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省局全体干部职工来到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参观调研,了解印山村最近几年取得的可喜成绩和成功经验。
来到印山村,大家首先参观了水泥厂、机械厂等村办企业。只见厂房林立、机器轰鸣,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后我们听取了印山村村长、党委副书记介绍印山村在村委会、村支部和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坚持科学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具体情况和成功经验。最后,省局李新连副局长结合全局情况和如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了重要讲话。整个活动时间不久,但在印山村的田间厂房处处让大家看到了发展的巨大成果、确定了发展的美好前景。特别是印山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大家启发颇深:
首先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初期,印山村地少人多,自然资源匮乏,发展一度陷入困境。当地干部群众,审时度势,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在充分考虑村里的实际困难后,果断做出了走农村工业化道路的策略,使印山村从此一步步走上和谐富裕的道路。
二是实事求是。印山村发展思路对头、发展成就显著,这和他们不好高骛远、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密不可分。1988年,上级政府下达文件,要求乡镇企业进行产权改革。印山村村委会认真考虑村办企业经济实力、发展特点、竞争环境等实际情况,认为当时情况进行产权改革对企业发展不利,勉强进行势必导致企业无法生存的困境,所以村领导经过多次讨论研究,作出了推迟改制的的决定,村办企业也因此能够抓住机遇、顺势而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生产技术水平和自我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发展活力,2002年,印山村又果断做出决定,通过产权改制,建立股份制企业,引资4亿多元改装了原村办水泥厂旧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为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是开拓创新。印山村通过工业发展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富裕后的印山村却把发展的眼光投向了更宽广的领域。改革开放初期,印山村上马了两套水泥生产线,为村里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每年上缴国家税收200万元。但该生产线设备落后,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前两年县领导曾斩钉截铁地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拆除,印山村领导为了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响应上级号召,将对当地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决定在拆除的原生产线的周围,建造一个人工湖,并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旅游业。去年,人工湖建造完成,周边树木葱郁,山峦交错,一个发展潜力十足的旅游度假胜地已经初具雏形。
印山村的发展不仅使村民们过上了富裕和谐的生活,也向社会各界清楚地展示了: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经济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通过这次学习调研,大家从中都感到收获颇深,倍受鼓舞,在接下来的分析检查阶段一定要结合自身工作、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可以进一步改进提高的地方,为更好地做好统计工作继续努力。
[供稿:人事处]
[责编:周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