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民办实事工作简报
 
 

2009年 第十九期

 

省统计局为民办实事数据评估认定办公室    2009年09月22日

 

   市州动态:

岳阳市委组织部对远程教育—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项目自查和验收

   为搞好远程教育—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项目验收,迎接省实事办的考核检查,市委组织部远教办于2009年8月,联合市实事办、市统计局、市文化局等相关单位,对全市远程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

   一、制定详细方案。远程办制定了《岳阳市2009年远程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验收评估方案》。在《2009年全省远程教育为民办实事考核指标分解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设计了《岳阳市远程教育—文化共享工程站点建设验收表》、《岳阳市2009年远程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验收评估表(站点)》、《岳阳市2009年远程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验收评估表(县市区)》。

   二、认真搞好自查。各县(市、区)收到《关于印发<岳阳市2009年远程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验收评估方案>的通知》后,会同当地文化局,对所有站点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验收,在自查验收合格后,分别向市委远程办报送了站点建设验收报告和验收汇总表。

   三、搞好验收评估。8月15 -25日,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实事办、市统计局、市文化局组成2个验收评估组,采取站点随机抽样和大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县(市、区)远程教育—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验收评估。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和走访群众,对照站点建设验收表和2009年远程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验收评估表,逐项验收评估。

   四、扎实进行整改。从验收评估情况看,各县(市、区)远程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完成较好。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市委组织部根据验收评估组的意见,向各县(市、区)委组织部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同时,举一反三,对本地2009年远程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再进行一次自查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将于10月份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衡阳市各县市区为民办实事督查工作全面铺开

   为确保衡阳市为民办实事工作落到实处,在市局对各县市区督查后,各县市区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督查。8月中旬至9月中旬,耒阳市、衡南县、珠晖区等12个县市区统计局联合各县市区政府分别对所在区域所有实事责任单位进行督查,如:乡镇卫生院、改扩建敬老院、通村水泥公路、农村沼气池、合格学校建设、城镇居民医保参保、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此次督查主要采取“一听、二查、三看”的方式,即:听责任单位工作汇报;查责任单位项目台账资料;看实事项目施工现场。

朱少中副市长充分肯定湘潭县为民办实事工作

   近日,副市长朱少中率实事后续管理和半年度考核组对湘潭县2009上半年落实省、市为民办实事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朱少中一行认真听取了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胡海军对全县实事工作的汇报。

   今年上半年以来,湘潭县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项实事工作进展良好。截止6月30日,涉及到湘潭县的省、市38项实事项目都已全面启动,其中6项实事100%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指标任务,16项超额完成半年度任务,其他项目也正在扎实稳步的推进。在听取情况介绍以及与承办实事项目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之后,副市长朱少中对湘潭县上半年度的实事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为把实事工程做到真正的取信于民,树立政府部门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朱少中要求,湘潭县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统筹安排资金调度,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政府重点工程建设。同时,根据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逐步调整和完善实事工程项目,共同推进省、市实事工程的落实。

益阳市统计局参加电子治安防控系统建设专项督查

   为加快推进全市电子治安防控系统建设工作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按照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调度会议的要求,由市考核办、市公安局、市统计局组成联合督查组,于8月27-28日对资阳、沅江、南县和大通湖电子治安防控系统建设实施情况进行了督查。此次督查主要采取“一看、二听、三查”的方式开展督查,即:一看项目施工现场,二听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工作汇报,三查责任单位项目相关资料。重点督查了四县(市、区)电子治安防控系统责任落实情况、考核指标落实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通过深入项目现场,收集相关资料,切实掌握真实情况,形成了督查情况简报并将在全市进行通报。

   县市(区)工作:

永兴县采取五个举措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永兴县1-8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64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100%,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900户,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是加强就业信息服务。今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该县就在县汽车南站等外出务工集散地,设立专门摊位窗口为返乡农民工和出外务工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活动;

   二是组织开展“春风送岗”活动。3月份,该县首次举办“永兴县2009年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共联系了3100余个用工岗位,组织2009年返乡农民工参加供需见面,促使1639名返乡农民工当场与用工单位达成意向协议;

