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2日株洲市的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市农普办坚持重进度,重管理,重质量等“三重”工作,充分保证了全市光电录入扫描、逻辑审核改错等工作稳步地向前推进,到4月19日止,全市已经完成了20%的普查表光电录入扫描工作和15%的逻辑改错工作。
一、重进度,勤加督促。在数据处理工作进行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市农普办就先后召开了两次数据处理专门会议,总结经验,及时了解掌握数据处理的进度、情况、存在的数据处理问题和业务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明确努力方向。在4月19日的数据处理工作专题会议上,市农普办副主任、市统计局副局长谭祖德在充分肯定数据处理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对下阶段数据处理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增强完成数据处理工作的自信心;二是加深对后段工作的新认识,增强完成数据处理工作的紧迫感;三是加强落实责任,增强完成数据处理工作的责任心。
二、重管理,完善制度。市农普办主任、市统计局副局长姚应龙就数据处理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加强数据处理工作的管理,严格按照《株洲市农业普查数据处理人员岗位职责》的要求进行管理;二是加强对县(市)区数据处理工作的指导,指导县(市)区严格按照《株洲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处理方案》及其实施细则要求进行审核改错;三是完善考勤考核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考勤考核制度到岗、到位、到现场,严格遵守数据处理工作期间制定的作息时间;四是加强协调,各组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力以赴做好数据处理的各项工作。
三、重质量,奖惩分明。经市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农业普查经费中专门安排了数据处理工作的专项经费。为了充分调动工作的人员的积极性和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制定了数据处理工作绩效管理制度,把数据处理工作任务、工作进度、工作质量跟奖励挂钩,实行奖分和扣分,再按照分数的高低给予相应的奖励,做到奖罚分明。
[株洲市农普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