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郴州市积极推进“两城”建设,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和有色金属价格走低带来的不利影响,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市997家规模工业企业积极组织生产,实现了规模工业的较快增长,在一季度创下增幅历史新高,但从4月份起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逐月回落。
一、1-9月规模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9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193.8亿元,同比增长22.3%;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273.68%,同比提高22.35个百分点。
(一)规模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生产增幅在一季度达到历史新高后呈现逐月回落态势。
郴州规模工业生产增长由于受去年同期基数变化较大的影响而呈现由低到高再逐月回落的态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在去年受冰灾影响导致基数较小的基础上增长68.5%,增幅创历史新高。从4月份起,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逐月回落,即由一季度的68.5%逐步回落至上半年的35.1%和1-3季度的22.3%。
2、工业企业效益逐步改善。
1-9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3.23亿元,同比增长7.57%;实现利润48.82亿元,同比增长43.9%。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超过3000万元的有13户。1-9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273.68%,同比提高22.35个百分点。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中三项指标同比为负增长,其他四项指标为正增长。其中:资产负债率为46.42%,同比降低4.3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07次,同比减少0.18次;产品销售率98.78%,同比降低0.79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25.15%,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2.79%,同比提高16.7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11.17%,同比提高3.0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93万元/人,同比增长7.67%。
3、股份合作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幅领先,股份制企业保持总量领先地位。
1-9月份,股份合作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0.88亿元和43.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4%和50.2%,增幅远高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9.88亿元,同比增长21.5%;增加值总量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51.5%,居各类经济类型之首。股份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8.08亿元,同比增长0.24%,占全部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56.71%,比去年同期所占比重下降了3.8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0.74亿元,同比增长12.9%,占全部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42.48%,比去年同期所占比重下降了9.32个百分点。
4、近八成行业大类同比实现增长。
33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塑料制品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同比分别增长376.2%和120.3%。实现增幅在100%以上的行业共有5个,占增长行业的比重为19.2%。1-9月,全市有色、能源、建材、食品医药、电子信息和化工机械六大优势产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73.5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9.6%,同比增长23.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3.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8个百分点。1-9月,全市有色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3.86亿元,占六大优势产业的36.8%,同比增长17.7%,而产值增幅为-10.6%。六大优势产业中增长最快的是建材和化工机械,增幅分别为46.9%和44.2%。电子产业由于起步较晚,总量还较小,但增幅较快。1-9月完成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增长39.8%。
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全市纳入统计的9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6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达70.2%。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华录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彩色电视机,同比增长达1827. 2%;平板玻璃、黄金、塑料制品等8种产品产量增长在200%以上,占增长产品产量比重为12.1%;机制纸及纸板、锌和钯等10种产品产量增长在100%-200%之间,占增长产品产量比重为15.2%。其他增长较快的产品还有:铁合金(增长51.9%)、人造板(增长53.4%)、锡金属含量(增长53.9%)、纸制品(增长60.4%)、生铁(增长68.4%)等。
(二)1-9月规模工业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工业增长的压力趋大。
(1)停产企业较多。9月当月全市99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企业为329户,停产率高达33.0%。其中从年初到9月底一直没有开工生产的企业38家,占停产企业总数的11.6%。一是煤炭企业受安全生产全面整顿的影响,停产174户,占218户煤炭行业规模工业企业的79.8%;二是有色企业受安全生产整顿、湘江流域治理、环保与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因素以及原材料供应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停产87户(其中有色采选企业45户,有色冶炼企业42户),占236户有色行业规模工业企业的36.9%;三是建材企业停产27户,占103户建材行业规模工业企业的26.2%。其中12户石墨采选企业受安全生产整顿影响全面停产,石墨加工企业因无原材料停产10户,占25户石墨加工企业的40.0%;66户水泥和其他建材企业因淘汰落后产能而停产5户,停产率达7.6%。
(2)煤炭行业全面停产整顿对工业生产的影响较大。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煤炭安全生产工作的几点意见》(郴发[2009]13号)文件要求,从9月1日至12月31日,全市270家煤炭(含石墨采选)企业全面停产整顿。作为全市支柱产业的煤炭行业企业多,产值大,关联度强,煤炭企业全面停产整顿对全市化工、建材、炼焦、火电等企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首先,煤炭企业停产直接导致9月份全市煤炭产量比8月份减产135.78万吨,产值减少近8亿元,增加值减少近3亿元。其次,全市其他相关行业每月工业用煤预计在90万吨左右,由于煤炭企业停产整顿,9月份市内煤炭企业产量仅为43.15万吨,扣除居民生活用煤4万吨,工业生产用煤缺口50余万吨。这就意味着其他行业用煤企业必须从外省及相邻矿区调煤,导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企业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从9月份的生产情况看,化工、建材、炼焦、火电等相关行业完成产值16.79亿元,增加值6.13亿元,分别比8月份减少0.48亿元和0.14亿元。
2、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过小,缺少中高端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
目前全市997家规模工业中,属于电子信息企业的仅有11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户数的1.1%。1-9月,11家电子信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全市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企业主要有电线电缆制造企业(1家)、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1家)、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及器材制造业(1家)、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业(5家)、印刷电路板制造(1家)和家用影视设备制造业(2家)。不难看出,郴州电子信息企业主要集中在以电子信息设备基础件为主的低端行业,企业以加工和组装为主要生产形式,缺少核心技术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先进技术的电子制造业,如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企业尚未在郴州落户。
