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环境研究
来源:    |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    发布时间:2014-10-27 09:43

  前三季度,邵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为契机,把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促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对社会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8月,全市社会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规模以上服务业作用明显,亮点纷呈,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了进一步摸清全市当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后段发展趋势,根据《湖南省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专题调研的通知》(湘统办〔2014〕41号)要求,我们于10月21开始,就规模以上服务业划分标准、分布情况、发展现状、制约其发展因素,以及下步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撰写了这篇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指导性意见提供决策依据。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标准

  根据湘统办〔2014〕39号规定,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从2014年年度审核工作开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O门类),文化、体育和娱乐业(R门类)的规模标准改为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其他行业的服务业单位规模标准不变,即:上年度营业收入为1000万以上(包含1000万),或者年末从业人数50人以上(包含50人)的法人单位列入重点范围。

  二、全市规模服务业企业分布情况

  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2家,只占全省2744家的3.4%,比排位前三的长沙909家、常德359家、岳阳351家分别少817家、267家、259家,居全省第七位,居中西部地市第一位。从全市分布来看,双清区15家、邵东13家、大祥区11家、武冈市10家、洞口县8家、邵阳县8家、新宁县、隆回县和绥宁县各6家。北塔区、城步县和新邵县各3家。

  三、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分布情况

  1-8月,全市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共20家,只占全省793家的2.5%,居全省第十位,居中西部地市第四位。全市按地域分:双清2家、大祥4家、邵东1家、新邵1家、邵阳县2家、隆回1家、洞口3家、绥宁3家、新宁1家、城步2家、武冈和北塔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按行业大类分:租赁业5家(洞口3家,绥宁1家、城步1家);商务服务10家(大祥4家、绥宁2家、新邵、隆回、城步和新宁各1家);居民服务业3家(双清2家、邵东1家),其他服务业2家(邵阳县);从行业大类上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5家,居民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家,体育、文化和娱乐业纳入统计还没有。

  四、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现状

  一是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队伍不断扩大。1-8月,邵阳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2家,比去年同期的74家增加了18家,比1季度和2季度分别增加3家和1家,涵盖了全市15个行业门类中的9个服务行业门类。其中交通、仓储和邮政业28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家,物业管理6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家,教育7家,卫生和社会工作11家。

  二是四行业营业收入总量超亿。1-8月,全市9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5.1%;有四大行业的营业收入总量过亿元,主要集中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道路运输业、邮政业、卫生业等四大行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3.6亿元、2.9亿元和1.7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量的60.6%、10.9%、8.8%和5.2%;

  三是七行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有其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业、教育和居民服务业等七行业营业收入呈两位数稳步增长,分别同比增长86.7%、53.4%、33.1%、24.3%、21.3%、14.8%和16.6%。

  四是部分行业对资产规模作用日益增强。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产总计75.9亿元,同比增长11.2 %。对资产规模影响明显的行业主要分别是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道路运输业、仓储业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这四个行业企业的资产总量分别为33.7亿元、13.7亿元、6亿元和5.8亿元;资产规模同比增速较快的分别是其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仓储业和居民服务业,分别同比增长892.4%、62.4%、51.5%和26.1%。

  五是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年初以来,由于受外部市场环境影响,企业经营成本、费用和支付的职工薪酬同比提升明显,企业的利润平稳增长。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成本18.6亿元,同比增长9.3 %;实现营业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17.2 %。特别是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业等10个行业营业利润不同程度有所递增。

  六是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20795人,就业人数稳中有增;全年应付职工薪酬合计5.4亿元,同比增长10.4%。所有行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增幅除道路运输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租赁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和卫生等行业呈个位数增长外,从业人员待遇的提高,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邵阳市劳动用工保障制度正在不断完善。

  七是超亿元企业引领作用比较突出。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共有5 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这5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的70.9%;显示出超亿元企业较好的引领作用。

