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期间,岳阳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43.2%,完成目标任务的188.1%,超额完成规模工业节能降耗任务,进入“十二五”规划期间以来,全市继续采取多种措施,延续了此前规模工业节能降耗的良好势头,规模工业节能工作取得新进展,现将全市2011年-2013年规模工业节能形势分析如下:
一、2011年-2013年规模工业节能呈现亮点
(一)规模工业节能降耗整体形势良好
2011年-2013年,岳阳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同比下降11.1%、16.9%、8.6%,3年来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2.0%,完成目标任务的173.0%,已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中的规模工业节能降耗任务,整体形势良好。
(二)规模工业节能形势全省处于领先
2011年-2013年,岳阳市规模工业节能形势在全省处于领先,3年来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一直稳居第6位,3年中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全省多降2.4、0.3和0.4个百分点。
(三)加工转换效率有所提升
岳阳市拥有几家具备加工转换活动的工业企业,其加工转换效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企业能耗水平,对全市工业节能降耗影响颇大。2011年-2013年3年间,岳阳市规模工业3种加工转换活动(火力发电、制热和炼油)加工转换效率呈现提升态势:火力发电效率由2011年的39.8%,提升至2012年和2013年的41.1%和41.2%;制热由2011年的80.7%,提升至2012年的88.3%和90.9%;炼油由2011年的95.0%,提升至2012年的99.3%和2013年的99.3%。而热电联产以及合计加工转换效率分别分别由2011年的51.4%和80.9%,分别提升至2012年的56.0%和88.1%以及2012年的54.8%和87.4%。
(四)重点产品单耗水平有所下降
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即展示了重点产品的能耗水平,又体现了企业的生产技术能力和设备运转效率,对工业节能降耗有重要参考价值。在2011年-2013年间,在27个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多数指标态势呈现转好迹象,有20个指标在2013年出现同比下降,占指标个数的74.1%,而3年间保持持续同比下降态势的有8个,占指标个数的29.6%,其中:涉及氮肥的2项单耗指标——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和单位合成氨耗标准燃料煤2011年-2013年分别同比下降18.0%、5.8%、3.6%和13.4%、10.4%.10.0%;涉及火力发电的3项单耗指标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电厂火力供电标准煤耗和发电厂用电率3年间分别同比下降1.0%、0.4%、0.2%和2.8%、0.3%、1.0%以及8.4%、0.7%、2.9%。
(五)主要类型企业能耗水平有所降低
2011年-2013年间,岳阳市规模工业企业所涉及的十几种登记注册类型中,国有、国有独资、股份有限和私营有限责任公司4种类型企业能耗量较大,占规模工业能耗比重均保持在八成左右,其合计产值能耗3年间分别同比下降24.1%、17.6%和4.9%,分开来看,2011年,4种类型企业产值能耗分别同比下降1.6%、23.7%、31.1%和27.9%,2012年,国有、股份有限和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产值能耗分别同比下降21.3%、2.5%和23.2%,2013年,股份有限和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产值能耗分别同比下降4.5%和11.8%。
二、2011年-2013年规模工业节能降耗存在问题
(一)多数县区规模工业节能出现反复
岳阳市目前拥有六县六区(三个行政区和三个非行政区),县区规模工业节能降耗形势直接决定全市工业能耗水平变化。在2011年-2013年的3年中,岳阳市多数县区规模工业能耗和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出现反复,能耗和降低率分别呈现出增长-下降-增长以及下降-降幅提升-降幅下降的趋势:能耗方面,2012年与2011年相比,有11个县区能耗出现同比下降,而2013年与2012年相比,却有9个县区能耗出现反弹,比较明显的如岳阳楼区,2012年能耗还同比下降53.8%,到2013年却同比上升44.3%;降低率方面,2012年有10个县区高于同年,到2013年却有10个县区低于同年,比较明显的如南湖区,2012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比同年高43.8个百分点,而2013年却比同期低35.3个百分点。
(二)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及占比双上升
