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长沙统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就是解放思想在统计领域的生动实践。要破解统计部门存在的难题,就是要靠解放思想这把“金钥匙”,开启统计创新活力的“总阀门”。在解放思想服务科学发展中,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准绳,必须以与时俱进为使命,必须以抢抓机遇为选择,必须以以人为本为标准。用改革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开放的心态,增强四种意识,理清工作思路,强化统计创新,实现统计工作的新跨越。
一、必须增强“发展意识”,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
统计部门解放思想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确立“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统计,科学统计促进科学发展”的新理念。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搞统计,要在营造发展环境、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缩小发展差距上下功夫,着力把握统计发展规律、创新统计发展理念、转变统计发展方式、破解统计发展难题,实现统计又好又快发展。
检验统计部门是不是真正解放了思想、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思想,就是要看谋划科学发展是不是有新思路、推进改革开放是不是有新举措、落实各项工作是不是有新成效、服务百姓需求是不是有新进展。一是统计工作思路要体现前瞻性,讲求科学性。在实际工作中,从习惯于单纯对数据统计、汇总,向开发研究利用,以统计特有的语言提供对策建议转变;从习惯于单纯对经济活动的描述型、数字比较型向综合分析型、实证型、预测型转变。二是统计工作制度方法上要体现灵活性,讲求实用性。提倡变繁琐复杂的全面报表为简单快捷的抽样调查,辅之以有限的、有重点的全面报表以及问卷调查,作为比较评估的补充。切实克服目前“一表统到底,报表满天飞,指标一大串,与实不着边”,机械求全的作法。三是统计体制上要体现独立性,讲求权威性。在统计体制上要变目前“干部地方任、经费地方给、数据地方汇”为“干部上级任、经费上级给、数据上级定”的垂直管理体制,加大统计部门独立性,从而增强统计抗干扰能力和统计管理的权威性。四是统计工作服务上要体现开放性,讲求时效性。统计工作是为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的,市场经济有什么,统计就应调查、反映、分析什么。不断扩大统计范围,扩大统计覆盖面,敞开门户搞统计,发挥大统计的功能,联合社会部门共同开发利用统计资源。五是统计信息质量上体现客观性,讲求真实性。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报实数。六是统计机制上体现激励性,讲求公平性。逐步建立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确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观念,实现分配上的公平合理。
二、必须增强“机遇意识”,把握统计事业新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既迎来了各级更加重视、部门更加支持、社会更加关注、公众更加配合的大好时机,但也面临着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的严峻挑战。我们每个统计人要有“输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争一流”的使命感,抢抓机遇、重点突破、再上台阶。
(一)要正视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统计人员思想僵化,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统计工作到底要为谁服务;统计工作能不能有所作为,如何有所作为;如何适应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存在模糊认识。二是面临着日趋复杂和繁重的统计新任务,基层统计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难以保证统计质量。三是基层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报表难以报出或所报数据严重失实、人为干扰统计数据的现象依然存在,统计信誉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及时向社会各界发布统计信息、提供统计产品是统计部门的新职责。统计工作与领导、人民群众以及国际社会的要求都有差距。五是统计方法制度和统计管理体制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六是基层统计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基层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工作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统计执法开展不到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以解放思想的巨大勇气去破解的难题。
(二)要树立“统计大有作为”的理念。近年来,在全市统计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安排部署,高标准、高水平地完成了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做好了经济普查的准备工作,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统计信息、长沙“两会”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参与了新型工业化考核,省市八件实事考核,全市乡镇、街道综合考评。在工作中,我们不但提升了工作能力,锻炼了统计队伍,而且通过工作改善了工作环境,充实了统计力量,扩大了统计影响,获得了“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实践证明,有为就有位,无为就无位,统计工作不仅能有所作为,而且还可以大有作为。经济越发展,统计越重要;预测越科学,统计越关键。各级领导对统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认识也越来越高,全社会正期待统计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要树立求真务实的统计形象。质量是统计的核心和灵魂。“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数字为政绩服务”、“数出多门”是传统统计的最大障碍,严重地影响了统计的权威和公信力。统计人不讲究统计质量,粗心大意,弄虚作假,就是砸统计的牌子,砸自己的饭碗。统计数据必须做到数据“来之有据、据之可查、查之可信”。我们必须以最中立的位置,进行最权威的调查,发布最令人信服的数据,打造诚信统计,提高统计的公信力。通过狠抓统计数据质量,树立求真务实的统计工作形象,通过严格履行统计业务培训、统计执法、数据评估等职能,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标本兼治,全市数据质量有效提高。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整合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资源,实现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所有的数字以统计部门为唯一口径,避免“数出多门”现象的发生。
三、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形成统计服务新特点
(一)服务是统计人永恒的主题。统计部门作为党委、政府重要的决策参谋部门,为党委、政府及时提供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参谋服务是统计部门最基本的职责。我们要树立大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根据领导决策的需求,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统计产品。在做好为党政领导服务的同时,切实为各部门服好务,为企业服好务,为社会公众服好务。把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作为我们统计工作和统计人的追求目标,在拓展服务领域,突出服务重点,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服务影响,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打造服务精品上下功夫。