   三是开展就业援助活动。1-8月,已落实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900人;

   四是启动“特别培训计划”。“特别培训计划”启动以来,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952人,扶贫技能培训900人,劳动力预备制培训416人;

   五是鼓励扶助返乡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3月份,该县在洋塘乡组织召开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座谈会。洋塘乡结合乡情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返乡农民工从事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禽渔类养殖、承包开发荒山、荒地奖励措施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鲤鱼塘镇引导有实力的返乡农民工兴办企业,并实现镇领导“一对一”帮扶等对实现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安置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保靖县政府对为民办实事下阶段工作提出六项要求

   近日,保靖县人民政府对1至8月为民办实事督查情况发出督查通报。通报指出,全县27项省定为民办实事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其中10项实事已全部完成,17项实事完成50%以上,并正在抓紧实施,但少部分项目进度缓慢。针对配套资金筹措难、资金到位迟、项目进展慢、软件建设滞后等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在下阶段必须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二是进一步加强资金调度,拓展资金来源;是进一步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四是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进度;五是进一步抓好软件建设,加强宣传工作;六是进一步加强相互衔接,搞好组织协调。

湘乡市狠抓后续管理保障农村公路通畅

   自“通乡公路”、“通畅工程”实施以来,湘乡市共完成通乡水泥路148公里、通村水泥路1745公里,已有605个行政村通了水泥路,通畅率达到85%。

   为了发挥农村公路连接城乡交通网络和客货流通运输的主渠道作用,结合湘乡实际,制订了《湘乡市农村水泥路后续管理办法》和《湘乡市农村公路改造施工质量监控规定》等规章制度,确保农村公路通畅。为确保人民群众长期受益,狠抓后续管理,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管养责任主体,加强养护队伍建设;二是明确管养经费来源,确保管养工作到位;三是狠抓后续养护工程质量,保障整改工作到位;四是加强农村公路安全保障配套设施建设;五是强化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工作交流:

探索残疾人工作社会化的工作模式
——天心区残联为残疾人办实事

   根据长沙市残联实施《2009年湖南省“16000名残疾人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方案》要求,分配该区残疾人培训任务70名。其中职业技能培训50名,实用技术培训20名。截止8月底,天心区残联共为85名残疾人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超额完成任务的21%。

   上半年,在区残联开展一街镇一项目活动中,裕南街残疾人手工编织作坊、坡子街残疾人手工艺制作中心、城南路“云之恋—残疾人手工剪纸”、新开铺残疾人“十字绣”巧绣坊已成功运作。特别是裕南街手工编织作坊、新开铺十字绣巧绣坊等项目的开展,实现了残疾人由单位就业向家庭就业的转变,逐步实现残疾人工作社会化的工作模式,也是为残疾人服务探索了新的途径。

湘西州吉首市“农家书屋”书香飘万家

   “农家书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再天天以打牌、聊天来打发时间。”“有了这些书,不仅让我们获得了很多农业知识,还让我们知道怎样减肥、保健、美容……”湘西州吉首市河溪镇马鞍村的村民们对农家书屋赞不绝口。 

   近年来,吉首市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抽调专门人员深入全市农村开展调研,根据相关标准和条件精心筛选出 14个村,建设和完善了“农家书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了1178种1665册图书和141种电子音像制品以及30多种报刊、杂志,并进行分类、编目、整理上架。同时为每个农家书屋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购置了灭火器等设备。为提高农家书屋的服务管理水平,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制作了借书证,制订了规章制度,规范了图书借阅登记,规定了书屋开发时间,使其真正发挥好作用。 

   自“农家书屋”开放以来,不仅成为很多农民时常光顾的“学习园地”,而且成为村里开展科技培训、群众文艺活动、党员活动等主阵地,引领党员群众致富奔小康。马鞍村村主任张明和告诉笔者:“现在,很多农民都迷上了书屋里的书籍报刊、科技光碟,村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打牌闹事的人少了,劳动致富的人多了,许多农家里的牌桌变成了书桌、酒柜变成了书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