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为民办实事工作简报
 
 

2014年 第10期

 

省统计局为民办实事数据评估认定办公室    

 

  ★ 市州动态:

  长沙市完成“为民办实事十年成效与启示”调研课题

  为全面总结近十年长沙市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所取得的成效,长沙市统计局、长沙市为民办实事办公室、长沙市政府研究室等市直单位组成联合调研课题组,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和查阅历史档案资料形式,完成了《实事暖民心 十年铸辉煌----长沙市为民办实事十年成效与启示》调研课题。

  一、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为完成好调研课题,课题组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一是以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相关部门全面梳理十年为民办实事工作;二是查阅了近十年为民办实事工作相关历史资料;三是召开相关责任部门座谈会,邀请了为民办实事工作开展效果好、实事项目多的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四是深入基层调研倾听民声,听取市民对实事工作的评价与感受。

  二、调研课题内容丰富。一是全面回顾长沙市十年开展的445件实事项目,涉及到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事业、人居环境保护、农村交通水利、住房保障建设等多个领域。二是全面总结了十年为民办实事所取得的成效,真正让体现人民群众感受到实事的好处、得到的实惠。三是全面探索十年为民办实事的经验与教训。

  三、总结成绩客观公正。调研课题总结成绩时做到了客观公正,不夸张、不标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思考,为今后实事项目的开展,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提供了宝贵经验。

  (长沙市统计局)

  张家界市开展为民办实事年中督查工作

  近日,为贯彻《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为民办实事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办发〔2014〕6号)精神,根据《湖南省统计局关于开展2014年度为民办实事数据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张家界市统计局对全市为民办实事工作进行了年中督查。

  督查组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组长,统计、监察、审计、财政等单位抽调人员参加,深入全市四个区县、市直及驻张有关单位督查为民办实事工作进展情况。此次督查,采取单位自查与督查组重点抽查相结合方式进行。在自查基础上,督查组对每个区县随机抽取7-9个项目,深入到16个乡镇进行了现场查看,并到财政部门核查了配套资金安排、拨付情况。

  此次督查工作,准确掌握了各实事项目的工作计划、年度目标、工作进度、工作质量、施工环境等项目信息,了解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核实了为民办实事报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为进一步做好全年的为民办实事评估认定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张家界市统计局)

  郴州市两年内实现7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8月21日,郴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今明两年该市预计完成76.1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2015年底务必解决“十二五”规划内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2010年以来,郴州市共有139.02万人饮水安全进入国家规划。今明两年要完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将是去年的3倍多。

  面对繁重的任务,会议提出:建立以规划为统领的系统体系、以考核为手段的责任体系、以协调配合为核心的联动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前期工作,严格建设管理,进一步凝聚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新合力。突破重点难点,拓宽建设思路,打造精品工程,确保如期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任务。

  (郴州市统计局)

  ★ 县(市、区)动态:

  保靖县“五措施”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顺利实施

  针对保靖县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布于广大农村,点多面广,施工难度较大的特点,该县克服困难,合理配置资源,使这项民心工程切实发挥效益和作用,惠泽于民。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县饮水安全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资金筹措、督导、验收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工程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物资供应、质量监督等工作,为工程施工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细化工作制度。在工程建设中积极推行“三项制度”,即项目法人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建立健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机制,确保工程质量。

  三是执行合同管理。县水利局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实行合同制管理,明晰双方责任,为建设优质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强化质量监督。抽调水利局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工程施工第一线,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对土方工程和设备安装进行现场指导监督,重要工序由技术人员亲自安装调试,确保工程高标准、高质量,真正让农民群众饮上安全水。

  五是增强时间观念。在工程建设中,牢固树立“只争朝夕”抢建精神,赶节令,抓时间,确保整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准时完工,让农民群众早日饮上安全、清洁的自来水。

  (湘西保靖县统计局)

  ★ 经验交流:

  郴州市2014年上半年“民生100工程”完成情况简析

  2014年,全市“民生100工程”共有101个项目,其中省定为民办实事项目15项,市定项目86项,涉及市直责任单位43个。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行动,真抓实干,大部分项目进展顺利,但也有个别项目进度缓慢。

  一、项目进展情况

  (一)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上半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128公里,占目标任务的29.7%;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解决16.02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占目标任务的66%;安装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82个,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11.7%;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推进,新增公租房12586套,农村危房改造4075套,分别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92.8%和51%;城镇供水工作目标为2个县市供水厂出水水质全面提升(完成36项检测),目前达标率为100%;城镇供气目标为新增城镇管输天然气用户9500户,已新增 7000户,占目标任务的73.68%。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上半年,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2所,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2所、完成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项目47个,大幅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全民健身工程设施建设、农民健身工程和室外健身路径工程分别完成124个和6个,占目标任务的40%。

