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第二批经济普查数据终于上报了。带着成功的喜悦,回忆过去的辛酸,中心机房里一片欢歌笑语,欢呼声和庆贺声响个不停。兴奋里,笔者向刘爱民—株洲市经济普查数据处理技术负责人,“此刻此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最想干的是什么?”。我满怀希望期待他回答。不料,他却轻轻告诉我:“我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愿干,我只想赶快回家,向家人说声对不起,然后静静地躺下来,美美地睡上一觉。”
是啊,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整整一年的风风雨雨,不分白天黑夜,只有夜以继日的工作;没有休息假日,只有废寝忘食的劳作。他太累了,太辛苦了,为了经济普查,他奉献了太多太多。
为伊消得人憔悴
2004年7月,经组织安排刘爱民同志担任了经济普查数据处理专干。从此,他的生活便与经济普查密不可分。2004年8月,全省经济普查试点在株洲市进行,他整整一个月都不分日夜投入其中。会议准备有他,现场摄影是他,企业摸底、乡镇调查也闪动着他的身影……。经济普查数据分三批上报(2004年10月20日,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数据上报;2005年3月31日,第一批经济普查数据上报;2005年5月10日,第二批经济普查数据上报),任务重,要求高,时间长,难度大,来回报送已达十几次。为保证株洲市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从2004年国庆节开始,刘爱民同志就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国庆节7天,元旦节3天,五一节7天,周而复始地加班,他甚至忘记了日历上还有星期六、星期天。据初步统计,从2004年10月开始 ,刘爱民同志节假日累计加班整整超过30天。加上中午的连续工作和晚上的挑灯夜战,他工作的时间几乎是正常要求的2倍。株洲市经济普查的数据处理工作顺利完成了,刘爱民却瘦了,本是瘦弱的身材又“苗条”了许多。
精益求精创一流
1996年,刘爱民毕业于湘潭大学计算机系。工作10年来,他先后参与了多次大型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主持或独立研制过多种类型的统计软件,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工作业绩。株洲市首次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开始后,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超常的工作水准,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确保株洲市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的优质高效。为了实现这一既定目标,工作上他不等不靠,每次国家经济普查网上发布数据处理软件的第一时刻就是他新一轮认真学习、深入钻研、反复实践的开始。经济普查单位清查程序、经济普查数据处理软件(网络版)的培训,株洲市都先于湖南省举行,而且推出已进行过二次开发的株洲特色版本。省经普办举办经济普查单机版程序培训后仅两天,株洲市局就举办了近90人的软件培训。据统计,从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数据处理开始,株洲市陆续推出带有地方特色的普查软件版本(含数据库软件)近十款,通过株洲统计信息网发布有关经济普查数据处理信息近40余条。株洲市的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得到了国家、省两级普查机构的高度赞许,很多市(州)也纷纷通过电话向他咨询、求援。为了使市普查办各专业调查组和县(市、区)经普办尽快掌握数据处理方面的最新信息,他几乎每天都拨出、接听电话10次以上,最多一天竟达80余次。
男儿亦有落泪时
“无情末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工作上的勤勤恳恳,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家庭的付出。出色的工作业绩,随之而来的却是家庭的“不称职”。的确,为了“大家”,为了经济普查,他不光奉献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甚至“暂停”了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父亲七十大寿,他没有时间筹划,只有匆匆的一个照面。妻子怀孕,他都抽不出时间陪伴她。孩子出生,他把照顾妻儿的担子交给了年迈的母亲。小孩未足十天,他就和市经普办的同志们长时期深入到各县(市、区),为大家答疑释惑、排忧解难。父母病了,他顾不上,孩子日常检查,他没有时间……。
整整一年,在紧张的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期间,他一直在累,一直在不知疲倦地操劳。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一直在顽强地战斗,奋勇争先。只有汗水,没有泪水。而今,当株洲市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捷报传来,在一片欢呼雀跃中,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是啊。回想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回想起父母妻子的巨大支持和鼓励,他忍不住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株洲市经普办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