调查、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民负担调查、中央1号文件落实情况调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调查等。根据调查结果,写成了调查分析材料并将材料送到县领导和有关部门,得到了领导和部门的好评。
各位领导,我们在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上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与各兄弟县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乡镇统计工作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