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也是各行业的主要能源之一,关系着人民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势。前三季度,全市电力生产平稳,电力消费稳中有升。
一、前三季度全市全社会用电量情况
前三季度,全市全社会用电量为56.42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1.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35%,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1.7个百分点。
生产用电为41.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4%,比去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为2.3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2.56%;第二产业用电量为32.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4%,其中工业用电3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第三产业用电量为6.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为15.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3%,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电8.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03%,乡村居民生活用电6.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5%。
二、主要特点
(一)全社会用电量稳步上升
前三季度,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35%,增速居全省14个市州第一位,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提高2.67和1.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7个百分点。从全省情况来看,前三季度,全省全社会用电量为1060.6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6%,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5个百分点,占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5.32%。
(二)工业用电量增长加快
从产业结构看,今年工业用电量比重增加,1-9月全市工业耗电量占全社会用电的57.29%,比去年同期增加1.54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2%,剔除线路损失电量的影响,工业用电量增长4.89%。
从全省工业用电量情况来看,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用电量为64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全市工业用电量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占全省工业用电量的比重为5 %。
(三)居民生活用电量高位运行
随着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城乡居民的用电需求也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15.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3%。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8.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高达24.03%;乡村居民用电量6.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5%,全市居民生活用电量呈现持续高位运行。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高耗能行业用电量比重较大,节能降耗压力增加
前三季度,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24.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3.13%,比去年同期提高1.74个百分点。其中,造纸及纸制品业1.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8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0.3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3%。从经济发展进程来看,重工业为主始终是全市工业经济的主要特征,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对较大且集中度较高,节能降耗压力增加。
(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过高,增幅难以有效控制
从用电结构分析,全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仅次于第二产业用电量,成为全社会第二大用电组成部分。前三季度,全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累计消费15.1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高达26.79%,高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15.92个百分点。近几年,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电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也带动了居民生活用能的增长。由于居民生活用能不直接创造增加值,这部分用能的增长对单位GDP能耗的降低带来不利影响。
四、对电力消费的几点建议
(一)引导居民节约用电
政府要组织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用电设备管理,积极指导、引导居民节约用电、科学用电,并可以转移一部分使用天然气、太阳能等,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二)采用多种途径,引导和推进行政、企事业单位等用户合理用电
电属二次能源,具有输送方便,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对全市节能降耗很有帮助。从一、二、三次产业能源消费总量数据看,电力消费不到三分之一,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因此政府要采取引进高科技技术、用煤锅炉改造、价格优势等等多种措施方法来引导行政、企事业单位由用煤、用油等高污染能源转向电力能源消费。
(三)建立电力消费监测监督预警制度
建议由节能降耗主管部门加强对全市各行业、各区县的电力消费的监测监控,加大对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电力消费监管力度,做好电力消费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向政府和主管部门反映电力对节能降耗的影响,以利于加强电耗的宏观调控,控制能耗总量的过快增长。
[供稿:永州市统计局 张朝峰]
[责编: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