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湖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 > 分析研究
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依托资源与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边贸经济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一)五团镇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边陲,南山牧场东南山麓,与广西龙胜县马堤、伟江两乡接壤。全镇总面积15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08023亩,稻田面积8082亩,平均海拔860米。全镇辖15个村2个居委会,共有102个村民小组,2993户,集居着苗、侗、汉等民族人口120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民族风情浓郁。

    五团镇是有名的边贸集镇,五团边贸市场始于70年代中期,90年代后一直繁荣至今,市场每月逢一为赶集日,市场辐射面积达湘桂两省(区)5县18乡(镇),汇集各地商客,集日商品交易额均达10万元,是湘桂边境活跃的商品集散地。

    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镇共有法人单位33个,产业活动单位12个,个体经营户152户,其中拥有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4家,产值653.5万元,个体经营户营业收入438万元,第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669.8万元、494万元,在全镇总产出中分别约占28.3%、21%。

    (二)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五团镇经济发展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交通信息闭塞是制约五团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70年代汀横公路、南山公路建成,贯通了全镇8个村居,90年代在政府的扶持下,才先后拉通了5个村的公路土方,勉强通了拖拉机。许多农林产品无法运输出山,如石空、衡洲的木材因路未通,无法加工运出,有的甚至当柴烧掉,造成资源浪费,巡头的辉绿岩矿也因交通不便,许多开发商也只好望而止步。目前,全镇仍有1个村11个村民小组未通电话,移动通讯仅覆盖镇政府中心约两平方公里的区域,联通通讯迟迟未开通,内地与外地市场的信息仍得不到及时的传递,凡此均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2、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边贸集镇功能不大、辐射不强,缺乏“磁性”。五团镇是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时新设立的镇,通过10年来的建设,面貌有所改观,但变化不大。首先是街道建设速度不快,目前,像样的街道只有一条约500米的中心路,各种服务行业太少,经济普查资料表明:镇区从事经商和服务业的只有49户,从业人员仅52人,年营业收入不过130万元;其次是农贸市场破旧不堪,马路市场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80年代修筑的简陋市场,棚框式结构,现在几乎成了露天市场,商贾岂能安巢?再次是政府部门的各单位办公条件太差,更谈不上边界形象。与我镇交界的广西马堤乡芙蓉村开通固定电话、移动通信比我镇早好几年,村卫生院的四项常规化验比我镇早四年。五团镇的政府大楼是70年代修筑的,现已破烂不堪,遥遥欲坠,干部两人住一间房子,与比邻的广西马堤、伟江两乡的政府办公干部住房条件相比,是有天壤之别。其它部门如林管站、农业站、国土所、派出所等单位无办公地点与住房,只有租百姓房子住宿办公,能否树立边界形象?能否吸引外商投资者与过往商贾?

    3、贫困山区难以适应社会化分工,形成区域经济,难以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我镇虽然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主导资源加快了开发力度,但支柱产业的培植和龙头企业的定位没有到位,特色资源没有转化为商品优势,比如我镇年产茶籽油10吨,都没有进行加工、包装、外销。红薯等农产品不进行加工便喂了猪,得不到效益,更谈不上增值。

    (三)如何促进边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应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边境经济的发展打造良好环境。

    第一是着力于“三通”,解决镇辖区内交通、通讯等问题。“三通”(通路、通电、通电话)问题没有解决,农产品下不了山,进不了市场,因而得不到效益。要加大公路建设力度,搞好连接广西的江头司——湘桂桥公路的沙改油工程,提质白巡公路、初茶公路,按要求标准修筑恒洲公路、石空公路,做到村村通公路。同时抓紧农网改造,修筑五团变电站,形成辖区内安全稳定电网,保证群众与投资老板的生产、生活用电。扩大移动通讯、联通通讯和固定电话覆盖面和用户,保证信息及时传递。

    第二是抓好“四个结合”,增强边贸集镇的吸纳能力和辐射功能。把边贸集镇建设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中心,区域性经济活动中心,要着力抓好边贸集镇建设的“四个结合”:

    一是要注重与市场建设相结合。五团镇边贸市场历史悠久,但市场条件跟不上,要增加投资,高标准、上规模的建设五团边贸封闭式市场,使之成为我县西南边贸交易中心,成为五团的第三产业经济块。

    二是要注重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本着“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紧紧围绕特色农业、特色产品进行谋划,集中发展,建设好以刀背冲为中心的工业园区,形成以农村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块。

    三是要注重与影响边境形象的工程建设相结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的原则,搞好镇区建设,加快中山大道、环镇公路的建设,扩大镇区商业活动面积,投资建设五团镇政府办公新院,使之成为边界贸易集镇形象的第一亮点。

    四是要注重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五团镇山青水秀,各项建设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电兴工、以工强镇”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乡(镇)村民营企业。

    五团镇地处山区地带,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达1.5万千瓦,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因此,今后工业发展方向应是: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水能开发为主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大力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一是要多渠道集纳资金,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我镇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达7000KW,占49%。要在扩容现有小水电站的基础上,兴修蛇尾包、金东、杨塘等电站,使镇内电站装机容量突破10000KW。同时加紧改造境内农网和修筑五团变电站,为五团电能输送和工业发展提供保障。二是要注重实际,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的主要方向。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向工业延伸,能使农产品大量增值,对推动农业产业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五团镇森林竹林资源丰富,高山云雾梨、茶籽油、南山萝卜、苦笋等是当地特产,因此要依托资源优势,兴办竹木加工,水果、茶籽油、野菜等食品加工业,同时引资开发巡头辉绿岩矿,到2010年使全镇工业总产值较2004年相比翻两番,提高工业在镇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3、大力发展边境旅游业,培养新的经济亮点。

    五团镇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民族风情浓郁,山川绮丽,五团镇又是“桂林——龙胜温泉——南山”旅游热线的歇足点,因此在今后的旅游开发上,要依托南山,集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于一体,开发铺路水村玉女溪自然风景区和五团河漂流,发展“农家乐”——苗、侗家度假避暑、休闲山庄。在今后十年内力争旅游业成为我镇的支柱产业。

[城步苗族自治县经济普查办公室 杨永盛 供稿]

     
   
 

 ◎  发展民族卫生事业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08-15)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发表评论】  

如有任何意见和问题,欢迎与我们联系 web_hn@stats.gov.cn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