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民办实事工作简报
 
 

2013年 第8期

 

省统计局为民办实事数据评估认定办公室    

 

  ★ 经验交流:

  娄底市为民办实事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3年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为了解掌握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责任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2013年娄底市为民办实事实施意见》(娄办发【2013】7号)文件精神的落实情况,娄底市统计局从6月下旬起至7月上旬组织对全市为民办实事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对为民办实事项目非常重视,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各级各部门实施行动早、抓得实、效果好,各实事项目建设和发展推进有力,为全市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今年来实施实事项目的特点

  1、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重视。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市政府成立了市委副书记、市长负总责常务副市长具体抓的领导机构和各相关主要领导分工负责、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工作班子,各县市区相应地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绝大多数乡镇成立了乡镇党委书记负总责的为民办实事领导机构和各部门负责人、项目单位负责人具体实施的工作班子。二是建立各部门分工负责责任制。市县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明确主要责任单位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和落实,相关部门配合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2、各级各部门动手早。一是制发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4月中旬制发了《2013年娄底市为民办实事实施意见》后,各县市区和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相继制定了实施方案,各项目实施单位根据各自任务制定了责任项目的实施方案。二是及时将全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任务一级一级地进行分解和落实。全年各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具体明确各级主要责任单位、相关责任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各单位科学制定了工作措施,结合各自部门职能,落实为民办实事的各项优惠政策,简化项目审批手续,降低和减免收费标准,为办好实事提供优质服务。

  3、项目落实和实施形势好。2013年全市共有为民办实事项目29个,由市直24个主要责任单位负责实施。至6月底止,包括省还未明确具体任务的3个项目,2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部启动,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进度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含形象进度)的有13个,其中,序时进度超过100%的项目有确保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确保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确保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价格调节基金用于保障蔬菜的生产、供应、流通和价格稳定的比例达到35%等四个项目,分别完成了100%、100.9%、103.5%和124.29%,其次依次是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累计完成投资7830万元,完成形象进度的85.54%,新扩蔬菜专业种植基地面积完成2100亩,完成了任务的84%,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人口完成16.85万人,完成了72.9%,新增城市就业人口20818人,完成了61.23%,新增农村沼气池用户2836户,完成了56.7%,行政村电网改造129个村,完成了56.09%,新增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用户3283户,完成了54.7%,特困移民解困避险安置1940人,完成了52.7%,义务合格学校建设完成投资2811.84万元,完成形象进度的52.5%。其它有实质进度的实事项目有农村公路建设、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新增农村高效生物质炉灶用户、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改扩建农村敬老院、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解决电视盲村用户收视问题等等。

  4、积极主动,提前实施。目前,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尽管还有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新增通电话自然村等3个项目省没有下达任务,但我市各县市区积极主动,提前实施,3项为民办实事工作都明确了计划任务,落实了实施单位,其中,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进度快,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各县市确定了项目实施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新增通电话自然村项目中国移动娄底分公司已进行移动基站土建的平整。

  二、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项目进展不平衡、县市区进度不平衡。农村公办幼儿园、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机安装、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进度滞后,个别县市分解全年目标任务落后。

  2、项目资金筹措难。一是上级资金下拨滞后和拨付方式与项目建设不同步,二是地方配套资金或筹集资金难。

  3、项目计划下达不及时。今年至今还有3个项目的任务没有下达。

  4、后续管理难度加大。自2004年开展为民办实事以来,全市建成了一大批实事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很多实事项目建成后,普遍存在维护资金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后续管理存在困难。

  三、建议措施

  为民办实事项目各级党委、政府有明确要求,人民群众有热切期盼,事关民生,事关政府公信力,为了将实事办好办实,各级各部门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加快小康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力量上倾斜,在时间上抓紧,在措施上得力,在经费上落实,全力以赴,加快推进。

  1、强化责任意识。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的责任制,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实行责任项目化,项目具体化,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合理、追责有据的工作推进机制。

  2、狠抓节点推进。要按时间节点,逐一明确各项目工程节点进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实施要求,重点抓施工现场组织、矛盾协调解决、原辅材料调集、建设资金筹集等要素调度,统筹安排,科学施工,确保工程按序时推进。

  3、突出督查考核。各级各部门要定期组织督查考核,责任领导定期检查、督查,在加强工作指导的同时,帮助基层排忧解难;对难点项目进行重点督查,责任单位要强化专项督查,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指导,采取措施,通过督查和调度,促进项目实施平衡发展。严格责任奖惩兑现,组织质监、安全、财审、纪检等部门全程跟踪问效,督进度、查质量、保廉洁,全力打造优质工程、节约工程、民心工程。

  4、积极筹措资金。采取多种方式,广开筹资渠道,不遗余力解决资金难题,确保各级各部门的资金尽早足额落实到位,同时狠抓节约使用资金,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实事项目,发动群众捐资支持实事项目建设。

