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业与中小企业统计 > 政策文件

 

省政府副秘书长刘明欣在省服务业统计厅际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6月28日

 

[ 来源: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2-07-05 11:10 ]

 

同志们:

  经省政府同意,今天召开省服务业统计厅际联席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统计局关于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意见的通知》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研究加强省统计局与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在服务业统计工作上的协调,落实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我省服务业统计工作。受来山常务副省长委托,我代表省政府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情况,对制定服务业发展政策,满足部门管理和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当今时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的主体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68%,其中高收入国家超过70%,中等收入国家超过50%,低收入国家超过40%,我国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3.1%。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服务业发展规模和结构,为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二)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过去,在参与世界经济的分工中,我国主要承接先进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能源消耗高、污染重的一些产业,经济发展呈现高污染、高消耗和高投入的特征。而服务业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技术的支撑,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服务业本身具有少污染、少消耗的特征。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就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这就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摸清服务业的家底,掌握服务业发展的新特点,为科学制定服务业发展战略,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更好地促进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

  (三)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是提高统计能力的迫切需要

  我国服务业统计起步较晚,统计基础比较薄弱,力量不足,服务业统计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业统计职责分工不够明确。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国家统计与地区统计之间,存在既交叉重复又都有遗漏的现象。二是服务业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方式和数据采集渠道不够规范、不够畅通。三是在反映服务业新兴产业、新兴业态上存在不足。服务业是创新很快,变动很大的行业,新兴行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比如创意产业、网络购物、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农业休闲等产业都是近年新发展起来的新产业类型,在统计上都还缺乏全面的资料。服务业统计的滞后影响了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对服务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的准确判断,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健全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提高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推动统计能力全面提升。

  二、我省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积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全省服务业呈现总体稳步增长,结构不断改善,企业效益提高等特征。服务业在稳增长,扩内需,促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增长速度稳,总体规模大。2011年,受国内外形势复杂变化的影响,全省GDP增长呈逐季下降趋势,且极差达到1.1个百分点,二产业增幅极差达到2.3个百分点,但服务业发展依然保持快速平稳增长态势,全年增长11%,增幅较上年仅下降0.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累计增幅为11.3%,第一、二、四季度累计增幅均为11%,各级增幅极差仅为0.3个百分点,显示出服务业相对较强的稳定性和抗跌性。服务业增加值突破7000亿大关达到7576.8亿元,比上年增加1207.53亿元。

  二是对经济增长和财政税收贡献强,对就业贡献大。2011年,服务业拉动全省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4.1%,其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6%。服务业完成各种税收746.41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39.8%,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吸纳从业人员177.83万人,增长3.4%。

  三是服务业市场主体快速扩张,服务业投资升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类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助推服务业市场主体快速扩张。2011年,服务业企业新登记注册3.5万户,比上年增长16.8%,占全部新登记注册企业户数的79.5%。随着市场主体的快速扩张,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服务业完成投资6284.48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55%,增长25.3%,整体增幅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四是结构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2011年,通过实施提质改造与加快培育并举的措施,湖南传统服务业焕发活力,新兴服务业加快成长,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29.7 亿元,增长29.6 %,比服务业企业平均增幅快3.5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省服务业发展还存在发展速度不快,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结构不优,企业规模偏小等问题。“十二五”时期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提高对发展服务业的认识,制定更有效的措施,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大力提高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水平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统计工作。早在2007年,省委、省政府就要求在全省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2008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对建立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了全面部署,把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列为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十项政策措施之一。2009年,省政府批准建立由省统计局牵头,省统计局、省发改委共同召集,44个省直和中央在湘单位组成的服务业统计厅际联席会议制度。今年4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省政府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一系列文件确定了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工作目标,明确了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职责分工、实施规范,提出了开展服务业发展情况评价考核的要求,明确了要保障服务业统计的人员、经费,为我省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2007年以来,我省大力加强服务业统计机构建设,初步建立起了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事业单位全面调查和服务业中小企业统计调查制度,收集了大量的服务业统计资料,开展了对服务业发展情况的分析研究,编辑出版了服务业发展情况资料。服务业统计在考核评价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今天我们召开服务业统计厅际联席会议,专门研究如何落实省政府关于服务业统计的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提高服务业部门统计工作水平问题。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观念,改革创新,完善机制,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在完善服务业单位名录库上下功夫。准确全面的名录是开展服务业统计调查的重要基础。为保障统计局建立完善的服务业单位名录,工商、民政、编制、司法等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类型单位设立审批(备案)职能的国家机关,要定期向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提供服务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等信息。县级统计局建立服务业单位报告备案制度。通过这两种方式,及时掌握服务业单位的情况,建立一个更新快、名单全、信息准的服务业名录库。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按照统计局设立的报送格式报送单位名录信息,统计局要为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服务业统计调查提供名录服务。

