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益阳市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情况
今年以来,益阳市工业生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全市能源消费需求下降,规模工业节能降耗取得较好成绩。1-10月,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呈现“双降”局面。
一、能源消费基本情况
(一)能源消费量先扬后抑。1-10月,益阳市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88.2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4%;从分月趋势看,上半年除1-4月下降0.2%外,其余月份都呈增长态势,从下半年起,规模工业能源消费趋势出现转折,1-7月、1-8月和1-9月分别下降3%、6.3%、3.4%。
(二)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1-10月,益阳市万元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6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3.2%。1-2月、1-3月、1-4月、1-5月、1-6月、1-7月、1-8月和1-9月,全市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9%,10.2%、11.3%、11.1%、9.6%、13.2%、15.5%、13.3%,呈持续下降态势。
(三)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下降较快。分行业看,1-10月,益阳市规模工业涉及的35个行业中23个大类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12个大类行业综合能耗下降。其中电力、有色、化工、钢铁、造纸以及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合计202.9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7%;钢铁、化工、建材行业综合能耗分别增长25.1%、16.1%和5.4%,造纸、有色、电力同比分别下降13.8%、19.1%和13.3%,六大高能耗行业拉动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耗下降4.1个百分点。
(四)二产业、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小幅增长。1-10月全社会用电量51.6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其中:二产业用电30.67亿千瓦时,增长4.3%,在二产业中,工业用电量为30.3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58.6%,增长3.9%。三产业用电5.04亿千瓦时,增长5.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4.85亿千瓦时,增长5.6%。
二、规模工业单位能耗下降的原因
今年以来,受部分高耗能企业关停、减产,而低耗能企业生产高速增长的双重带动,规模工业单位能耗不断下降。
(一)火力发电量大幅下降带动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耗下降。今年全年降雨丰富,水力发电形势较好。1-10月,益阳市水力发电量46.95亿千瓦时,增长12.8%,水力发电量比火力发电超出0.28亿千瓦时;由于气温较往年偏低,夏季没有出现大的用电高峰,在水力发电充足的情况下,火力发电量减少,特别是7、8、10月,当月发电量分别下降55%、56%和11.9%,1-10月累计火力发电量为46.67亿千瓦时,下降18.5%,发电量同比减少10.61亿千瓦时。由于火力发电单位能耗远远高于水利发电,火力发电量的大幅下降导致全市电力行业综合能耗同比减少10.8万吨标准煤,下降13.3%,也直接带动了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耗和单位能耗双重下降。
(二)重点耗能企业能耗降幅较大。重点监测的21家企业,1-10月能源消费总量154.82万吨标准煤,同比减少26.21万吨标准煤,下降14.5%,拉动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下降8.8个百分点。其中,沅江市金太阳纸业有限公司、益阳金塔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益阳电厂、湖南桃江南方水泥有限公司4家企业1-10月综合能源消费量共同比减少20.92万吨标准煤。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益阳电厂、湖南桃江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能源消费量比去年同期分别减少17.26万吨标准煤和2.06吨标准煤,降幅分别为17%和15.1%,重点耗能企业能耗降幅较大。
(三)新进企业能源消费低于关停企业同期能源消费。近年来,益阳市加大了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整治力度,今年全市停产、关停的规模工业企业38家,比上年同期多8家。1-10月,关停规模工业企业上年同期能耗基数达16.68万吨标准煤。而今年新进的规模工业企业为20家,综合能源消费10.29万吨标准煤,新进规模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低于关停企业同期能源消费。
三、几点建议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各级各部门的努力,益阳市规模工业节能潜力得到较大程度挖掘的同时,节能降耗的空间进一步缩小。2013年全市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73吨标准煤/万元,到今年1-10月进一步下降到0.68吨标准煤/万元,已处于较低水平。从主要高耗能产品单耗看,1-10月益阳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为3.02吨标准煤/万千瓦时,比全国平均水平3.43吨标准煤/万千瓦时低0.41。特别是基数最低的资阳区由于高能耗企业比重小,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2013年仅0.19吨标准煤/万元,而今年1-10月下降到0.16吨标准煤/万元。规模工业节能空间在逐步缩小,下降空间有限,进一步加大了节能降耗的工作难度。
(一)优化工业结构,重点抓好高耗能行业节能。一是优化工业结构。在技术节能(单耗下降)的空间变小、潜力有限的情况下,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钢铁、建材、化工、有色及造纸等六大高耗能行业企业做优做精产业链,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提高深加工产品比重,实现由产业节能向结构节能转变。加快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二是重点抓好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抓好电力、造纸、化工、钢铁、建材和有色冶炼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工作;抓好益阳电厂、双强化工、南方水泥、沅江纸厂、圣德锰业、海螺水泥等21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各重点用能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必须达到国家和省能耗限额标准;火力发电、造纸等重点行业的单位产品、工艺能耗水平达到或接近同期国内、省内行业先进水平。
(二)严把项目审批关,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在项目立项、备案和上报核准过程中,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规定,严格行业准入条件,实行部门联动,协同把好企业准入关。对有色、化工、钢铁、造纸以及建材等重点行业国家明令限制、淘汰、禁止、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三高一低项目,一律不引进、不审批。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投入和改造,将节能工作经费和节能专项资金列入财政专项预算,并逐年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和补贴,县级财政也应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重点支持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绿色照明等重大节能工程。
(三)强化节能意识,深化公共节能。在重点抓好工业节能的同时,要强化社会节能的管理,大力倡导全社会节能的意识,引导公众树立节能消费理念,尤其要在学校、宾馆、商场、政府机关等深入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发挥公共机构的节能示范带动作用。要以经济手段为杠杆,推进太阳能开发利用,推进建筑节能、农业节能和服务业的节能,实现生产生活中的各种能耗排放达到微量。要科学、合理编制交通节能长期规划,整合运载能力,严格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市场准入制度,淘汰高耗能、高污染报废汽车。要进一步细化社会节能的监测和指导,进一步深化社会节能工作。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 刘军]
[责编: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