  5、抓好项目统计。每个项目单位要明确统计人员,严格执行为民办实事报表制度,政府统计要发挥好统计的监测、预警职能,严厉打击为民办实事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

  6、加强后续管理。各级政府要针对性地对实事项目后续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地方财政要安排实事项目管理专项资金,有关部门要加大实事项目专业人员的培训,确保实事项目发挥长久实效。

  (娄底市统计局 供稿)

  永州市2013年上半年为民办实事完成情况分析

  2013年, 省下达永州市“为民办实事”任务共20大项,29项考核指标,涉及到17个责任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行动,真抓实干,大部分项目进展顺利,但也有个别项目进度缓慢。

  一、项目进展情况

  1、进展快、完成全年及半年目标任务的有14项。完成全年任务的指标三项:城、乡低保月救助水平,分别为100.7%、103.5%,行政通宽带完成100%;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指标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5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92.5%)、解决农村人饮不安全人数(71%)、新增城镇就业工作(64.6%)、新增沼气池用户(52.6%)、新增高效生物质炉灶用户(51.5%)、解决广播电视盲村用户的收视问题(73.2%)、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儿童(71.1%)、托养救助服务智力、精神残疾人(57.7%)、帮助扶贫对象发展生产(88.8%)、新增自然村通电话(88.3%)。

  2、进展较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有6项指标。分别是:农村危房改造完成5.5%,改扩建农村敬老院完成形象进度的33.2%,确保农村五保户年分散供养标准完成26.7%,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完成13.2%,行政村配电网改造完成24.2%,新安装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机完成4.3%。

  二、 存在问题

  1、部分指标下达任务时间晚,影响进度。如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到目前目标任务还没有下达;农村书屋建设由于补助资金等原因没有落实,而导致责任单位及县区不好开展工作。

  2、资金缺口较大,导致个别项目进度较慢。建设一所合格制学校省补助资金只有15万,缺口资金上百万都需要县区财政解决。乡村公路建设省补助20万,还有一半的缺口也需要县区财政安排资金或村民自筹。一是县区财政都比较紧张,一时半会拿不出资金;二是因村组缺乏集体经济、无法及时筹措到位,资金筹集压力较大。水泥、河沙等原材料价格及人员工资等成本费用大幅上涨,工程造价不断提高,也增加了资金的缺口和资金的筹集难度,从而导致一些项目进度缓慢。同时大部分项目要进行招投标等程序而影响工程的进程。

  3、长效机制保障能力弱。为民办实事项目都是群众重点关注、事关民生的问题,项目实施深受群众好评,但切实巩固为民办实事工作成果还存在一些困难。如解决广播电视盲村用户收视问题、敬老院、人畜安全饮水等项目,由于省市无专门的后续管理政策,而县区又欠缺专门的技术管理队伍和项目后续管理建设的资金,使一些项目的长效机制保障能力较弱。

  三、几点建议

  1、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为确保下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各责任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到有领导专抓,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有专门的力量组织实施,专门人员督促落实。要进一步明确各个项目的责任体系,从主管领导到部门具体经办人员等,一级一级都要明确责任,同时对各级人员实行问责制,增强抓好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全年工作的一件大事实事来抓。

  2、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对为民办实事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切实履行责任,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对尚未下达指标任务和资金拨付较慢的项目,积极主动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与衔接,争取指标任务早日下达,各项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保证各项工程建设需要。对涉及多个部门的项目,将加强协调,认真落实省市为民办实事的优惠政策,为办实事工作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相关职能部门将在立项、审批、验收等各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为办实事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形成工作合力。

  3、突出重点,加快进度。要求各责任单位根据前段工作落实情况,针对差距查找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把当前困难大、任务重、进度慢的项目要作为重点来抓。继续加大协调力度,争取上级部门及时下拨资金,保障资金跟上项目进度;对项目资金差额较大,需自筹的,责任单位要结合以往经验,通过多种方式、多个渠道筹集资金,填补资金缺口。同时,县区财政要畅通资金拨付渠道保证已到款项准时拨付,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项目建设,强化工作责任,精心组织施工,务必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倒排工期,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4、狠抓督促检查,严格落实奖惩。为民办实事考核办要把全面督查和重点督查结合起来,突出对重点难点项目的督促检查,切实增强部门的工作压力和动力,促使各部门加快工作进度。在12月底对为民办实事进行考核结帐,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兑现奖惩。对因敷衍塞责、推诿拖延、违纪违法而造成工作影响和损失的,要严格按照党纪、政纪追究责任。

  5、考核目标任务下发时间要提前。省为民办实事考核办对当年的目标任务要尽早下发,给县区及责任单位充裕的时间来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永州市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