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民办实事工作简报
 
 

2013年 第15期

 

省统计局为民办实事数据评估认定办公室    

 

  省级新农村示范村渡头桥村建设步伐加快

  武冈市邓元泰镇渡头桥村地处市郊资水河畔,位于万亩大垅腹地,是个城郊结合部的农业村。2010年列入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创建村,今年被省委省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省级新农村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有202户、868人、668亩耕地。以创建省级示范村为契机,围绕美丽两型村庄建设,抢抓机遇,上下联动,依托涉农资金整合,高标准办点示范,共完成投资770万元。其中:主导产业建设38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360万元,完成项目7个。

  一是产业独具特色。坚持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能源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思路,组建金穗等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入会率达62%。扩建度假村1个、观光农业园2个、千羽铜鹅场2个、设施蔬菜基地2个、药材基地1个,发展进城经商户75户,形成以水稻和蔬菜为主导、独具特色的城郊型、观光型农业。招商引资引进湖南德润蓝昆生物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上总投资2.2亿元的年产32万吨生物质秸秆固体成型燃料代煤炭生产线项目,纳入省“两型”示范创建工程项目和省林业厅“三剩物”利用开发项目,得到莅临视察的徐明华副省长肯定。充分利用集体土地所有权招商引资,壮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

  二是设施日臻完善。抓住涉农资金整合示范区核心村的独特条件,筹资400万元,动工新建渡头大桥横跨资江,现已完成主体工程,计划10月份竣工,将为村民进城节省2公里路程。率先完成电网改造,今年又实施了改造。5公里村组主干道和主要灌溉渠道全部硬化到位,田间道统一修建成标准机耕道。对村主街道60余户民宅统一按照欧式风格穿衣戴帽改造,打造村形象街。新修了功能齐全的村活动中心,并在村部对面修建了占地400平方米,集篮球场和羽毛球场为一体的群众休闲健身广场。新设3座垃圾池、60个垃圾桶。投资800万元将2公里河堤改造成为沿河风光带。今年启动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已完成大半任务,共新建沼气池21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82台,。

  三是乡风文明和谐。经村民代表大会议定村卫生管理行为规范,每户发放卫生倡议书,签订承诺书,村民每人每月缴纳卫生费2元,用于雇请2名专职保洁员,对生活垃圾实行门前包干、专人负责、定时清运,由卫生监督小组按时巡查督促,被列入该市村级环境卫生整治试点村。完善了村务公开等村级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被列入全市党建工作示范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每年开展“五好家庭”评比活动。组建腰鼓队、街舞队、老年书画小组等业余活动组织,丰富村民文娱活动,并多次参加市、镇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评价。

  为了更好的办好示范村,将对照上级要求,认真查漏补缺,打造省级示范样板,确保年终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并挂牌。

  一要壮大主导产业。根据离城区及天心温泉、郭金光原型夏光同志故里、红石西汉贵族古墓葬等景点近的区位优势,立足城郊型农业特色,围绕建大基地、办大企业、兴大流通,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重点,下大力气招商引资,做大做强粮油、蔬菜、家禽等城郊型农业及新型能源、休闲观光、餐饮娱乐等高效服务产业。

  二要完善基础设施。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精神,全方位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科学以奖代投,推进新村建设、老龄活动中心建设、清洁能源建设、自来水改造、村庄环境整治、组道和入户便道硬化、农田水利建设等锦上添花工程,最大程度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要发展文明乡风。根据群众需求刻录更多光碟,推广良种良法和文明乡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思想大解放。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力度,将优秀人才吸纳进入党员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和影响力,发动党员积极参与和引导新农村建设。

  (邵阳武冈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