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能降耗考核统计 > 统计信息

 

怀化市“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回顾与思考

 

[ 来源: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1-09-14 09:16 ]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怀化市节能降耗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节能建设,紧紧围绕 “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降低20%和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5%的节能目标任务,落实责任,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

  一、“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一) 单位GDP能耗。 “十一五”单位GDP能耗节能目标任务是,全市单位GDP能耗要在2005年1.432吨标准煤/万元的基础上下降20%。情况是2006年至2010年万元GDP能耗分别为1.402吨标准煤/万元、1.341吨标准煤/万元、1.247吨标准煤/万元、1.182吨标准煤/万元、1.145吨标准煤/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1%、4.3%、7.0%、5.2%、3.2%。"十一五"怀化市的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06%,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总任务0.06个百分点。(见表1)

 

  (二) 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十一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的节能目标是累计下降25%。情况是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2.4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1.36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幅度达44.7%。超额完成十一五”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节能目标19.7个百分点。(见表2)

  二、“十一五”全市能源消费特征

  (一)能耗增速低于经济增速

  1、全社会能耗增速低于GDP增速。“十一五”以来,我市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能耗增速始终低于GDP增速。全市经济总量(GDP)由2006年的325.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54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4%;2010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620.7万吨标准煤,比2006年增加164万吨标煤,年均增长8.45%,全市以8.45%的能源消费年均增速支撑了13.4%的经济增长。年均全社会能耗低于GDP增速4.9个百分点。

  2、规模工业能耗增速低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由表4可见,2006年规模工业的能耗速度超出了规模工业增加值速度,从2007年开始形势得以扭转,每年能耗增速均低于增加值增速,到2009年二者增速差达到最大值。五年能耗增速年均增长12.99%,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1.60%,规模工业能耗增速低于增加值增速9.3个百分点,而年均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低于GDP增速4.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能耗与增加值增速差远高于全社会能耗与GDP增速差,规模工业在以低于全社会平均能耗速度支撑高于全社会GDP增速的步伐发展,说明作为我市国民经济主力军的规模工业发展态势和前景是良好的。(见表3、表4)

  (二)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十一五”期间,怀化市生产和生活用能源消费量均有增长。以2007年为例,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5.77%下降至2010年的4.76%;第三产业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13.81%上升到2010年的18.25%;第二产业由2007年的73.45%降至2010年68.62%,其中工业能源消费由2007年的72.94%降至2010年67.83%,居民生活消费从2007年的6.97%上升到2010年的8.37%。总体来看,2010年和2007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略降1.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4.8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消费下降5.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别上升4.44个和1.4个百分点,城市能源的消费性特征有所显现。

  (三)能源消费品种趋于优化。从能源消费品种结构看,原煤作为效率低、污染较重的能源品种,“十一五”期间消费量逐年减少,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加,2010年电力消费比重比2006年提高4个百分点。全社会原煤终端消费量占全社会综合能耗的比重由2006年的61%下降到53%,下降8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总量由2006年的53.1亿千瓦时上升到2010年的71.5亿千瓦时,比2006年增长34.6%。其中工业用电量由2006年的31.2亿千瓦时增加到2010年的45.6亿千瓦时,增长46%。电力的终端消费量占全社会综合能耗的比重由2006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29%。天然气占比由2006年的0%上升到4%,清洁、高效、能源在我市得到日益广泛的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五年来,全社会能源消费结构仍以原煤为主。(见下图)

