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地处湖南南部,是永州市的人口大县,也是经济大县,全县土地面积2538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3个林场,有959个社区(居委会)、村委会,2004年全县人口达到100.02万人,经济总量GDP达55.3亿元。在这样一个人口多、地域广、经济量大且经济结构成分复杂的大县,要搞好从来都没有搞过的经济普查,绝非易事。然而困难再大、工作多累的活,总得有人来干!县统计局蒋伟亚毅然勇往直前,担任县经济普查办公室主任。为了将祁阳县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搞好,他硬是凭着一股“干劲、闯劲、拼劲”(人称“拼命三郎”),克服困难,一心一意忙工作,全心全意搞普查,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说他是“拼命三郎”,主要是有“三拼劲”精神:
拼命之一——干劲: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作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为了有效地组织全县各级各部门搞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2004年4月到12月,蒋伟亚与经普办工作人员经常深入乡镇基层、县直单位、厂矿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作了充分的调查研究,组织办公室同志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绘制了县、乡镇场地图28张,社区(居委会)、村级地图959张,划分了全县经济普查普查区和小区,编写了全县单位地址码;二是以多种形式展开经济普查的宣传工作。在8月宣传周和12月宣传月期间,他组织县普查办人员到县直各单位收宣传经费达1.6万元之多,缓解了当时资金紧张的难处,同时,积极与宣传和媒体等单位协商,利用广播、电视、广告牌、横幅和标语口号等形式进行宣传。三是在单位清查和普查正式登记前夕,对全县普查业务人员进行培训10次以上,经济普查业务知识80%的课程由他一人担任;在普查试点时间,他上午刚忙完培训,下午又马不停蹄地与工作人员深入试点现场进行现场指导,手把手教他们如何规范普查操作程序。在经济普查办,他既是全县普查方案的制订人之一,同时,他又要承担文件的拟定撰写和审定。四是协调处理与各部门的关系。经济普查由政府牵头,参与部门多,其中以统计局为主,到工商,去税务,跑质监等部门工作自然落到他一人头上,他既不叫辛苦,也不喊累。
在县经济普查办,他总是一个人先到办公室,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人,有时别人笑他傻,他总是一笑了之。他相信:辛勤的汗水总会换来回报。祁阳县经普工作2004年被评为永州市先进单位。
拼命之二——闯劲:深入基层,悉心指导,抓好经济普查正式登记工作
经济普查正式登记工作是普查数据质量把握的第一道关口。在登记阶段,作为县经普办主任,在工作上,他自己做到以身作则,对工作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他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既要当老师,也要当学生。在2005年1月,他和普查办的同志23天下基层,跑遍了全县的每一个角落。据不完全统计,该月,他曾辅导“两员”1500人次,因业务工作需要,当月他的手机费严重超标,达432元。尽管如此,考虑到办公室经费紧张,他没有要办公室给报一分钱。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他对别人要求也是十分严厉的。有一次,他下到某乡镇检查经济普查登记工作,发现有个别的普查员没有按上级普查规定的操作程序办事,他先是将当事人狠狠批评一顿,然后硬是教普查员重新返工,重新入户登记。在学习上,他总感觉到知识更新太快,常常抽时间抓紧学习普查业务知识。每次在市里培训时,他总是忙着记上一大本笔记,积极与大家交流,回家以后,在组织大家学习的同时,总要结合祁阳县工作的实际,留下一些问题供大家思考。为了把上级的精神吃透,2004年,他自己购置一台电脑,还上了互联网,晚上利用空余时间在网上学习经普的有关文件和精神,以避免工作操作中出现误差,减少因学习不够,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生活上,他是妻子眼中最讨厌的人。为了经济普查,他忘记了家中一切大小事情,儿子才10岁,上小学4年级,他没有时间去照顾;父母亲70多岁了,也需要人去关心,他把担子仍给了在乡下工作的妻子去料理;家中没有煤、没有米,他全不知道。妻子经常是满腹委屈,可无法倾诉。他呢?看到为家庭和工作操心的妻子日渐消瘦,内心非常愧疚,只在心中对妻子说,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你就委屈点吧!
拼命之三——拼劲:勤学好问,苦练内功,搞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
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十分复杂。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人,要做好这项工作,难度较大。普查办主任来处理数据,也实属少见。他开始是想不通,统计局和普查办比他懂计算机的人有的是,比他年轻的人更多,领导为何让他来做具体的数据处理工作呢?回头细想,他明白作为一名党员、一个县肩负经济普查工作大任的人,做任何工作是不可以讲价钱的。不懂就得问,不懂经普业务数据处理那是不行的。作为经济普查办公室主任,心中必须装着全县经济普查各类数据。2005年2-6月,他靠虚心请教,靠勤学苦练,靠上下沟通,靠翻资料、查数据,凭着一股“拼劲”,他从数据的审核工作开始,到数据录入、专业分类、数据汇总、数据上报,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将全县2500多个法人单位,3600多个产业活动单位、24600多个个体经营户和120多个抽条部门的产业活动单位的数据处理完成,在市办规定上报的时间内将数据结果按时报出。在数据质量抽查期间,他与办公室的同志们经常加班到深夜,甚至到凌晨1-2点,在抽样方案报出后,获得省、市验收通过,还受到领导好评。工作中,他凭着自己的拼劲,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走过来了,但自己的身体却跨了,2005年6月,他因身体过度劳累,病倒在医院,视力也由原来的0.6下降到0.4。
凡祁阳县参与过经济普查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县经普办有个做事不要命的“拼命三郎”,可很少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永州市经普办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