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上下强化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用水结构,推广节水、循环用水技术,全市节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量7606.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近一成;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0.8立方米,下降15.0%。
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情况
(一)取水量和用水量均下降。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为15586.8万立方米,同比下降4.8%;主要水源为地表水,取水量为11749.5万立方米,占取水总量的75.4%,比重较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其次分别为地下水、自来水和其他水,取水量分别为2168.1万立方米、1559.1万立方米和94.9万立方米,占取水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3.9%、10.0%和0.6%。外供水量7980.4万立方米,下降0.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总量为7606.4万立方米,下降9.1%。35个大类行业中,18个行业用水量均有不同幅度下降,降幅面达五成以上。
(二)用水量高度集中在6个行业。分行业看,用水量主要集中在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6个行业,这6个行业的用水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总量的76.8%。湖南省湘澧盐化有限责任公司、澧县金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创元发电有限公司、凯发新泉自来水(桃源)有限公司、安乡锦豪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雪丽造纸有限公司、湖南广源麻业有限公司等7家工业企业用水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总量的43.6%。
(三)废水排放下降。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为3529.7万立方米(含污水处理企业排放处理后达标的废水),下降8.7%。全市废水排放主要集中在非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3个行业,其排放量占比达56.7%。
(四)区县市取水量呈现“六升五降”。前三季度, 全市9个区县市和2个小区(指经开区和西洞庭管理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量呈现“六升五降”。从总量上看,武陵区取水总量为6233.0万立方米,居全市首位,占全市取水量的40.0%,其次分别为桃源县、石门县、汉寿县、津市市等;从增速上看,经开区、石门县、津市市、桃源县和澧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余六个区县市增速均上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一)重复用水率有待提高。一是重复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下降。前三季,全市238家企业循环重复使用水资源,企业数相比往年减少5家,重复用水量4883.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5.8%,其重复用水率下降0.3个百分点。二是近半数行业的重复用水量下降。27个有重复用水的行业中, 10个行业重复用水量较上年同期下降,全市重复用水主要集中在六大高耗能行业,其重复用水量占全市比重的89.6%,除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16.9、14.0外,其余均为下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最快,增速分别为-44.6%、-11.3%。
(二)雨水、再生水利用率不高。前三季度,全市仅有华峰锌业有限公司与金国达科技(湖南)有限公司2家企业使用了13.6万立方米再生水,占比不到取水总量的0.1%。近几年来,常德市年均雨水收集量年均只有1.1万立方米,雨水收集利用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三)部分地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偏大。前三季度,全市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10.8立方米,虽然低于全省的万元增加值用水量18.0立方米的水平,但在全市9个区县市和2个小区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6个区县市,安乡县与津市市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高达83.0立方米和41.2立方米,分别是全市平均水平的7.7倍和3.8倍,全省平均水平的4.6倍和2.3倍。
三、对策与建议
尽管常德水资源充足,但由于降雨和水系分布时空不均匀,季节性、地区性缺水较为明显。因此,保护水源,节约用水,优化用水结构,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成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
(一)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是仅次于农业的用水行业大户,要特别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工业企业的用水改造力度,做到真正规范,认真严格考核,抓好了工业企业用水,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要着力调整工业企业产业结构,在结构性节水上做文章,鼓励和优先发展用水效率高、低污染的产业,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在淘汰落后产能时,将水耗高的企业纳入淘汰范围,提高工业企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抓好技术性节水,推广重复循环用水。要结合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节水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积极推广技术性节水和循环用水。在技术性节水项目改造和实施上予以政策倾斜,鼓励企业实施节水改造,改进生产工艺,更新升级生产设备,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在有条件的产业园区、示范基地,以及工业用水大户推广循环用水,构建水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提高重复用水率。
(三)提高废水处理品质,鼓励雨水、再生水使用。源头上,加快推行清洁、低碳、环保生产,严格控制废水的产生和排放;终端上,着力改进废水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品质。加强雨水收集利用研究和推广,支持和鼓励具备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条件的企业开展雨水收集。在再生水利用上,鼓励可利用再生水的行业,如造纸和纸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推广使用再生水,促进再生水综合利用。
[供稿:常德市统计局 杨芳勇 文志东]
[责编: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