  (四)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从总体上综合反映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指数,等于能源综合消费量增速与GDP增速之比,反映了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对能源需求增加的程度。弹性系数越小,说明在经济增长一定的前提下消耗的能源越少,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弹性系数小于1,表明能源消费增长低于GDP增长,反之,则表明能源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2006-2010年怀化市能源弹性系数分别为0.81、0.62、0.39、0.57、0.75。由于2006年以来,怀化市经济在高平台上快速增长,2006-2010年生产总值增速分别达12.66%、12.89%、13.02%、13.64%、14.79%。2006-2010年怀化市全社会能源消费量分别增长10.29%、8.01%、5.09%、7.72%、11.16%。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2008年达到最低点后开始反弹。纵观“十一五”期间,弹性系数由2006年的0.81降到2010年的0.75。能源消费平均弹性系数为0.63,低于2006年0.06个点,反映了经济增长中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五)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成效显著。我市列入“十一五”节能目标评价考核的百家重点用能企业共3户,分别是湖南金大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蓝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洪江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中湖南金大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节能目标为20400吨标煤,实际完成节能量68200吨标煤,完成节能目标的334.31%,湖南蓝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节能目标为20610吨标煤,实际完成节能量29546吨标煤,完成节能目标的143.36%,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洪江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节能目标为15900吨标煤,实际完成节能量16140吨标煤,完成节能目标的101.51%,均超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三家企业共节能56976吨标准煤。

  三、“十一五”节能工作开展情况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一直作为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一是由政府牵头,以政府1号文下发了《怀化市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和企业责任。二是分别针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制定了量化的考核办法和具体的奖惩措施。三是制定并下发了《怀化市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和《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要求全市及各县(市、区)建立健全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各种调查方法相结合的能源统计调查体系。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2008年6月市统计局正式挂牌成立了能源统计科。配备2人专门从事能源统计工作,目前各县(市、区)均有人从事能源统计工作。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县(市、区)经费投入和统计设备的落实,进一步健全基层统计站,建立了县(市、区)和部门(单位)统计制度,并将其统计工作纳入了全县目标管理考核,实行专项目标考核,确保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积极推进统计信息自动化平台建设。

  (三)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为完成“十一五”期间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下达“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的通知》,制定了年度节能工作目标计划,将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到13个县(市、区),将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落实了省“百家企业节能行动”企业的节能目标任务,各县(市、区)也分别将节能目标分解到了各重点用能企业,层层落实目标任务。

  (四)建立健全能源统计、监测、考核“三体系”。分别制定了《怀化市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实施方案》、《怀化市单位GDP能耗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和《怀化市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由市政府印发。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五)及时做好预警预测。2010年是“十一五”目标的收官之年,为确保完成预期节能目标任务,统计部门加大了对节能降耗数据的预警预测分析。在2009年我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 17.85 %,完成目标进度的85.89%,2010年上半年出现了反弹,单位GDP能耗出现了正增长,要完成剩下目标进度的14.11%,形势十分严峻,8月市局联合发改委、经信委撰写了《关于全市上半年节能情况的调查报告》,向市委市政府发出节能降耗预警。政府高度重视,当月组织节能领导小组、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统计局等全市32个相关部门召开节能降耗预警应急调控方案启动会议,紧急启动节能预警调控方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怀化市节能降耗预警应急调控方案的通知》,紧急启动预警方案,为及时扭转能耗快速增长的被动局面做出了强有力调控措施。

  (六)淘汰落后产能。按照“结构调优、规模调大、层次调高”的目标,政府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2009年关停淘汰落后企业近90家,其中关停小火电企业2家,即怀化电厂、辰溪火电厂;关停造纸企业20家,即沅陵县泰兴纸业有限公司及19家年生产能力不足1万吨的再生纸厂;关停钢铁企业1家,即怀化金湖钢铁有限公司、怀化水泥厂、金大地立窑生产线2条;关停淘汰铁合金生产企业5家;关停小钒厂15家;关停小煤窑41家。2010年关闭了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10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和《资源整合三年行动方案及2010年行动计划》淘汰目录的“两高一资”的企业32家。5年来,我市关停污染和“五小”企业700余家。同时,筹资数10亿元,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七)推进重点企业节能。与重点用能企业法人签订了“十一五”期间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全市21户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定期对重点用能企业报表报送情况进行通报。根据国家确定的“十一五”十大节能工程,结合我市实际,以推进工业燃煤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等为重点,抓好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推进了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四、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消费结构单一。从2006年至2010年的能源消费品种看,我市能源消费虽然煤炭消费比例有所下降,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有所上升,但以煤炭消费为主的格局没有改变。2010年全社会煤炭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53%;电力消费占消费总量的29%。而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所占比重低,合计占规模工业能耗总量的 4%。由此可以看出,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市工业发展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工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工业结构的偏重化,使结构节能空间较小。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比重结构为27:73,工业结构明显偏重化。2010年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4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5%;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7.3 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2%;虽然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但重工业的能源消耗占绝对地位,轻重工业能源消费占比分别为13 :87。重工业比重大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工业结构的偏重型化使得能源消费总量过大、过快,使结构节能空间较小。

