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长沙第三产业增速趋缓
来源:    |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    发布时间:2014-11-19 09:57

  长沙第三产业总量偏小,占GDP比重较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1-9月,长沙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回落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和贡献均呈回落态势,致使监测进程中“薄弱环节”更“弱”,“短板”更“短”,将对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产生较大影响。

  一、第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全国、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工业等领域增速放缓,其影响传导至服务行业。1-9月,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60.39亿元,同比增长9.4%,低于GDP增速和第二产业增速0.6和1.2个百分点。

  1、增速同比回落,贡献逐季下降。今年以来,长沙第三产业增速回落趋势明显。1-9月,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2.6个百分点,与GDP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和第二产业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回落幅度最大。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0.5%、9.4%和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6.1%、37.4%和36.8%,增速和贡献率均呈回落趋势。

  2、增速低于全省,省内排位靠后。1-9月,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9.4%,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与增速最高的衡阳市(12.8%)相差3.4个百分点。在全省14个市州中,长沙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居第11位,是近年来位次最低。

  3、占GDP比重回落,与目标差距大。2013年长沙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8%,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居省会城市第23位。按照长沙到2017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需达到47%;按照到2017年实现“产业倍增”的要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到45%以上;按照到2022年实现加快推进现代化阶段性目标要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需达到55%。但从1-9月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情况来看,仅占39.8%,比2013年回落1个百分点,与上述三大目标分别相差7.2、5.2和15.2个百分点,实现既定目标难度较大。

  二、第三产业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1、传统服务业增速放缓。今年以来,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等传统服务业增速放缓。1-9月传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99.77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回落0.2个百分点。一是批发零售业增速回落较大。1-9月批发业商品销售额、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4.5%和16.2%,增速同比分别回落1.1和1.5个百分点,影响批发零售行业增加值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影响GDP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二是金融业活跃程度减弱。由于受生产领域等环节影响,金融市场活跃程度减弱。1-9月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1554.09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回落1.0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为10504.07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同比分别少拉动GDP增长0.15和0.1个百分点。

  2、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1-9月,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0.1%,增速回落21.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2.5%。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降。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全国房地产市场大环境影响,全市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商品房销售持续下滑,虽然8月份省住建厅出台了“湘五条”,9月底国家出台了房贷新政策,但政策效应尚未充分显现,商品房销售持续回落。1-9月,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46.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5%,增速回落53.8个百分点,创2009年以来销售新低,同比少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二是商品房销售价格呈下降趋势。5月份以来,全市新建商品房环比价格已连续4个月出现下降,8月首次出现同比下降,销售价格下降直接影响房地产销售金额下降,1-9月全市房地产实际销售金额为593.40亿元,同比下降25.9%,同比回落57.3个百分点。

  3、政府公共性支出紧缩。自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各级政府厉行节约,降低行政运营成本。1-9月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含省直)同比增长9.9%,增速回落15.9个百分点,影响GDP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

  4、在岗职工工资增长趋缓。2006-2013年长沙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速为12.8%,而同期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速为15.6%,长沙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速低于全省2.8个百分点。从GDP收入法核算来看,GDP由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构成,而第三产业由于以服务性为主,劳动报酬占比高,因此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速偏慢直接影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同时,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速偏慢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不高的重要原因,中低收入家庭中工资收入基本用于交通与通讯、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物质性消费刚性需求,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自然减少。2013年全市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4.8%,离全面小康监测目标值6.0%相差1.2个百分点,是长沙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薄弱环节。

  5、新增服务业单位偏少。从1-9月新增“四上”单位情况来看,全市共新增“四上”企业220家,其中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仅4家,占新增单位的1.8%。新增服务业单位偏少,也是造成第三产业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不仅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关系到长沙能否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加快实施“三倍”等一系列目标的完成,需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

  1、突出第三产业地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近年来,长沙第三产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长沙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到40.0%,与西方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有其优越地位位置,特别是文化产业等服务行业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好,未来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大,第三产业将推动长沙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一是要加强对第三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的重要任务,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既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加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领导,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指导和协调第三产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促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部署涉及全局的重大任务。二是成立第三产业发展的工作协调机构。第三产业发展涉及发改、商务、旅游、交通、金融、房地产等多个部门,因此,要明确一个责任部门,牵头组织协调此项工作,建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议。

  2、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尽快补齐发展“短板”。一是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把握国家、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新机遇,特别是用好、用足财政部、商务部与湖南签署的《关于推进长沙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的合作协议》,在继续推进传统商贸服务业优化升级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以现代商贸服务业为基础,以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繁荣。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由于房地产产业链长,房地产市场商品房销售下降不仅影响房地产业增速,还将影响到建材、家电、家具等行业消费。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出台房地产信贷和加大棚户区改造政策,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产业链长、规模大的产业项目,充分发挥省会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吸纳全国、全省人员来长置业投资,加快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回暖。三是提高工资收入水平。在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制定时,要参照其他省会城市标准,实现工资水平与GDP水平同步增长;在企业收入分配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定期对企业工资分配情况进行检查,规范企业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行为,明确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同步(或相应)增长。

  

  [供稿:长沙市统计局 刘亦彪]

  [责编:王雷斌]

打印本页 】【 收藏本页 】【 返回页顶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