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地方各级对小微企业发展在政策上亦给予了大力支持。为进一步了解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劳动用工、融资和税费等情况,攸县统计局对全县范围内部分小微服务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服务业小微企业基本现状
服务业小微企业是指从业人员50人以下或年营业收入1000万以下的小型微型服务业。全县现有各类小微型企业约300余家,通过对其中对18家小微服务企业抽样调查显示,2013年共有从业人员296人,总资产3525.1万元,年营业收入1625.5万元,应付职工薪酬313.2万元,应交所得税115.8万元。
1、从企业类型看,几乎没有国有成分。18家调查企业中,私营企业9家,占49%;股份有限公司2家,占11%。2、从企业规模看,企业规模小。企业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占调查企业的77%,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不到四分之一。3、从企业分布看,商务服务业占比较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五大行业企业数量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16%、 22%、16%、11%、11%。
4、从企业发展阶段看,成熟企业少。处于创业阶段的2家,占调查企业的11%;处在发展阶段15家,占83%;处于成熟阶段的1家,占6%。
5、从企业经营状况看,整体较稳定。本期营业收入比上期增加的5家,占28%;持平的8家,占45%;减少的5家,占27%。营业成本比上期上升的占28%,持平的占44%,下降的占28%。
二、服务业小微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服务业小微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经济总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攸县18家服务小微业企业调查显示,固定资产达2738万元,总资产达3525万元,年营业收入2325万元,应付职工薪酬达313万元,年应交所得税115万元。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经济总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2、在吸纳就业、提供劳动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攸县小微企业占全县企业总户数的80%左右,尽管企业规模较小,77.6%的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在30人以下,但全县现有各类小微型企业约300余家,分布广,吸纳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对增加就业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3、在方便居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小微服务业大部分是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行业,而且多数分布在商业区和社区,为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发挥了较好作用。
三、服务业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
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影响,攸县服务业小微企业面临政策扶持力度小、成本上升快、融资难度大、创新能力差等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1、流动资金紧张,融资渠道狭窄。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欠佳,资金短缺问题较为普遍。对多数小微企业来说,由于固定资产较少、担保抵押物不达标,以及财务制度不完善、整体信用度不高等,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此次调查的18家企业中,有8家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紧张,9家企业反映融资困难或没有融资渠道。
2、成本压力大,盈利能力减弱。调查显示,当前影响企业成本的主要因素是用工和原材料成本上升、融资成本高、货款回笼难,导致企业利润降低。从六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反映,攸县PPI呈下降趋势,但轻工业指数不降反升,而小微服务业所需产品以轻工产品为主,导致小微服务业成本增加;小微企业由于订单不足和生产不稳定,熟练工、技术工流失严重,一些企业为留住具有一定技术的员工,不得不增加用工成本和经营风险;小微企业在正规金融系统融资难度很大,主要通过亲戚朋友筹措利率较高的资金,进一步增加了经营成本;调查显示,企业普遍存在收款难,应收账款增大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周转和生产的顺利进行,阻碍了企业发展。
3、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由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多为作坊式企业,无力满足员工薪金增长、未来发展等要求,导致留人难;企业主素质普遍偏低,尤其缺乏领军型、创新型企业家人才,导致管理难。留不住人、管理不到位,加之融资难、科技含量低等方面都与大中型企业相差甚远,致使许多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生存周期短,与大中型企业同台竞争劣势明显。
4、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强。小微企业进入门槛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生产服务领域趋同,服务价格拉不开档次。这次调查的企业中科研经费投入比上期增加的有1家,减少的2家,没有投入科研经费的达15家。企业高素质人才普遍匮乏,管理和创新能力弱。小微企业在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展缓慢,难以开发适应市场变化要求的新产品、新服务,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极弱。
四、促进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对策建议
1、进一步落实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国家、省、市对小微企业发展均出台了财税扶持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要求设立小微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并建立财政支持的增长和税负减少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培育工程、担保风险服务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地为小微企业服务,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2、加快推动小微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应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正确引导,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加快实施小微企业成长、科技创新、产业提升、小企业培育“四项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微企业。
3、着力强化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要设立专项信贷基金,专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逐步解决小微企业民间借贷不规范的问题。推广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4、进一步加快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小微企业产权交易中心、信息交流网络、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人才培训机构等服务平台的建设,全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积极帮助企业通过市场获得资源和要素,努力解决小微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 肖 纯]
[责编:王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