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调办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市各级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1%人口抽样调查的前期准备、调查登记、数据处理等各阶段工作任务。全市共抽中11个县(市、区),72个乡镇(街道),140个村委会,190个调查小区,调查登记人口为4.9万余人。
郴州市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统筹兼顾,环环相扣,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积极探索,严密组织,认认真真地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各项工作。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人口抽样调查组织机构。为加强对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领导,该市成立了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易佩康同志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统计局、市公安局、市人口计生委相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工商局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在2005年3月份召开的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该市对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进行了专门动员部署;在2005年7月28日召开的县(市、区)统计局长会议上,市统计局邓局长对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作了具体安排。会议要求各县(市、区)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要将1%人口抽样调查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同等对待,必须做到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质量。全市11个县(市、区)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配备了精干的工作人员;被抽中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机构,安排了工作人员,较好地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的组织体系。
——积极争取,确保调查工作经费落实到位。解决经费问题,是做好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根本保证。该市在2004年底和2005年年初召开的县(市、区)统计局长会议上,市局邓局长反复强调要主动向政府和财政部门领导汇报,争取把调查工作经费列入2005年财政预算。由于工作积极主动,全市十一个县(市、区)均解决落实了调查经费。桂阳、永兴解决调查经费8万元,北湖、资兴分别为6万元和4万元,其余的县(市、区)按2-3万元解决。大部分抽中的乡、镇、街道将1%人口抽样调查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调查员补助工资相应得到落实。北湖区明文规定,调查员补贴按每调查登记一人补贴2元计算发放;桂阳县发给调查员补贴标准为每调查登记一人补助1元;加禾县的补贴标准为每调查一户补助1元。调查经费的落实,为我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
——采取措施,力求调查前期业务准备工作顺利推进。为了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该市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了《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的意见》,制定了《郴州市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实施方案》,下发了《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进度安排意见》,为全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抽样调查的各项工作任务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大力宣传,为顺利开展人口抽样调查提供舆论保障。该市按照省人调办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形象生动地宣传人口抽样调查工作,真正做到“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报刊有文章”,营造了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社会关心的良好舆论氛围,为圆满完成1%人口抽样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今年9月9日,该市以市政府的名义召开了“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部署暨动员大会”,1%人口抽样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市长易佩康同志在大会上作了动员报告,十一个县(市、区)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状。10月19日,在国务院召开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易市长对全市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进行了强调。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市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重视力度,市、县(市、区)及抽中乡(镇)均成立了1%人口抽样调查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周密部署,密切配合。10月19日,该市召开了1%人口抽样调查宣传工作部门座谈协调会议,在这次会上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宣传责任和内容方式。之后,以市人口抽样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编印了《郴州市1%人口抽样调查宣传工作安排意见》的文件下发各县(市、区),要求全市各级在1%人口抽样调查“宣传周”迅速掀起宣传高潮。从10月20日起,郴州日报社在《郴州日报》的头版右上角刊登了调查标准时间及在该报上发表了《致1%人口抽样调查户的一封信》,电视台连续滚动播出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宣传标语,市政府大院门口悬挂了12m长的横幅两幅,市政府办公大厅频幕滚动显示宣传标语。此外,11月1日上午,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今晚八点》栏目的3位记者,就1%人口抽样调查进行专题采访。当天晚上,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和《今晚八点》栏目分别播放了采访实况。三是形式多样,成绩斐然。全市利用电视播放专题讲话25次,电视播放新闻 734 条,电台广播新闻 509 条,报纸报道56条,杂志报道 2 条。设立咨询站84个,出动宣传车233辆/次,悬挂横幅309幅,出专题黑板223块,竖宣传牌348块,张贴标语3092张。网络宣传3199次,手机短信186条,公益广261条/次,滚动标语1745条/次。宣传画2782种/张,文艺宣传材料4163种/份,各类纪念品 549种/个,致调查户一封信69760张。发动全市各级积极向各网站投稿,认真交流各地人口抽样调查经验,宣传调查工作中的好人好事。截止2006年3月31日,全市共向各网站投稿160多篇,其中被省统计网站网70篇,被国家统计局网站采用5篇。
——扎扎实实,认真开展调查区域地图的绘制、划分和摸底工作。认真搞好乡(镇、街道)、村、调查小区区域地图的绘制、划分和调查对象摸底工作,是1%人口抽样调查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在调查前期,该市各抽中乡(镇、街道)严格按照省地图绘制和入户摸底工作细则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按质地完成了区域地图绘制、小区划分和摸底工作。
——强化培训,着力提高调查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省人调办的要求,该市各抽中的乡(镇、街道)选调了既懂业务、懂政策,又有较高文化素质,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担任指导员和调查员。调查人员的素质如何,是直接关系调查质量的关键问题。为此2005年9月9日至11日,该市举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业务培训。2005年10月上旬,县(市、区)分别对所辖区的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业务培训。全市上下通过培训和实际操作,使得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对调查各环节工作要求和方法有了明确认识,并认识到在调查登记时,必须取得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这为该市开展1%人口抽样入户登记,确保调查登记质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领导重视,切实抓好调查登记工作。该市在调查登记之前和之中,相应采取多种方法措施,要求市、县两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调查乡(镇、街道)的领导和指导力度。一是市、县两级人调办人员按照包乡督查责任制,下到所包乡(镇、街道)加强业务技术指导。二是市、县领导及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成员下到所包县或乡(镇、街道)加强组织领导。如10月31日易市长到北湖燕泉路、同心、建设里三个社区的三个调查小区检查指导工作。11月1日,汝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王辉同志,率县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及办公室工作人员,到暖水、马桥、岭秀、盈洞等乡镇的调查小区督促指导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三是市、县两级人调办在调查登记阶段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调查登记的调度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调查登记工作有序进行。
——保质量、认真组织查漏补缺和复核审查工作。在调查登记结束后,该市迅速转入对调查登记的查遗补漏和复核审查工作,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人口抽样调查登记的复查审核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要认真抓好查遗补漏和复核审查工作,组织相关村(居)委会干部、熟悉当地村民的居民进行议查,核查全户外出户和空挂户情况,核实调查对象、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同时要求这些指标数据一定要与相关部门比较衔接,发现数据有差异要进一步核实。真正做到了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
——精心组织,认真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质量验收工作。调查登记结束后,该市按照省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调查表验收工作的通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各阶段质量控制工作细则》要求,对人口抽样调查表进行质量验收。一是在2005年11月上旬,该市下发了《关于开展人口抽样调查表质量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加强领导,组织力量,认真开展调查表质量验收自查工作,对调查表中有疑问、遗漏的内容要进一步查实。二是对省人调办抽中小区《调查表》进行质量验收。该市在县(市、区)对调查表进行自查之后,于2005年11月16日至11月20日,在市县两级选配6名业务骨干,分成3个验收小组,分别对省办随机抽取的三个调查小区进行了检查验收。经检查核实,被抽检三个调查小区调查表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合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