3、工业品价格指数回升缓慢给郴州企业出口带来冲击。
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倒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品价格回升缓慢。据国家统计局郴州调查队调查显示,9月份全市工业品以上月价格为100的指数为100.14,仅提高0.14;而9月份以去年同月价格为100的指数为92.39,同比下降7.61个百分点;至9月底止累计同比价格指数为92.67,同比下降7.33个百分点。因此对全市部分有对外出口业务的企业生产也带来不利影响。1-9月全市完成出口交货值13.78亿元,同比下降55.3%。47家有出口业务的规模企业中,有25家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比去年同期减少,占全部出口企业的一半多;共减少出口交货值20.2亿元,减少行业主要集中在石墨加工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
4、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含量低。
三季度全市997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研发经费投入的企业195家,占全部企业数的19.56%;从事研究与开发人员2126人,只占全部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数的1.39%;研究与实验发展(R&D)项目经费支出2.83亿元,仅占全部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0.7%。大多数企业缺乏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企业的增长主要是依靠量的增长来实现的,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实现增长的较少,这也势必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5、规模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偏低。
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拥有计算机9916台,只占全部从业人员数的6.5%;电子商务采购金额12.82亿,只占全部主营业务成本的3.18%;电子商务销售金额16.18亿元,只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2.98%;企业信息化投入资金0.61亿元,只占全部主营业务成本的0.15%;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21万人,只占全部从业人员数的7.91%。企业信息化水平是关系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偏低严重影响了企业在今后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发展空间。
二、2010年规模工业发展形势展望
(一)实现规模工业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010年郴州工业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一是世界经济的逐步回暖,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将给未来的工业经济带来利好的影响;二是在“两城”建设和省委省政府给予郴州先行先试的34项优惠政策的带动下,郴州将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大有作为;三是各级政府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重视对优化全市工业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将起到促进作用;四是今年在建的24个重大工业项目中有华磊光电、金贵银业、华新水泥、云南锡业、宏生纺织、桂阳银星、合众铸业等项目有望在年底前或明年一季度前投产,可为明年新增产值近20亿元,增加值近7亿元,成为明年新的增长点;预计规下成长为规上的新增规模企业30户,将新增规模工业增加值2亿元;五是今年停产的规模工业企业明年有望恢复正常生产,可新增规模工业增加值近20亿元。
2010年郴州工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是我市工业经济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能过剩的压力。我市工业产业结构以资源性、初级产品为主,缺乏放射性强、带动性好的终端产品和龙头企业,经济增长对市场需求拉动和价格推动的依赖性比较强;二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有色行业产能的控制发展将给郴州有色企业的发展带来压力;三是资源整合以及安全生产对煤炭企业的约束,企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将增加。
(二)2010年规模工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2010年郴州规模工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工业生产形势将略好于今年,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因此预计规模工业增幅在16%左右。
(三)确保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建议
1、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发展能力。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为突破口,通过确定重点扶持领域,建立高技术产业项目激励机制和创业投资机制等,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方面,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装备,采用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推进企业改革、改组,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之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骨干和依托。
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企业恢复生产。一是要加大矿山采选企业恢复生产。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尤其是重点骨干企业和项目配套的矿山企业要抓紧验收和审核,及时批准恢复生产,落实有关支持政策,促使矿山开工生产;二是要积极支持重点有色冶炼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采选企业等方式建立原料基地,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三是要积极出台优惠措施,合理引导资源流向,实现本地资源本地加工生产;四是加大市外、国外原料采购力度,保证企业原料供应。
3、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要根据全市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企业规模小,行业种类不全等现状,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这一重要契机,落实省委政府给予郴州先行先试的34项优惠政策,形成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并积极谋划产业园区建设,广纳人才,吸引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我市落户,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推动我市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在产品出口受到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企业应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挖掘潜力,控制企业经营成本,使企业在市场中能有独立的发展战略,减少短期环境变化对企业战略发展的影响,进而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5、营造良好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政府各部门要狠抓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环境。同时还应建立健全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要逐步形成政策法规咨询、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为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市场开拓、技术促进、人才培训等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为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供稿:郴州市统计局 工业科]
[责编:谭兵农 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