  (三)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2010年我市主要四大高耗能行业是建材、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部规模工业能源消费量的68.2%,而增加值只占到31.5%。四大行业除建材行业能耗同比下降6.4%外,其余三大行业的能耗增幅都超过了2010年规模工业能耗增幅10.84%,化工、钢铁、有色行业能耗分别同比上升15.3%、14.9%、29.1%。降低高耗能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降低能源消耗,保障经济社会朝着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任重而道远。

  (四)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仍然不大。经过五年的努力,虽然我市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二产业能耗比重下降,三产业能耗比重上升,但仍未有实质性的突破,二三一的格局没有太大变化。特别是我市工业结构的趋重化,将带动整个工业的能源消费快速增长,从而使全社会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五、对“十二五”节能降耗工作的建议

  (一)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管。2010年全市共有615家规上企业,其中年耗能万吨及以上企业57家,耗能182.3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64.4%。抓好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降耗跟踪监测工作,是降低我市工业能耗和GDP能耗的关键。要促进积极推广节能措施,及时了解企业节能动态,要求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定期上报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切实降低能耗,为顺利完成“十二五”节能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突出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重点抓好列入国家重点企业节能行动工作。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制订并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计划,强力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等工业技改重点节能工程。积极开展建立节约型企业的活动。

  (二)抓好重点耗能行业节能监管。我市四大高耗能行业分别是化工、有色、钢铁、建材,耗能211.2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的74.6%。继续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是降低全市单位工业能耗和单位GDP能耗的重点。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节能监控,引导企业加强内部节能管理,鼓励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积极改造生产工艺和设备,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水平,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推动全市工业进一步节能降耗。

  (三)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首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把高能耗行业准入关。从严控制高能耗项目,管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强制性门槛,严把能耗增长的源头关。其次,依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关闭小火电、小煤窑、小水泥等低产出高能耗小企业。制止过度外延扩张、盲目上马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再次,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和生活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四,积极开辟能源供给新领域。积极实施能源多样化方针,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强对节能领域研发的资金投入。

  (四)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品种。目前,我市工业生产消耗的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刚刚起步,清洁能源比重较低。一是要适当控制工业企业的原煤消耗量,减少原煤直接燃烧量,并且积极推广经济有效的煤炭洁净技术,减少煤炭消耗。二是要提高优质能源使用比例,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三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改变过度依赖一次能源的状况,使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

  (五)加快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制订和实施分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计划,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节能设备、节能工艺和节能材料。鼓励企业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攻关。继续做好高效照明产品、高效节能空调、节能汽车的推广工作,严格落实财政补贴政策。

  (六)大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配合国家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颁布实施,结合我市实际,推动节能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同时加大节能宣传力度,认真开展节能宣传周等多种主题的节能宣传活动,促使政府机关、广大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大众提高节能意识,推动全民节能。

[供稿:怀化市统计局凌晓]

[责编:杨耒]

 

怀化市政府四要求做好新形势下节能工作

上半年怀化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长8.9%

辰溪县统计局组织开展2011年节能宣传周活动

怀化市调度二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怀化:加速推进工业园节能减排 实现绿色发展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