  八是营利性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全市营利性服务业资产规模达到7.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的10.4%,同比增长23.8%,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资产规模达到6.1亿元,同比增长20.3%;居民和其他服务业资产规模达到1.8亿元,同比增长37.3%。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6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比重的49%,同比增长22.3%。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22.5%;居民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0.6亿元,同比增长21.8%。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2022.4万元,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比重的4.5%,同比增长271.4%,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1534.3万元,同比增长234.7%;居民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488.1万元,同比增长466.9%。

  九是旅游业服务业势头好。邵阳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邵阳市继续壮大旅游业,完成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和重点景区建设性详规编制,制定邵阳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规划;支持新宁创建国家级旅游标准试点县、隆回创建省级旅游强县。扶持城步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项目,创建一批省级旅游购物示范点。1-8月,2014年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2014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举办两大活动都在邵阳新宁崀山举行,为邵阳旅游服务业经济提供了强大了的增长动力,推动了邵阳服务业经济的发展。

  五、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

  1-8月,邵阳规模以上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具备一定基础,形成了一定特色。但如果把规模以上服务业放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互相匹配的高度来分析,与发达市州相比,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邵阳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仍存在个数不多、总量不大、竞争力不强,对经济发展支撑不强等问题。

  一是规模以上服务业过亿企业少。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过亿的企业只有5家,而且总量不大,5家过亿的企业中,过10亿元的只有1家,其余4家都在5亿元以下,对社会社会经济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强,助推作用还不明显。

  二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量小。当前,邵阳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总量上,都非常小而少。从1-8月数据来看,在全市20家规上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总量只有1.63亿元,只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3亿元的5%,仅占全省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331.1亿元的0.5%,总量远少于全省兄弟市州;全市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上的4家,只占全部营利性服务业单位的20%,全市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有16家,占全部营利性服务业单位的80%。

  三是重视申报力度不够大。从当前情况来看,兄弟市州的规模以上服务业申报工作力度非常大,而我市部分县市区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申报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申报以及个体转企业申报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致使一些规模较大的租赁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等符合条件的行业无法纳入规模服务业企业统计。

  四是营业收入增速不够快。1-8月,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只增长5.1%,比1-5月增速(8.7%)下降3.6个百分点,虽然一些行业如旅游业增幅较大,但是总体上这些行业占比较小,其他受政府缩减开支以及经济政策大环境等影响增速依然乏力,相比去年同期的增速(10.8%)减少5.7个百分点。

  六、几点建议

  当前,邵阳规模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增速优势不明显,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水平与发达市州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重点服务业企业运行发展势头良好,只要各级加大改革步伐,提高以市场为主体的企业的竞争力,全市规模服务业企业将会低开高走前景看好。

  一是要把规模以上服务业申报放在突出位置做到应统尽统。由于服务业的领域广泛,行业众多,又面临加快发展的最好时期,必然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协调和配合。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邵阳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产业摆到突出的地位,扎扎实实加强对服务业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紧紧围绕壮大服务业队伍,指导符合规模以上企业申报,特别是要把符合条件的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的申报工作摆上当前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加强密切配合,确保符合标准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应统尽统。

  二是要进一步增强规上服务业发展的后续力。各级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服务业建设目标,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组织力度、推进强度,切实把重点集中到招引大项目、招生产性和新兴服务业项目上来。把有限的土地资源向大项目、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和新兴服务业项目倾斜,努力提高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扎实抓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培育。特别是要加强对营利性服务业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监控和运行分析,注重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状况,协调解决企业希望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帮助企业了解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国家的相关政策,提出前瞻性、合理化建议;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土地等方面的瓶颈制约,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有发展潜力的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各行业的排头兵、领头羊,从而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后续力。

  三是要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做强做大。由于服务业统计存在起步较晚,基础较弱,致使其工作状态暂时跟不上当前服务业统计工作大改革的要求。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生产的运行指导,特别是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进一步做强做大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特别是营利性服务业成为助推社会经济的有生力量。

  

  [供稿:邵阳市统计局 肖曼辉 汤艳丽 杨佳国]

  [责编:王雷斌]

打印本页 】【 收藏本页 】【 返回页顶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