  二是着力在全行业统计上下功夫。受条件限制,现在许多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的统计调查对象仅限于其管辖的单位,没有包括未直接管辖的对象,不能准确反映全行业发展状况。从行业管理和国民经济核算等需要出发,实现全行业统计迫在眉睫。省统计局要尽快健全服务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严格服务业统计标准和分类要求,做好地方与部门统计的分工协作,把服务业统计行业、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做到无缝衔接。

  三是着力在统计工作现代化上下功夫。要充分运用现代统计科学技术,改进统计方法。比如针对服务业单位变动快、小规模单位多等特点,多运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统计调查技术。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统计工作,提高人员素质。省统计局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部门协作,实现服务业综合统计调查的联网直报,使统计局与部门能够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布置、采集、审核、汇总、应用和管理数据。

  四是着力在保障统计数据质量上下功夫。要加强统计调查对象统计基础工作,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加大对服务业统计基础数据的审核力度,确保基本单位不重复不遗漏、基层调查表完整清晰、基础数据准确可靠。严格执行统一的服务业统计标准和分类要求,严格统计调查管理,防止数出多门。各部门纳入目标管理、绩效考评、监测评价的统计数据,要经同级统计局审核认可后,方可作为考核的依据。各有关部门按照权限公布的统计数据应与统计局保持一致。各服务业业务主管部门报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属于服务业的统计报表、资料,应同时报送同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

  五是着力在统计服务上下功夫。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要把为部门决策和管理服务作为重要目标,用统计数据反映描述本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本行业发展特点,为领导决策提供统计咨询意见和建议。要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和产业转型等需要,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产业标准,并开展统计调查。建立服务业统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在服务业统计数据上的共享,把能公开的服务业统计数据和资料通过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实现共享。

  四、强化责任,抓好工作贯彻落实

  服务业统计是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部门统计的生力军作用。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服务业统计工作,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落实。要明确服务业统计工作机构和统计人员,统计业务工作量大的部门要设立专职统计人员。要根据统计工作任务需要安排工作经费。省直和中央在湘有关单位要根据服务业统计职责分工和统计制度规定,承担起服务业统计工作责任;要加强本行业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研究,为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是做好统筹协调,发挥统计局的牵头作用。统计局作为整个服务业统计的业务主管部门,要组织协调好本地区的服务业统计工作,做好服务业统计报表的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工作,协调好各级统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在服务业统计上的分工和资料交换工作,做到每个服务业行业都有统计责任部门。充分发挥省服务业统计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作用。省统计局要会同省发改委召集好联席会议,及时研究确定服务业统计阶段工作重点,协调解决服务业统计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证服务业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研究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有关问题,认真落实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这次联席会议要形成会议纪要,各部门要切实落实这次会议精神。

  三是建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发挥考核评价的促进作用。省服务业领导小组要把服务业年度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到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省统计局、省发改委要会同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重点服务业发展情况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把服务业发展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提升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服务业发展问题和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同志们,做好服务业统计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希望各有关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和本次会议精神,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全省服务业统计工作新局面。

  

 

2011年湖南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

省政府召开服务业统计厅际联席会议(图)

民意调查中心应邀为全省综合调研联系点专干进修班授课

省统计局出台文件 规范公务接待工作

2011年湖南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