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民办实事工作简报
 
 

2013年 第10期

 

省统计局为民办实事数据评估认定办公室    

 

  ★ 市州动态:

  株洲市政府召开为民办实事工作调度会议

  近日,株洲市政府召开为民办实事工作调度会议,研究调度今年以来为民办实事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志刚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会议首先通报了今年以来为民办实事进展情况。市住建局、市商务局等市直责任单位就今年为民办实事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说明,就推进下步为民办实事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王志刚在点评为民办实事工作的基础上,对下阶段为民办实事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坚持把为民办实事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提高认识;二是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解决为民办实事各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包括进度、标准、资金、程序、手段等问题;三是要加强督促协调,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市绩效办、市为民办实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民办实事市直责任部门负责人等30余人参会。

  (株洲市统计局)

  永州市农村饮水工作“四到位”

  至7月底,永州市农村饮水工程解决饮水不安全人数26.9万人,工程进度达81%。在项目建设中,该市主要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责任落实到位。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为民办实事工作,该市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为组长,发改委、财政、水利、卫生、统计、监察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市水利局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市、县、乡三级政府分别签订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县区、到项目,并加强了对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工作的指导。

  二、前期工作到位。所有项目均委托具有设计资质的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从水源、水质、供水范围、建设环境等方面统筹安排,深入项目区进行全面调查了解,通过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组织专家充分讨论,制订出实施最优方案。目前全市已完成前期设计及审查的供水规模在千吨万人水厂7处,200-1000吨水厂38处,其它小型项目县区也已全部完成设计、审查并报市局备案。

  三、质量监督到位。各县区对计划项目均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批报建,委托质量监督单位进行质量监督。同时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标准不高,施工不规范等问题,限期整改,并进行通报。在项目实施中市水利局实行局领导分片包干制,由分管领导带领有关科室多次到县区、项目区进行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

  四、建后管护到位。一是不断探索工程管理运行机制。目前形成了“较大集中供水工程以乡镇水管站管理为主,小集中供水工程以用水户协会管理为主,多元投资供水工程以股份制公司管理为主,小型分散供水工程以农户管理为主”的四种模式。二是强化水质监测工作。所有项目建设前水源点均委托永州市水环境检测中心进行水质化验,中供水工程运行期间定期由卫生防疫部门对水质进行检测。

  (永州市统计局)

  娄底市“五项措施”抓实扶贫帮困项目

  2013年,娄底市帮助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实事项目抓得实,目前全市完成帮扶到户4.55万人,落实帮扶资金1828万元。

  一是领导亲自抓,及早落实责任。2月下旬,在全市扶贫办主任会议上,对为民办实事帮扶到户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安排,明确市本级此项工作由扶贫办主任亲自抓,副主任协助抓,并安排专人具体抓。

  二是加强督查,确保进度。为保证及时掌握各实施县市工作进度,市扶贫办加强了督查工作,对工作进度、记录台账、规定程序进行督查并建立相关督查督办台账。

  三是坚持程序规范,扎实推进。各县市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乡镇政府审核”的程序进行,乡镇审核后报县市扶贫办审批,严格落实公示制度,一级一级审核,层层把关,杜绝拆户拼户和“空挂户”现象,将真正符合政策的扶贫户纳入扶持范围。

  四是强化项目扶贫,增强造血功能。帮助扶贫对象围绕发展生产的主题,按照短、平、快和一户一项目原则,引导和帮助对象户建设扶持项目12378个;同时还给予一定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今年按年人均400元的标准支持,统一由各县市财政局采取“一卡通”绿色拨付渠道,直接打卡入户。

  五是注重强化服务,突显效果。各县市都能对扶贫户因村因户制宜,按“三到户三到人”要求,落实帮扶措施。特别是新化县根据全县地域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把“两项制度”发展生产与“连片开发”发展产业相结合,积极发展“种、养、加”“短、平、快”项目,尽量做到连片化、基地化、规模化。采取“组织双联、社团共帮、个人结对”的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娄底市统计局)

  ★ 县(市、区)动态:

  湘潭县多措并举 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

  今年,湘潭县按照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全县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中,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加强内外监督,进一步规范建设资金的运作、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健康有序的顺利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分解任务目标、倒排工期、健全项目建设管理等项举措,把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落实到农村公路管理、施工及监理等从业单位,使之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公开工作和监督工作。

  二是落实制度建设。以农村公路重点工程为重点,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行业管理制度,一手抓廉政工作制度,坚持做到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为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强化廉政监督。加强与纪委的联系,积极争取县纪委对农村公路建设反腐倡廉工作的指导、帮助和支持,邀请工作人员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加强与交通建设从业单位的廉政共建,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定期沟通情况、交流工作,形成联合互动的监督合力,坚持交通部门、纪检部门、交通从业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注入强劲活力。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政务公开栏以及项目施工现场制作公示牌实时公开,在现场设立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公示牌、公开栏等,对项目有关批复、项目概况、监督机构、工程进度、质量、费用、党风廉政建设、工程变更审批等方面情况和从业单位的设备和人员履约等情况及时进行公开。

  五是严格把好关口。严把农村道路建设市场准入关;严把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招标廉洁关;严把监理人员素质关;严把工程建设资金拨付使用关;严把工程项目竣工检验关。通过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防微杜渐,为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构筑“防火墙”。

  (湘潭县统计局)

  花垣县提前完成为民办实事农家书屋建设任务

  花垣县扎实开展以文化愉悦民生、造福民生、提升民生为目标的“文化惠民工程”取得良好效果,提前完成93家农家书屋建设任务。

  花垣县自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以来,陆续建成乡镇文化站18所、农家书屋288个,配送图书90多万册、科技光盘8.64万张;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及文化广场190处。安装地面接收设备6969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0.65%;新组建排碧寒武纪民俗艺术团等业余队伍86支;目前,全县各类民间文艺团体已发展到382个,队员达6700余人,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

  文化惠民活力迸发,让群众在充分享受文化福祉的同时,思维方式也逐步向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高度迈进,凝聚力和创造力显著增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湘西花垣县统计局)

  ★ 经验交流: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积极完成就业任务

  永州市认真贯彻省市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部署要求,采取得力措施积极推进,全市1-7月新增就业人数达4.2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76.7%。

  一是举办招聘会促进就业。利用元旦、春节期间广大在外务工人员回乡省亲的机会,组织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4050”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行动、“121”创业扶持行动、帮扶企业用工行动,举办“回乡创业、在乡就业”企业用工巡回招聘会、“带政策、带岗位、带科技、带技能、带健康”五带下乡、“春风试翼,潇湘启程”湖南省湘南地区暨永州市2013年高校毕业生大型校园专场招聘会等大型招聘活动50多场次,1000多家企业参与招聘,成功介绍3万多人就业。

  二是落实优惠政策帮扶就业。多措并举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就业政策,出台了纯农户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措施,帮扶近200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帮扶141户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

  三是开展技能培训推动就业。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开展技校对接培训和订单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1-7月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5万人;失业人员培训19349人;企业职工培训2317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9452人。

  (永州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