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交流:
强化后续管理 确保实事效果
——来自湘潭市为民办实事的报告
自2004年湖南省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以来,湘潭市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创建和谐湘潭为目标,倾力承办好省各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并针对本市实际情况增设了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根据民之所求、民之所需、民之所望,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实质性的工作成果,一大批惠民、利民实事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在开展实事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管理,确保各实事项目持久发挥效用,并积极开展省、市实事后续管理工作,使实事工作达到了办成一件、巩固一件、发挥效益一件的目标。
后续管理工作具体措施:
(一)统筹安排,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体系
湘潭市委、市政府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将为民办实事后续管理与相关工作紧密结合,坚持将当年所办实事与往年已办实事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分级负责”的实事后续管理体制,形成了“责任体系、投入体系、考核体系”三大实事工作后续管理体系,探索了一条以考核体系促进责任体系、投入体系落实工作的路子。每年初,在总结上年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完善后续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后续管理分值权重占全年分值,采取“领导重视、一事一章程、三同机制、责任落实、资金投入、管理规范、效应发挥、群众反映”八大考核要素计分,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抽查、走访群众”等方式进行考核。并结合该市实际,出台了《关于构建为民办实事后续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全市实事工作后续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加强实事后续管理的目标要求、具体措施、工作责任和考核奖惩。
(二)多措并举,完善实事后续服务网络
通过建立健全服务网络确保各项实事后续管理可持续发展,湘潭市各实事责任单位进一步完善了以行政村为基础,乡镇为主体、县(市)为龙头的三级服务网络,多措并举,确保为民办实事发挥长远效应。如市能源生态局不断完善沼气池服务网络,建立了村级服务网点,并发放技术服务名片,使服务更加便利,同时,针对目前沼气使用中发生的一些情况,该局还开办了沼气使用培训班,指导用户正确使用沼气。市农业局建设的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在完成项目建设的同时,成立了农村清洁工程物业管理站,制定了物业管理制度,实现了农村清洁工程更有效地管理。市文广新局的农家书屋建设在完善书屋硬件设施的同时,还要求村级组织自筹资金配备一名图书管理员,对图书借阅进行有效管理。这些便民利民举措,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和衷心拥护。
(三)加大投入,确保为民办实事后续资金到位
湘潭市实事办通过开展实事工作回头看督查考核,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对于确保实事项目长远发挥效应需加大后续投入的情况,并调动各责任单位的积极性,努力向上争取资金,向社会各界等筹措资金,缓解资金瓶颈,保证了实事项目的后续资金投入。各级财政部门也根据财力情况支持了合格学校建设、农村饮水工程、社会保障、城乡困难群体救助、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技能培训、廉租房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等重点实事项目的后续管理。
(四)加强督查,确保后续管理工作质量和进度
一是完善考核办法。2008年该市已起草制定了《湘潭市为民办实事后续管理量化考核办法》,进一步强化实事后续管理考核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坚持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实事考核办、市统计局、市委绩效考核办联合督查,每年分两次分别在7月底和11月底进行专项督查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实事工作的开展和确保已办实事项目正常运行。三是严格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对于实事任务不落实、效果不理想、群众反映不好、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项目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实施责任追究,年度考核评定为不称职;同时扣减该单位在年度绩效考核中的相应分数;对于办理效果好、群众反响好的单位在年度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四是确保督查效果。通过开展的为民办实事回头看活动,全面掌握历年全市实事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及时将督查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通报,责令限期整改,有效推进了实事办理的进度,提高实事办理的工作质量。
(五)完善管理,使实事效用和影响向纵深发展
在实事办理中,各责任单位都能千方百计,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同时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交通局在村级公路维护管理方面,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以村为单位,对道路维管好的个人实行1000—3000元不等的奖励,有力地促进了实事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如水务局以政府办实事带动社会力量办实事,吸引社会人士、资金参与到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建设中来,有力地促进了实事任务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