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航空》:您如何看全球化?全球化带来的真正冲击是什么?
彼得.圣吉:这关系到哪一种全球化。我认为全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有两大层次。第一层次是信息科技的层次。透过科技,全世界的金融市场可相互连结、同步交易。信息科技让我们在全世界任何角落发出信息。企业如今习惯在全球性平台上经营。另一层次是,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刻人们有如此相互依赖、生活在同一星球上。
根据估计,印度至少有两亿人口患有脱水,部份原因是喜马拉雅山上的冰河渐渐消退,造成印度河的水源供给愈来愈少。这是为什么?因为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不断升高。是什么造成二氧化碳的暖化效应?爱开高耗油的汽车、占了全球35%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美国,必须负起责任。不难发现,美国消费者的购车选择,足以影响印度人是否有足够的水来喝。这是个全然不同的世界。对我来说,这才是全球化的真正信息。这个信息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学习在同一个星球上生活。
以这点来说,美国是全世界最具破坏性的国家。美国对全球事务造成的巨大冲击、与它对自己力量的认知,有很大的差距。根据传统,美国人非常闭塞,从乔治华盛顿的开国时期起就不喜与外国交往。然而,如今美国的文化、生活方式、商业习俗都已成为世界典范,但美国人处理多元文化的经验却很少。
如果你比较欧洲与美国,欧洲人从小生长在多元文化中,他们必须习惯与多人种共存,说多种语言,是个巨大的学习过程。我相信这样的过程正在全球各地上演。当相互依存的关系愈来愈密切,随之而来是更多的冲突,我们要如何接受各种力量,和平共存,这才是全球化的真正意义。
《新华航空》:企业在全球化的趋势中需要不断扩张,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塑造共同愿景?
彼得.圣吉:什么是共同愿景,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塑造共同愿景的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里,你要不停地问:你想创造什么?这是不断演变的。
假使你是个在全球各地都有事业的大公司,你不一定需要单一的愿景。你可以有很多的愿景,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不同愿景中创造和谐,而且持续发展建立愿景的过程。
如果你是一个跨国企业,在许多国家都有据点,你要做的是不断问人们,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你需要让人们参与找出人生目标的过程。只要人们认为这是个持续性的过程,就算不是每个人都同意也没关系。某种程度的冲突是健康的。
《新华航空》:你现在如何描述自己在《第五项修炼》中的意图?在最近的十年中发生改变了吗?
彼得.圣吉:我不认为我对自己意图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它是越来越清晰了。
我一直对我们的开发模式中的不均衡非常关心。我认为工业时代是一个历史性泡沫,就像是"dot-com"金融泡沫。我并不认为这将会继续下去,因为我不认为它能继续下去。工业时代忽略了人类是大自然一部分的现实,取而代之的是整个运作方式基于了大自然是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的资源的理念。如果我们回到互相依赖的理念,人类是依靠大自然才使自己得到了生存。这就是传统经济学失败的地方,经济学认为日用品的价格上涨,那么人们对它的需求就会下降,将会有更为便宜的商品取代它,但是我们并没有空气和水的替代品,也没有健康气候环境的替代品,这是被每个人都在分享的公共资源。我们并不知道何时会撞到墙,也许我们已经撞倒了。据初步估计,私营软饮料公司目前在全世界控制着10%的可饮用水资源,如果这些公司被允许继续它们现有的管理系统的话,这个比例还将会进一步提升。
《新华航空》:我们能否通过使我们的组织更好而达到使整个世界更好的目的?或者这仅仅是一个天真的期望?
彼得.圣吉:我并不认为这是天真的,我认为这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
把这个表述颠倒一下:既然今天组织塑造了世界运行的方式,那么在没有组织变革的情况下你准备如何变革整个世界?比如,单独的一个人,甚至就是一个团体也没有可能去灭绝一个物种,但是世界上的物种却已令人吃惊的速度在灭绝。谁应该为这种紧急的状况承担责任呢?非常明显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以我们目前全球化的组织网络行为作为中介的无数的独立行为的结果。要处理我们所面临的如此深度和广度的变革政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它的力量并不足够,我们要开始转换一下我们的思路,我认为,我们中的所有人都要进行深度的个人变革,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要超越信仰。这种个人变革反过来也会转换我们诸如商业公司和学校的组织的功能。
因此如果组织不进行变革,我们如何来对整个世界进行变革?认为任何一个对于如何去做都有一个答案了才是真正天真的。重新回到我们谈话初期所提到的,只有当全新的理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扎下根来,并激发他们去以不同的方式做事情,很多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做很多的事情,大规模的转变才能最终发生。
比如,今天的公司领导者都意识到为了能够使公司保持竞争力自己就必须考虑公司雇员的健康,这并不仅仅是公司医疗费的问题更是员工个人的幸福。他们开始认识到如果拥有一群基于一个强烈的目的感知可以良好协同工作、忠诚的、富有想象力的和具有耐心的人的话,将会与那些将任何资金都投向技术和营销的公司拥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成功,随着雇员幸福的理念逐渐深入到人们的头脑中,我们将会在组织设计和管理实践中看到相关的变革,但是这并不会很快发生。富有前途的创新将会发生并继续下去,不过,正如独立进行创新公司的努力,跨越众多组织和众多文化进行的集体学习所代表的更大趋势将会不断继续下去。例如,Plug Power是一家小规模的燃料电池制造商,它与其它在这个非常重要又是刚刚发展起来的行业里的公司一样在不断努力竞争。它的首席执行官来自于福特公司,它的资深技术总监来自于施乐公司,他们两个人在各自领域内的卓越工作成就了以上两家公司,但是他们创新的速度超过了整体企业文化的吸收能力,于是他们两个人走到一起,与其它不到百人的员工队伍共同致力于为我们的未来开发出可以商用、能够承担得起、具有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这让他们感到比制造汽车或复印机更重要。他们目前在一起也是由于一个链接不仅仅来自于福特和施乐公司而且还有其它几家公司创新者的网络,这最终要产生一个创新者聚集在一起的路径。这与在大自然发生的变化是完全一致的,新群体在目前现有的群体中逐渐成长起来,并最终成为一个可以独立发展的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体
在大型创新者网络中发生的真正变化是让我感到最吃惊的一件事,我最初认为孤立的组织可以在管理和文化方面发起令人瞩目的创新,但是我发现当一个孤立的组织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时,一旦人们跨过了这道线认识到在一起共同协作成为"可能",他们就不会再回到从前,他们可能走到其他的方向上去,但是绝不会再回到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