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汝城的农普工作已经进入紧张的录入汇总阶段,全部表格已移送市农普办。从市农普办的验收结果和初步的扫描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与其他县市的比较中也可看出,汝城的农普工作有其独特的一面:即以最小的人力、财力消耗获取工作成效的最大化。
——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汝城县农普领导班子将农普工作置于整个统计工作中来考虑,针对基层人力、财力有限的现实情况,抛弃过去那种就普查论普查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机械式作法,统筹安排普查与专业统计工作,务使各项工作安排具体化、条理化、系统化,做到普查与专业相互衔接、协调进行、两不相误。统筹安排的宗旨就是要让基层保持清醒、清晰的头脑,最大程度地减轻基层统计人员的身心负担及体力消耗,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和无谓的财力耗费。在行文上也注重简洁、明了、具体、系统的风格,务求让基层统计人员从过去纷繁复杂的“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
——厉行节约,强化保障。按照“经费分级负担”原则,县政府充分保障了本级的普查经费,财政局也按现实工作进度及时将预算经费全额拨付到位。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在基层财力紧缺的前提下,根据工作的正常需要,由县乡村三级共同解决基层的普查物资和普查员的误工补助,县农普办重点是统一购置、发放普查必备的工具及物资,乡村两级主要是解决基层的办公经费及误工补助,通过三级的共同努力,克服基层财力供应上的困难,确保了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惧密思考,指导到位。汝城统计局的领导根据以往的普查经验,绞尽脑汁,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普查的业务指导工作中,将普查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指标、每一个可能出问题的地方都想清、想透,然后以书面的形势使之具体化、系统化,并贯穿于整个普查的后勤、培训及现场指导过程中,身体力行地亲自参与其中,而不是简单的将工作安排完后就了事,不用“官僚式”的作风来指导业务工作。在组织部署上,制定了可行的分片包干责任制,但在具体的执行上同时强调分工合作,避免造成办公室人员各自为政或业务指导上的“百家争鸣”,而使整个普查工作限于混乱。在具体的指导上采取走下去的策略,将审核工作放到初始阶段,力求将问题和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而非仅凭一部电话进行摇控指挥。县农普办主任时刻绷紧业务指导这根弦,一日24小时全方位跟踪各地的工作进度及状态,并及时地解答普查工作过程中所碰到的疑难问题,为顺利开展普查登记、审核、抄录、汇总扫清障碍,充分发挥了业务指导的核心作用。
[汝城县农普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