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调整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高耗能产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高耗能产业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比重比较高,能源成本在产值中占成分比较高的产业,也可以称为消耗能源密集型的产业。 高耗能工业主要是冶金、有色和化工工业,产品包括钢、硅铁、硅锰合金、电石、电解铝、电解铅、电解锰、电解锌、电解铜、电解镁、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稀土、钢玉、黄磷、石墨电极及水泥等产品 。
目前怀化市的主要耗能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六大行业。主要产品包括:水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人造板、机制纸、陶瓷、有色金属等。
随着怀化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耗能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高耗能产业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严格市场准入,合理布局,集中管理和治理,通过技术创新,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力度,使高耗能产品的能耗逐步降低、排放逐步减少、废弃物循环利用,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高耗能产业是可以健康发展的。为此,就高耗能产业发展情况作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一、怀化市高耗能产业发展现状
怀化市高能耗企业主要集中在水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陶瓷、铁合金等行业,水泥生产企业有46家:金大地水泥、华中水泥、宏宇水泥有限公司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生产企业有59家:湘维有限公司、蓝伯化工有限公司等;陶瓷生产企业有17家:中方县鑫磊陶瓷耐火材料厂、洪江利多陶瓷有限公司等;铁合金生产企业有41家: 溆浦县秦箭铁合金厂、怀化市洪江纺织配件铁合金厂等。
2008年怀化市全年年水泥产量达到428.48万吨,人造板100.88万立方米,机制纸10.73万吨,日用陶瓷10456万件,十种有色金属7.94万吨,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6.12亿元,总产值170.18亿元,对我市财政贡献突出,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地方经济的发展。
然而,高能耗企业在为怀化市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对资源的影响,供电量剧增,引起了工业结构深层次矛盾;而其中的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过大,对未来的能源危机埋下了隐患。其次是对周边的居民的生存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怀化市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费特征
高能耗行业一直是我市能源消耗的绝对主体,其能源消耗的高低对全市能源消费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六大高耗能行业企业共计269 家,今年新增高耗能企业14家;1-8月其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18.21万吨,占总计的80%;工业总产值为108.52亿元,占总计的39.4%。
今年1-8月,怀化市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同比增长9.89%,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低0.41个百分点,耗能大户保持着较低的增速水平。造纸及纸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三大高耗能行业增幅较大,导致工业用电急剧增加。据测算,上述三行业用电增幅每增加1个百分点,约提升工业用电增幅0.5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均呈下降趋势。
三、 怀化市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客观必然性
高耗能产业对能源消耗巨大,除此之外还表现为高污染、资金密集等特征,但是 高耗能产业并不等于高污染或高破坏产业。按照传统观念,高耗能产业似乎是高污染产业,因此许多地区采取抑制其发展的政策,担心高耗能产业给本地区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更进一步的破坏,但随着现代工业条件下新的环保技术、节能技术、清洁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使得高耗能产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污染不断得到控制、环境的保护越来越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把高耗能产业完全等同于高污染、高破坏产业的看法是片面的。发展高耗能产业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不矛盾。
(一)经济发达地区高耗能产业重心逐步向外转移。由于劳动力、土地、电价等优势,为高耗能产业在我市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低投入高回报”使高耗能产业成为高利润行业,这些产业的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水泥、化纤、电石、电解铝、硅铁、等行业。
(二)我市有发展高耗能产业的资源优势。从全省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市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相对丰富,属于资源储备较多区域。 具有得天独厚的高耗能产业发展条件。
四、 怀化市高耗能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高耗能产业是在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快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高耗能产业就是我市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对本地的资源开发利用、财政税收、劳动力就业、外贸出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蓬勃兴起的高耗能工业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属于 “ 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 ” 发展模式,对环境破坏严重。另外,由于这些高耗能行业目前大多属于散、小、陋的低水平模式,不仅浪费资源,也使我市的污染成为结构性污染。
五、 如何发展本地区高耗能产业
( 一 ) 把发展高耗能产业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如果不注意对人居环境的保护,后患无穷。在资源型工业发展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财力用于治理污染是不现实的,但可以注意转变增长方式,例如发展循环经济。
(二)通过创新不断提高高耗能产业的资源利用率,推动高耗能产业的技术进步。众所周知,高耗能产业对能源的消耗巨大,特别是对电力的消耗,因此如何降低高耗能产业对能源的巨大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高耗能产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通过创新推动高耗能产品生产技术进步,推动高耗能企业实施技术进步,引进外省、外国先进技术或设备,提升高耗能企业的装备水平。
(三)加强对高耗能产业的规划,防止高耗能产业的无序扩张和重复建设。目前本地区的高耗能产业除少数大型企业外大多为散、小、陋的低水平态势,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因此有必要通过规划等手段对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类型、规模、布局进行调整,一方面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将高污染行业部署到环境容量较为富余的地方,一方面确保人居环境、生态功能区等重点,以尽可能减小发展的代价。推动高耗能产业园区化生产,通过园区集约化生产,降低投资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奠定节约资源的投资基础。
(四)采取措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对于高耗能企业,要根据生产规模和实际情况,该停的马上停,该关的坚决关,继续生产的要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步伐,增强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切实降低能耗和排放。要切实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实绩评价考核制度,强化节能环保执法监督,强化节能减排舆论宣传工作,抓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及重点企业、重点工程节能减排,抓好我市等重点地区主要污染源治理和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完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规划,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能源科]
[责编:江泽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