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人类的生产活动中由于增加了能源要素的投入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但是,过度依赖于不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又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怀化是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长期形成的“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工业体系,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因而,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能源协调发展是我们当前的重要工作目标和紧迫的艰巨任务。
一、怀化市高耗能企业的基本情况
高耗能行业一般指对矿产资源进行初加工、在高温焙烧或冶炼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并伴随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的传统产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讲,高耗能行业消耗资源(电、水、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以及物耗等)速度快,对资源需求量大,如:钢铁业(冶金业),铁合金,电解铝,电石业,烧碱业,制纸业,纺织业,化工业,水泥业等。
怀化市高耗能行业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水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钢铁)、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2009年末,全市5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272家企业属于高耗能行业企业(化工行业78家,建材行业61家,有色行业54家,钢材行业44家,煤炭行业19家,造纸行业15家,石油石化行业1家),其中年耗能在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有49家,高耗能行业的主要产品有:有色金属、水泥、化学纤维、日用陶瓷、原煤。高耗能行业2009年实现增加值77.4亿元,同比增长37.9%。
二、怀化市高能耗企业能耗的主要特点
1、怀化市能源消耗行业集中度比较高。怀化市规模工业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共34个,但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六大行业,六大行业原煤的消费量依次是非金属矿物制造业79万吨、化学纤维制造业28.8万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1.2万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8万吨、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3万吨、造纸及纸制品业4.7万吨,其中: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一个行业占六大行业原煤消耗总量的比重达到48.8%,占整个规模工业原煤消耗总量的比重达到39.5%;电能消费量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9亿千瓦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1亿千瓦时、非金属矿物制造业6.6亿千瓦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3亿千瓦时、造纸及纸制品业3.1亿千瓦时、化学纤维制造业2.4亿千瓦,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一个行业占占六大行业电能消耗总量的比重为27.8%,占整个规模工业电能消耗总量的比重为21.8%。
2、高耗能产业始终占据能源消耗的主导地位。2009年,怀化市六大重点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共计219.3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耗的85.9%。“十一五“期间,重点耗能行业能耗总量增长了54.3%,年均增长13.6%。低于规模工业16.5%的增速,因而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略有下降,但其主导地位并未改变。
3、六大行业能耗增速低于生产增速,节能效果显著。2009年,怀化市六大重点耗能行业能耗增速同比上升5.3%,产值增速同比上升18.8%,能耗增速低于产值增速13.5个百分点。如:麻阳县奔鑫冶炼有限公司将节能与扩大生产能力相结合,2009年投资50万元对废气、废尘排放设备更新,用先进的布袋式除尘替换旧有的水浴式除尘。同年投资23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将年产6300吨的生产炉改为12500吨的生产炉,节能效果明显,每吨铁合金可节约用电1000—1200度电。
从行业内部能耗看,全市各大行业的能耗增速均低于生产增速。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耗分别同比下降12%和14.4,产值同比上升8.1%和12.2%。按上年耗能水平和今年的生产成绩测算,节能量较大的行业有非金属矿物制造业,节能11万吨标准煤,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节能5.4万吨标准煤,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节能3万吨标准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节能0.8万吨标准煤,以上行业共节能20.2万吨标准煤。耗能行业对全市的节能贡献十分明显。
从产值单耗看,重点耗能行业全部呈下降趋势。其中降幅最大的是造纸及纸制品业,同比下降27.7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18.67%。但是万元产值单耗最高的是化学纤维制造业单耗为2.81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4.2倍;化学纤维制造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六大行业能耗比重的10.8%,而其产值仅占六大行业总产值的2.67%。这种典型的低产出、高能耗的行业应当引起重点关注。
三、应引起关注的问题
1、能源价格逐年走高,增加了企业成本,挤压了企业盈利空间。近年来,怀化主要能源消费品种煤炭价格持续上扬,2009年煤炭按照3000--3500大卡的发热量值的购进价格为320元/吨,比上年增长10.3%,按2009年全年煤炭消费量197.7万吨计算,怀化工业企业仅仅因一项煤炭价格上涨要多支出近6000万元。今年国家要求省市严格执行高耗能行业企业差别电价,这对以高耗能企业为主的怀化工业格局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怀化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达到86.9%,所有这些都表明,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严重挤压了怀化工业企业的盈利空间。
2、高耗能行业发展迅速,能耗水平偏高。2009年怀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为1.182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高能耗行业发展继续在扩张。2009年,全市工业投入比上年增长50.47%,其中,高能耗行业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在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下,高能耗行业的企业数量大量增加、产出规模明显扩大。2010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其中高能耗企业23家。高能耗行业过快发展,带来了能源消耗的大量增加。
3、能源循环利用的水平低。目前怀化市有能力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只有一些大型企业,如湘维公司的电石炉尾气引入系统、循环水系统、维纶厂烘干机冷凝水闭式回收系统等,金大地公司将窑尾排放废气和石煤脱碳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纯低温余热发电等。而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受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十分薄弱。
四、对改善怀化能源消耗与利用现状的对策建议
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高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将进一步释放,能源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应对能源约束挑战,关键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强化危机意识和节能意识、用政策约束和调控粗放经营现状,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技术进步、优化结构、更新观念、厉行节约,妥善解决能源供求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公布GDP能耗制度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举措,这对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改变经济高能耗型的粗放增长模式。逐步缩小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下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入,使怀化经济结构逐步向节能型结构发展。
2、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水能。它们的共同特点,一是资源丰富,不会枯竭;二是使用安全,清洁,对环境污染少,因此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即是近期能源补充,又是未来能源的基础。怀化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对丰富,太阳能、生物质能怀化都有一定的资源量,但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程度比较低,所以怀化开发利用还是具有一定的潜力。
3、建立政府能耗考核制度,加强能源基础工作。根据各辖市区的产业结构、能耗现状,制定不同的节能目标,进行监测和政府考核。对能耗大户建立节能机构,完善能源监测和统计体系,制定节能降耗指标,加强节能降耗的基础工作。全市着力抓实以下工作:一是抓实可再生能源发展。在全市范围内普及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养殖场沼气利用;鼓励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和技术改造。二是抓实工业节能。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大型联合循环机组;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提高新建、改扩建工程的能耗准入标准。提高转化效率,加强余热回收利用。严格控制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项目。政府与企业签订“节能协议”,企业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把能耗降低到目标水平,而政府对完成降耗目标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作为鼓励。拉动全市能源消耗的不断降低,实现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4、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督促企业应用节能技术,要求企业在保证同等产出的情况下,逐年递减能源消耗,如每年按1%递减。要采取诸如价格、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促进节能;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建立能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能源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 凌晓]
[责编:杨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