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伴随着工业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株洲市规模工业总能耗略有上升,但由于全市结构性节能以及技改节能效果的持续显现,规模工业单耗水平仍保持较高水平的下降态势,规模工业节能形势整体呈现出能耗总量略有上升,单耗水平呈持续下降的态势。
一、规模工业节能形势的主要特点
(一)能耗总量上升、单耗水平仍在下降。1-2月,全市规模工业共耗能54.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9%,近一年来增幅首次由负转正。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3.8%,两者相比全市1-2月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0.5%,降幅为近一年来较低水平。
(二)高耗能行业节能仍唱主角。1-2月,钢铁、化工、建材、冶炼、火力发电5大高耗能行业共消耗4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6%。对全市规模工业节能贡献率达到76%。
(三)能源产品增幅升降不一。目前,全市有煤炭、电力两种能源产品。1-2月,煤炭产量为161万吨,同比增长27%,其中,洗煤16.7万吨,同比增长15%。电力产量为7亿千瓦时,下降20.4%,其中,产出火电4.6亿千瓦时,下降33.4%;水电2.4亿千瓦时,增长26%。
(四)区县单耗水平同步下降。1-2月,城市五区共耗能34万吨标准煤,下降1%,万元规模工业能耗降低率为11.4。其中,石峰区下降较快,降幅为18.1%,其余依次为:芦淞区下降10.8%;荷塘区下降9.7%;天元区下降8.1%;云龙区下降7.6%。五县共耗能20.4万吨标准煤,增长7%,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7.5%。其中,醴陵市下降较快,降幅为8.3%,其余依次为:攸县下降7.4%;炎陵县下降7.3%;茶陵县下降7.1%;株洲县下降6.2%。
二、规模工业节能存在的问题
(一)用电需求反弹明显。1-2月,全市工业用电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增幅较11年同期水平提升22.8个百分点。较2012年全年水平提升16.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用电需求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7.5%、15%和27%。
(二)部分高耗能行业能耗总量上升较快。1-2月,化工、冶炼、钢铁、建材、电力等5大高耗能行业共用能4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但部分高耗能行业用能呈现明显的反弹势头。如:建材行业耗能17.2万吨标煤,增长22.7%;钢铁行业耗能7.7万吨标煤,增长21.1%;化工行业耗能10.7万吨标煤,增长8.6%。此外,建材、钢铁、冶炼业的单耗水平呈现上升势头。
三、能耗总量上升的内因分析
(一)项目刚性带动。2012年起,以攸县网岭循环经济工业园为代表的园区加快了建设进度,攸县、茶陵、醴陵有一批新上的水泥、冶炼、化工等项目竣工投产,这些项目的投产明显提升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对单位GDP能耗下降产生了一定影响。从2012年投资数据分析,全市高能耗行业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2012年全年,高耗能行业共完成投资180亿元,增速达20%,其中,冶金化工行业投资分别增长65%和98%,其中,有一批项目如攸县的远大水泥项目、茶陵的陶瓷产业园的一批项目已经投产达效,推动了全市能耗总量的上升。
(二)基数平台变窄。2012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8%,总能耗下降5.7%,这两项指标均为近几年较低的水平。2012年月均耗能36.6万吨标准煤,比2011年减少2.1万吨标准煤,全市规模工业节能平台的基数已经越来越小。
(三)工业增长带动。今年来,全市规模工业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势头,1-2月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00.8亿元,增长13.8%,比同期水平提升了7.5个百分点。其中,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的高耗能行业普遍增幅加快,比去年同期水平增幅均超过10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的逐步恢复客观了拉动了用能需求。
四、对下阶段工业节能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落实工作责任。“十二五”以来,全市工业节能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随着沿海产业转移以及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批高能耗项目陆续投资我市。在目前的形势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加强节能工作的忧患意识,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落实节能考核工作责任,将节能目标细化到部门、细化到企业和项目,为全市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控制准入门槛、调优产业结构。各职能部门要在现有的节能方案上进一步细化投资准入制度,采取有力措施,严格限制“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项目投入我市。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壮大先进制造产业。以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为抓手,加快推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的各项考核工作任务。
(三)积极申报项目,搞好示范工程。一是主动寻找,激活现有产业中蕴含的节能潜力,发现新建项目中的节能价值;二是积极协助、指导企业申报;三是将有价值但规模不大的项目进行打捆申报。项目申报成功后,挑选部分项目,建立节能示范工程,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效应的作用,全面推进节能工作。鼓励企业自身加大节能投入力度,挑选部分进度靠前、示范效果好企业的作为自主节能示范工程,给予政策支持。相关部门要抓住关键点,创立一批节能示范项目,引导相关企业开展节能工作。
[撰稿:株洲市统计局 罗高亮]
[责编:殷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