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湖南省统计局为适应新形势需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努力普及新公共管理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一)
2004年年初,刚从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回来的局长马勇就对全局干部提出了学习和普及新公共管理知识的要求。他要求大家要关注企业管理与政府公共管理的兼容性,学习符合国际公共管理发展潮流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人口管理、学习型组织建设、领导才能、执行力等方面的内容),把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引进到政府工作当中,努力提高政府效能。
他多次强调,省统计局是公共管理部门,学习与掌握新公共管理知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之一。作为政府信息主体部门的统计局,就是要培养精通管理的人才,提高干部的创新能力,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统计产品和高效的统计服务。
在今年7月举办的"湖南省第三届统计教育研讨会"上,马勇再次强调,当前统计干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点和工作要求,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特别要在完善统计管理学科体系的建设和改善统计干部的教育方法两个方面引起高度重视;要在加大国家方针政策教育的同时,积极将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公共管理及其相关理论引入到统计干部的在职教育中;要加强案例教学和互动教学,重视师资和教材的建设,要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二)
从2004年3月份开始,省统计局围绕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的目标,在局机关开设了"探索与创新论坛",并通过内部系统网络在全省各市州局进行同步直播。马勇以"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为主题率先开坛。至今为止,该论坛已举办了22期。论坛先后针对统计工作、公共管理和经济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互动研讨,起到了拓展思路、培养人才、相互交流的良好效果,受到普遍欢迎。
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统计管理职能,省统计局建立了绩效考评制度,并从2004年起在省局机关各单位、各调查队实施。由局绩效考评部门年初对各单位工作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年终对各单位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自身建设情况、公信情况、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考评。绩效考评第一次把机关的工作效率、工作业绩与机关人力、财力等资源挂钩,极大地促进了省局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干部个人潜力的发挥。
与此同时,为加强财务管理和民主管理,以有限的经费成本取得最优的工作绩效,省统计局在连续几年实施财务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实施了处室经费与绩效目标捆绑分级管理的新模式,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通过财务管理改革,去年全局机关全年节约一般行政经费约20%。今年下半年,省局又推出"财务细化预算试点方案",在宣传中心进行试点,以便为取得较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建立全局财务细化预算项目的编制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待取得试点经验后,明年将在全局推行。
(三)
学习型组织是当今社会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创建学习型统计局,有利于帮助全体干部树立忧患意识,推动统计部门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有利于优化统计发展环境,有效解决统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实现统计事业的和谐发展。为此,省统计局于今年6月份专门印发有关统计文化建设、岗位学历职称标准、学习型统计局创建等一系列文件,并召开"贯彻学习型统计局有关精神"专题部署会议,确立了"打造一流的省级政府统计工作,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统计服务"的共同愿景以及"优良的服务、优质的产品、优秀的人才、优美的环境" 的"四优"核心价值观,在全省统计系统全面推行学习型统计局创建活动。
为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能力和水平,省统计局还专门抽出两个半天时间组织集体收看《赢在执行》专题讲座。讲座启发了全体干部对共同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提高了大家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去,执行统计文化的自觉性;提升了大家自觉运用方法论解决问题、做执行型统计干部的能力。
为配合新公共管理知识的学习和普及,今年7月,省统计局在"湖南省统计局内部信息网"专门开设《公共管理知识》栏目。目前已搜集和集中发布了《公共部门管理范式的演进与创新》、《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趋势透视》 、《完善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等26篇相关文章,为全系统干部及时了解新公共管理理论提供了便捷的网上学习平台。
最近,为在全省统计系统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开阔思维和国际视野的新型统计人才,省统计局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签署合作培训协议书。9月底,将从全省统计系统选派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公共管理与宏观经济分析"项目的培训。学员在完成全部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所安排设置和批准的课程之后,将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颁发高级研修班培训证书。
[宣传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