(二)全面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统计部门作为党委、政府的“智囊团”,必须充分发挥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晴雨表”和“监测器”作用,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科学的、前瞻性的参谋服务。一是强化服务超前性,密切关注GDP、CPI、节能减排、新型工业化、房地产等重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动态掌握长沙率先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好统计超前服务,以利于市委、市政府早发现、早决策、早预防、早调控。二是强化服务及时性,切实加强对全市经济走势的跟踪监测,以全面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综合的视角准确判断经济形势,提高统计的预警监测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判断长沙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势,努力破解长沙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集聚效率较低等发展难题,及时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三是强化服务针对性,以强化统计服务效能为目标,植根于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联动于部门统计,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既要有综合的、宏观的调研,又要有行业的、专业的调研,还要有数据分析、热点难点等调研,推出一批观点鲜明、判断准确、针对性强、对策可行的分析精品,提出针对性强的决策建议。尤其是加强对房地产、机械工程等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的调查研究,确保支柱行业、支柱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四是强化服务的全面性,树立国际视野,培养战略思维,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分析经济现象,深刻把握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的经济现象与长沙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认真分析历史数据的演变规律,揭示数据背后的经济关系,既注重横向的比较,更注重纵向的对比,增强分析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五是强化服务公众性,树立统计产品是公共产品的理念,拓宽统计信息发布渠道,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统计产品,从统计视角反映长沙发展,全面、准确、客观、及时地把握经济运行和发展趋势,及时发布信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成果。六是强化统计考核职能,积极参与新型工业化考核、为民办实事考核、乡镇街道综合考核、县域经济考核、全市绩效考核等各项考核工作,为促进长沙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开创长沙统计新局面
创新才能发展,守旧没有出路。统计人必须打破思想保守、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按部就班、求稳怕乱的旧格局,增强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要有敢与强的比、敢同勇的争、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赛的勇气和决心,力争在统计方法、统计制度、统计管理、统计调查、统计考核、统计信息、统计监督、统计服务等方面有所创新,在探索中找出路,在应变中求突破,在创新中促发展,努力打造统计工作新格局、新环境、新形象。
(一)要全面深化统计改革。创新统计指标体系,转变统计方式,延伸统计功能,提高统计效率,是新时期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要创新统计指标体系,积极发挥导向作用。探索性地研究“两型社会”、创业之都、宜居城市等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大河西先导区统计、“三区三带”统计等新兴领域统计业务。要加强统计薄弱环节,积极发挥监督作用。落实能源统计制度,做好全市节能进展情况、地区GDP能耗数据质量、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情况的跟踪监测和定期公布;夯实服务业统计基础,建立涵盖整个服务业的单位名录库和统计网络,规范限额以上服务业统计报表,完善限额以下服务业抽样调查方法。要健全民生指标统计,发挥民意集聚作用。新一轮解放思想的最大特点是还权于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群众政治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意调查,及时反映民意成为现代统计一个新兴的领域。重点完善失业率调查、劳动工资、技术创新、文化产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统计。坚持问计于民,在创业富民、文明创建等重大活动中,逐步完善全市绩效考核社会公认情况评估调查的科学方法,充分利用电话调查系统,拓展调查业务,关注民本民生,反映社情民意。要加强联网直报工作,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以提升工作效能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联网直报系统的软硬件建设,加大对联网直报的业务培训和督促指导,努力提高报表直报率,确保联网直报工作顺利接轨。及时做好网络维护更新,使统计网络成为统计宣传的窗口、统计业务的帮手、网上办公的平台。
(二)要大力夯实统计基础。一是强化统计监审和督查。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8号文件和市政府15号文件精神,加强统计监审,继续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开展对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督查,完善统计管理、改革调查方法、促进全市统计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二是强化统计制度化管理。始终不渝地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对统计质量的综合整治,通过强化报表制度、统计业务培训制度、统计执法制度和统计数据评估制度,切实提高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三是强化统计规范化管理。着力推进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实现统计站“六化”工作目标,即统计工作法制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资料档案化、统计台帐电算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四是强化部门统计管理。加大对部门统计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管理协调,帮助部门健全统计制度、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和备案管理,完善对部门统计信息公布的规范管理和资源共享;抓好基本单位名录库的更新维护,确保以基本单位名录库为抽样框的各项抽样调查数据全面准确;继续做好对部门统计工作的巡查,促进部门统计工作有序开展。
(三)要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新一轮解放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统计是清水衙门,既无权、又无钱,既不管项目、也不管人,工作清贫、枯燥、难做,长期是当无名英雄。统计部门解放思想,要落实到以人为本这个根本上来,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了解统计、理解统计、支持统计的良好氛围,为统计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统计人的全面发展。目前,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在乡镇街道一级,统计工作存在无专编、缺经费、任务重、待遇差、不稳定等问题;在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兼职较多。我们要高度重视基层统计队伍建设,争取政策支持,强化措施保障,明确统计岗位,解决人员编制,稳定基层队伍。解决乡镇统计站的机构编制问题,明确统计站长享受与其他站办所长相同的待遇。解决调查用车、办公用房以及计算机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对统计工作人员的交流使用力度。使任劳任怨、业绩突出的统计人在社会上有地位,在待遇上有保障,在政治上有前途,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做事人吃亏。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责编:周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