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以来,每到周五下午,湖南省统计局附三楼视频大会议里,总是座无虚席。主讲人幻灯演示、实证观点,听众们聚精会神记录、踊跃提问。台上台下互动纷呈,不时掌声阵阵。原来,这是该局正在举办每周一期的专题讲座:《探索与创新论坛》。
早在2002年,随着统计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如何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增强统计队伍的凝聚力?就成为摆在该局党组一班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学习江泽民同志“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精辟论断,使敢为人先的湖南统计人领悟了其中的玄机。然而,创建学习型机关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怎样在新时期实现统计工作的自我超越、怎样面对新的统计需求改善统计人的心智,怎样建立符合统计事业和统计人共同发展的愿景,怎样发挥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的力量推动统计工作向前发展?这一个个看似简单、却耐人寻味的“怎样”,激发了湖南统计人潜心攻读《第五项修炼》,静心思考学习型机关建设的突破口。
2004年1月,从“学习型组织”理论诞生地———美国学习一年归来的马勇局长,来不及洗去异国的风尘,就召集全局的统计精英们,专题研究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反复探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逐步达成共识。这就是:只有构建一个上下交流、内外交流的平台,使大家从那些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把学习型机关建设引向深入。至此《探索与创新论坛》呼之即出,应运而生。
好的思路,还需好的谋划。如何开展论坛活动?据记者了解,论坛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以培训干部、更新知识、拓宽视野、解决问题、发现人才为目的,紧紧围绕统计工作、公共管理和经济管理三大主题精选内容,让统计工作者走上论坛,结合工作实践,讲述前沿知识和新的管理理念。论坛由局机关党委牵头组织,确定演讲主题;局科研所配合,收集反馈讲座的效果和听众的意见。并采取一个半小时主题演讲和半小时互动交流的双重模式,通过视频网络在全省统计系统同步现场直播。
3月20日,马勇局长以题为“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的演讲开坛,正式拉开了《探索与创新论坛》的序幕。论坛的开讲,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中,激起涟漪、引发共振、产生反响。
——激起涟漪。论坛筹备之初,组织者们敏锐地意识到,突破心理障碍、找回自信是论坛保持生命力的关键。他们采取由马勇局长打头阵,其他留美人士随后跟进的方式,通过几次示范演讲,全局职工逐渐了解和熟悉了论坛的形式,激发了大家参与讲座的热情。现在,当论坛的组织者拿着选题预约主讲人时,过去常常遇到的谦虚的推脱、婉言的谢绝没有了,“水平不高”、“讲不好”的推辞也没有了。从局领导到一般干部都积极登台主讲,各处室争相提交演讲主题。据悉,每周一次的论坛,主题计划早已安排到了年底。
———引发共振。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是论坛“修炼”主讲人和听众的重要环节。过去习惯于当面说好话的国人,直接提问反显顾虑重重。然而,几次论坛下来,通过主讲人与听众面对面的对话交流,湖南统计人慢慢习惯了这种没有等级、只有真理的扁平式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的听众常常毫不留情地提问主讲人的混沌之处,引发台上台下据理力争,争抢话筒、取得话语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争论甚至还延续到了讲台之下、论坛之外。
——产生反响。论坛的开讲,不仅在局内产生反响,而且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湖南统计信息网》上提前3天的论坛预告,引来了高等院校的莘莘学子,引来了省直有关部门的代表,也引来了知名企业的高管人员。他们带着各自的目的,与湖南统计人面对面地交流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探讨使他们倍感疑惑的宏观经济大势。湖南统计人的不断求索精神,使曾经怀疑“论坛能办多久”的湖南大学教授也感慨的说:“真没想到论坛会办得如此热闹!”
目前,《探索与创新论坛》正以“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新制度经济学若干理论与统计分析研究”、“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湖南经济发展”、“学习型组织与机关绩效考核”、“硅谷高新技术转移及我们的机遇”……一个个主题有序地举办开来。论坛取得的收获谁也难以估量。但记者在分别采访几个论坛组织者和听众时,他们都异口同声的说,短短几个月的16期主题讲座,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身边的变化———通过论坛的洗礼,湖南统计人在大庭广众之中讲话的声音更洪亮了、语言更风趣了;通过论坛的洗礼,领导和一般干部之间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管”和“理”的禁锢,形成了以工作目标为导向的互动,以人为本的互动,以优质服务为最高追求的互动。作为学习型机关建设的突破口———论坛还将带来什么?这一石头激起的浪花还将有多大?让我们统计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