工业行业中的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水平,对工业节能降耗造成重要影响。2011年-2013年,岳阳市规模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耗总体上升,3年能耗分别比上年增长7.4%、下降3.0%和上升3.7%,2013年比2010年增长8.1%;六大行业3年来能耗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同比上升0.01、0.1和0.8个百分点,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及占比双上升,将托高全市规模工业能耗水平,给节能降耗带来不利影响。
(三)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困难
一直以来,岳阳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以原油和原煤消费为主,两者占据主体地位,而以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消费偏小,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比较困难。2011年-2013年3年间,2012年原煤消费量同比下降15.3%,但2013年又同比上升了2.0%,标准量占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方面,2012年比上年下降5.2个百分点,而2013年又回升了0.1个百分点;而原油2012年消费量同比上升20.6%,2013年继续同比上升3.4%,标准量占比由2011年的31.1%,上升至2012年的50.9%和2013年的50.1%,原煤和原油消费标准量占比由2011年的五成提升至2012年和2013年的七成。天然气(气态)和液化天然气2种清洁能源3年消费量从2012年的同比增长发展至2013年的同比下降,两者标准量占比由2011年的0.02%提升至2012年的0.3%,然后下滑至2013年的0.2%。另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热力和电力4种洁净能源消费标准量合计占比已由2011年的12.4%,下滑至2012年的12.0%和2013年的9.8%。全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依然任重道远。
(四)重点企业节能形势不佳
2011年-2013年,岳阳市规模工业企业家数从2011年的1345家,增加至2012年的1391家,随后又减少至2013年的1330家,总体数量呈下滑态势,而其中能耗量排前列的6家重点企业(华能发电、中石化股份长岭分公司、中石化股份巴陵分公司、中石化集团巴陵石化分公司、泰格林纸集团以及海螺水泥)家数仅占规模工业的0.4%左右,而2011年-2013年的能耗合计分别为682.12万吨、648.71万吨和685.07万吨标准煤,总体呈现上升态势,3年间6家企业能耗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为65.9%、65.1%和66.6%,分别比同期比重上升2.7、下降1.2和上升1.9个百分点,与此相反的是,6家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3年分别为19.0%、18.8%和17.1%,分别比同期比重下降0.6、1.1和1.4个百分点。重点企业能耗与产值占比呈反向变化,节能形势不佳,直接导致全市规模工业能耗水平下降困难。
三、规模工业节能降耗建议
(一)加强部门联动,督促县区节能
各县市区要搞好工业节能工作,首先需多向县区相关领导进行情况汇报,争取领导重视,由领导带头集合发改局、工业局、电业局等工业节能相关部门,分析县区工业节能形势,找出节能问题所在,对工业节能潜力进行深度挖掘,确保顺利完成工业节能任务。
(二)协会部门主导,严控行业能耗
岳阳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六大高耗能行业是工业节能的关键所在。要把控好行业能耗,应以各行业协会为主导,经信委配合联动,共同对六大高耗能行业,尤其是石油加工、化学、非金属矿物和电力这四大行业的重点耗能企业开展严密的节能监测,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企业节能积极性,不断降低行业能耗水平。
(三)技术节能为主,关停减产为辅
要从根本上降低工业企业能耗水平,应坚持引进先进的工业节能技术,更新企业现有生产设备,制定严格的节能减排规章制度,向生产和制度要节能效果,技术节能是实现企业节能目标的主要途径所在,并以此为基础,对各种规模小、效益差、能耗高的企业,严格执行关停并转,对环境污染严重、能耗水平明显偏高的企业,可以考虑进行减产整顿,在企业减排和能耗水平达标后再恢复正常生产。
(四)调整消费结构,突出清洁能源
岳阳市规模工业消费结构一直以原煤与原油为主,在原油加工和电力等行业依然占据工业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调整消费结构、突出清洁能源就成为了长期的过程。应出台相应的消费鼓励政策,继续扩大天然气在工业企业中的使用范围,如汨罗工业园区企业普遍消费天然气,污染小、效益好、能耗水平低;同时应依托长岭和岳化两厂丰富的炼油产品资源,推广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热力等洁净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消费量及占比,降低全市工业能耗水平。
[供稿:岳阳市统计局 成锎]
[责编: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