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按照省局党组统一部署,我们到衡阳市及祁东县进行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主要了解构建和谐统计和促进全省统计事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调研发现,近年来衡阳的统计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统计工作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统计在全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统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但全市的基层统计工作还比较薄弱,与统计工作的客观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且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推动。因此,只有加强统计工作,改善统计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统计,才能在全省统计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衡阳市统计局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机构
衡阳市统计局属于市政府组成部门,全局内设9个行政科室,3个事业单位,即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副县级),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统计普查中心。现有人员82人,其中在职干部职工63人,离退休干部19人。局、队领导共有14人,其中:局领导班子成员6名(1正4副1纪检组长)、队长1名、调研员5名,副调研员2名。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统计报表年报定报工作。全年统计业务近40个专业,报表种类350种,4万多个指标,600多万笔数据。每年的工作量呈20%的比例递增;二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调研分析。每年《统计调研分析报告》和《决策参考》不少于30篇;三是各项普查任务。每十年一次的农业普查、人口普查,每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还有1%的人口抽样调查以及投入产出等各种大型普查和每年各专业固有的调查近三十项。每次普查的内容在增加,指标在细化,工作难度在加大;四是各项考核评估。省市区域经济、新型工业化、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目标管理等五大考核中,统计局负责建立统计监测台帐并承担评估考核的主要工作。
(三)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几年来,衡阳市局统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一是统计调研分析“亮点”闪闪。全局每年累计完成的统计调查分析报告都在60篇以上。2006年,撰写的《衡阳农民增加收入对策研究》一文被省科技厅评为一等奖。《中小学教育收费日趋规范,存在问题不容忽视》,被国务委员陈至立批示,该文还被国家统计局《研究参考资料》第21期全文采用。《把握着力点,建设新农村》的调研分析报告被2006年首届“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组委会采用。二是统计业务工作在全省年度各专业和综合工作评比中一年一个台阶。2007年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比上年提高48.6%,除此之外,统计信息连续三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单位,局机关被市委办、政府办评为“三型”机关创建先进单位,2006年衡阳市局被评为全国1%人口抽样工作先进集体。三是大力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机构单列,为全市实施区域统计奠定了坚定基础。按照省局的要求,成立了能源、服务业统计科。
二、衡阳基层统计部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基层统计工作整体上是比较和谐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和谐统计的构建和科学发展的推进。
(一)统计的社会环境不够和谐
在发展经济和高指标的压力下,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竞相攀比之风有所抬头,据调研了解,部分地方和部门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情况比较严重;统计调查对象也在利益驱动下,不如实上报统计资料,虚报瞒报漏报现象屡见不鲜。统计数据存在着失实的危险。
(二)统计系统内部存在着不和谐因素
有些地方在统计调查和统计数据整理加工过程中,不严格执行统计制度,不按统计技术操作规程操作,随意性较大;更有甚者,部分地方统计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从极端个人利益出发,违背统计职业道德,看领导眼色行事,人为的修改、编造统计数据的情况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局队分治的新体制在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由于统计业务交叉和经费争取渠道交叉,造成了局队之间在经费争取、业务分工以及对基层业务工作指导和布置上的一些扯皮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局队的和谐和共同发展。
(三)统计方法制度还不够完善
统计方法制度不尽完善,统计专业与专业之间、专业与普查之间、专业与核算之间调查指标交叉、重复、疏漏和不配套的情况至今没有消弥;国家、地方和部门统计调查资源还没有形成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影响了调查效率,增加了基层负担,亟需加以整合;统计标准体系、统计指标及解释、计算方法、调查方法等需要进行统一规范,以增强统计的透明度和国际可比性;统计制度需要进一步创新,以便紧密跟踪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新变化,积极服务党政领导和社会需求。
(四)基层统计机构基础薄弱,统计的职能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目前,统计机构建设呈倒挂“金字塔”的特点十分明显:上层统计机构设置健全、人员多力量相对较强,基层统计机构(市县乡镇)尤其是乡镇统计机构设置单一、人员少力量相对较弱;例如,衡阳市统计局目前在职干部职工60多人,基本上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但大部分县级政府统计机构人员不足20人,真正能够从事统计业务工作的不到30%(有40%的干部职工是从乡镇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解决进城退休的),而乡级统计机构人员一般是1人,村级统计网络则出现了严重的断层。这样的人员规模,既要完成国家、省局的统计调查任务,又要完成正常的业务报表和当地政府布置的统计调查任务,更要高质量地完成跨度大、时间长的大型普查,统计人员常常是超负荷运转,可谓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种“上强下弱”是影响统计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且基层统计经费紧张,据了解,衡阳市统计局2O08年全年支出金额缺口累计达200多万元;祁东县统计局一年的经费缺口也达10多万元,这样的资金缺口根本无法保证统计数据不受到当地政府和其他部门的干扰。