  (三)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27万人,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67.8%;城乡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分别达到332.5元和171元;预计全年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0所,目前完成年度任务的50%;爱心家园建设工作目标为残疾人“乐居家庭”建设175户、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150人和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1500人,目前已分别完成46户、61人和1643人,分别占目标任务的26%、41%和110%。

  (四)群众致富增收能力增强。今年将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11个、创建粮食高产示范片11个,建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31个,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分别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55%、65%、75%和65%。2206名科技人员下基层开展科技指导,群众致富增收能力有所增强。

  (五)生态文明建设明显加快。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省级以上公益林管护面积到位率工作目标100%,完成率100%;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到位率工作目标为100%,已发放到位资金1049.77万元,占目标任务的7.5%。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指标下达任务时间晚,资金到位慢;二是资金缺口较大,导致一些项目进度较慢;三是工程类项目报批程序较复杂。

  三、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督查。各级各部门要定期组织督查考核,责任领导定期检查督查,在加强工作指导的同时,帮助基层排忧解难;对难点项目进行重点督查,责任单位要强化专项督查,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指导,采取措施,通过督查和调度,促进项目实施平衡发展。严格责任奖惩兑现,组织质监、安全、财审、监察等部门全程跟踪问效,督进度、查质量、保廉洁,全力打造优质工程、节约工程、民心工程。

  (二)进一步筹措资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衔接汇报,争取上级计划资金早日下达并尽快组织实施。要继续坚持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调度,对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资金重点倾斜,优先安排,及时拨付。同时,要切实增强资金使用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三)进一步简化程序。一是工程类项目的审批程序尽力达到规范简练。做到既符合办理程序,又有简化办理手续;二是对同一实事的收费标准要统一和公开。涉及退费的工作程序尽量简单快捷,可采取少收或免征的方式让承办部门减少成本和减少环节。

  (郴州市统计局 刘洋)

  永州市措施得力 民政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顺利

  为完成2014年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永州市民政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一是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先后在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全市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上,对为民办实事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制定下发《关于印发<2014年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有关民政项目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永民发[2014]7号),明确了四项实事的具体考核指标和工作要求,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各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向市政府递交了责任状,各乡镇政府也向各县区政府签署了责任状,落实了工作责任。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民政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县区民政局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把为民办实事四项任务列为“一把手”工程,为各项具体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全力抓好完善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工作。一是超前谋划,精密部署。2013年底,永州市各县区按照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工作实施方案》(湘民发[2013]59号)文件要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好、中、差三类档次,分别选取三个乡镇三个村开展摸底调查,概算了本辖区内特困家庭人数。今年3月初,永州市民政局通过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市残联、市财政、市卫生、市人社、市农办等有关市直单位和各县区社会救助局长的意见后,正式下发了《永州市民政局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永民发[2014]1号)。各县区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了实施细则,确保将因病、因残、因年老体弱、因天灾人祸、因生存条件特别恶劣等原因致贫的,且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165元的农村特困家庭纳入保障范围。二是强化督查,扎实推进。4月中旬市局下发了《关于对完善农村低保应保尽保等重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的通知》(永明电[2014]9号),通过现场督办、召开调度会、开展明察暗访等方式推进。针对明查暗访发现的工作推进不力、进展十分缓慢、低保公示评议未落实、施保不公等突出问题,向蒋善生副市长做出专题汇报,蒋善生副市长给各县区长和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写信,进行重点督办,要求各县区尽快召开紧急会议,落实工作责任,强力推进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工作。三是开展专项督查,力促公平公正。在永州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永州市纪委开展农村低保督查活动,分别深入道县、东安、冷水滩、双牌、零陵、经开区等7个县区进行了调研,每个县区至少抽查解剖1个乡镇1个村的农村低保情况,发现了一批人情保、错保等问题,共查处“人情保”、“错保”案件21件,其中17人分别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查处情况在全市进行了通报,起到了较好的教育警示作用,有力地遏制了低保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三、狠抓新建、改扩建敬老院的建设管理。一是提前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严格新建、改扩建项目条件。根据为民办实事方案及《农村敬老院三年改造计划方案》要求,永州市民政局组织专门力量对各县上报名单逐一进行现场评估和审核,从中选定了为民办实事项目。二是每月上报2次敬老院建设进度报表。要求各县区在上报月报表的同时,附以工地实景电子照片,以利掌握敬老院建设项目的详细情况。三是每星期与各县区社会救助局局长联系,及时掌握各敬老院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难度较大或推进缓慢的敬老院,集思广益,整合各方力量,有针对性地采取办法推进敬老院建设进程。

  (永州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