(五)依法统计工作尚需强化
统计法制宣传不够普及和深入,统计执法比较软弱。一些单位和部门统计法制意识比较薄弱;一些地方政府借口保护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杜绝正常的统计执法检查;统计部门作为执法部门,在执法中还存在畏首畏尾的现象,查处统计违法行为还不够坚决,力度还不够大。这些困难与问题,如不认真加以解决,统计部门社会经济信息主体的地位将会动摇,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的作用也将苍白无力。
综上所叙,化解统计上存在的矛盾,促进统计事业和谐发展,推动科学发展,需要引入和谐理念,依靠和谐理念。在深化统计改革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和谐的理念去指导工作、统领全局,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既要科学分析影响统计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又要深刻认识统计的现状和困难,从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统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统计数据质量搞不准,这是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者最大的失职。运用失真的统计数据去指导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然会后患无穷。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坚持原则,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搞准统计数据,真实反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揭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统计信息指导经济工作的参谋作用。
二是进一步加强统计执法监督
依法统计是搞准统计数据的根本保障。各级统计部门要认真落实普法规划,加强统计普法宣传,扩大统计法律的社会影响。增强各级党政领导、统计人员及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制观念。同时要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实现统计执法检查经常化、制度化,注意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检查,切实做好对统计违法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提高执法效果;要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充实人员,提升素质,规范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三是加快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
推动统计科学发展,应完善相关统计调查方法,整合统计调查项目,拓宽统计调查领域。要注重增加反映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文化、服务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统计内容,加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核算研究;加强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加强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加强以社会保障、民主法制、舆情反映等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研究;要不断改进和规范GDP核算办法,完善抽样调查方法。在统计创新上不断探索适合新形势要求的统计方式、方法和制度,做到社会改革到哪里,经济发展到哪里,统计就延伸到哪里。
四是切实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都会越来越高,统计工作者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判断社会经济重大问题的能力,必须用广阔的视野、开阔的思路和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提出建议。统计工作要服务于科学发展,要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采用现代先进的分析理论和技术方法,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重大经济问题的研究;要密切跟踪和关注经济运行走势,及时对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和判断;要运用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优势,为企业生产及社会公众提供咨询服务。要努力做到领导关注到哪里,群众关注到哪里,统计服务就追踪到哪里。
五是认真搞好统计队伍建设,加大对基层统计工作的投入
推动统计科学发展,首先必须提高统计干部队伍素质。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统计干部队伍是发展统计事业、发挥统计作用的基础。要完善干部队伍管理制度,建立起依法管理,公开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促进年轻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要改进学风,加强统计岗位培训和统计人员继续学习,把学习情况引入到干部的考核和任用中;加大基层统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省局要定期为基层统计从业人员“免费充电”。经费分配上要加大对基层统计工作的资金投入,在政策上向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予以倾斜。
总之,加强统计工作,改善统计管理,构建和谐统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春贤书记视察省统计局时对全省统计工作所作重要指示的要求,只有这样统计工作才能把握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机遇,才能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全面提高我省统计工作水平。
[徐 朋:湖南省统计局副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