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阅读技巧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栏 >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 经验交流
 

积极探索 着力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

郴州市统计局

湖南省统计局         2007-05-21 08:52:47

 

    近两年来,根据省局关于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要求,我局在推进全市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加大了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250个乡镇设有统计站,都配有统计人员,据摸底统计,专职人员接近三分之二,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已呈加强之势,从而保障了统计信息渠道的畅通。

    一、统一认识,坚定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信心

    多年来的情况表明,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加强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计工作已越来越重要,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我们从实践中感到,要确保市、县整个统计工作的顺畅运转,迎难而上,着力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已势在必行。这首先是乡镇统计的重要性决定的。乡镇统计是现行统计体制运行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从整体上讲,我们现在开展的统计工作,无论是全面统计报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都需要良好的乡镇统计作为依赖基础和提供重要支持。这个环节工作的好坏,事关能否确保统计信息渠道畅通,事关能否有利于抓好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也事关统计能否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其次是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的要求。《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湖南省统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基层统计网络,配置统计人员,加强统计基础建设。现在,我国从上到下都强调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作为统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狠抓依法治统,切实加强包括乡镇在内的统计基础建设,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和所应尽的义务与职责,否则可说是不作为。第三是乡镇统计基础建设与形势发展要求很不相适应。表现在不少乡镇存在统计人员不专、不稳,业务素质不高,统计数据来源不清,统计资料残缺不全,统计手续也不完备等诸多问题。与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规定存在明显差距,经不起统计执法检查。这既影响统计的准确及时,又使统计部门面临着统计风险,是统计局长"不安全"的忧虑和隐患所在。第四是从历史和现实的有关情况看,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抓与不抓不一样,只要各级抓得紧,就能加强,桂东县寨前乡统计站的事实说明,只要乡镇统计人员真抓实干,贫困乡里也能做出合格的统计基础工作。经过以上分析和反思,我们市、县统计部门的同志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看到了可能性,形成了共识,坚定了着力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信心。

    二、制定方案,明确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要求

    乡镇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不少同志业务不熟,对乡镇统计基础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情况不了解,这也是影响抓好基础建设的因素之一。为了有利于推进此项工作,我们根据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等有关规定,制定了《郴州市乡镇(街道)统计基础建设实施方案》供各乡镇试行。其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是统计网络和统计工作管理必备。要求有健全的统计工作网络。乡镇、街道办事处应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综合统计人员,村(居)委会要明确村会计(或秘书)承担统计工作。有完整的统计工作制度。乡镇、街道办事处法人代表、分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必须参加统计普法学习。乡镇、街道办事处统计员,应持证上岗,并积极参加统计职称考试。积极参加各级统计部门举办的电脑知识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掌握统计工作所必需的计算机知识和基本统计知识。

    二是统计基础工作硬件建设必备。统计站有专用的办公室,有牌子、有章子、有办公桌椅、有柜子等其他必需的办公设施。配有一台微机(P4以上)和一台打印机(贫困乡镇暂不能配专用机的,须指定一台共用机),有数据处理软件,用电子邮件传输统计数据。

    三是统计报表和统计台帐必备。制订有对村(居)委会和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种统计报表制度。建立统计报表上报登记定期通报制度。各种年报、季报、月报(含规模或限额以上企业、项目)和抽样调查报表均应做到基层(原始)报表报送齐全,数据来源清楚、有根有据、真实可靠,手续完备(单位负责人签字、盖公章、填表人签字、上报时间等),抽样调查数据分户调查资料齐全,推算依据完备,数据可靠。建立和推行分季测算乡镇GDP制度,各产业各行业计算依据资料完备,测算数据准确程度高。建立健全各种进度统计台帐和历史综合统计台帐。

    四是统计资料和档案规范管理必备。统计资料和统计文书按《统计法》和《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及时整理归档,历年统计档案完备无损。统计人员调整变动按规定办理统计资料交接手续,做到资料不失,管理不乱。县(市、区)统计局负责监督检查资料移交情况。各种统计业务学习资料和上级下发的统计工作文件、资料完整无缺。

    五是统计服务工作必备。次年元月底前发布上年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每月8日前编印统计主要指标月报卡,报有关领导(内容应包括乡镇各部门每月、季上报的主要经济、社会统计指标)。开辟统计数据公开栏,不定期公布乡镇上报的各种统计数据。次年3月底前,整理编印出乡镇(街道)上年度统计资料提要。建立统计调研分析制度。要求搞好进度分析,每季写一篇综合经济形势分析,年终有年度分析报告。同时要加强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不少于两篇。

    与此同时,我们还根据统一规范、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思路,制定了统计基础工作建设考核评价办法。本方案及其考评办法的制定下发,为推进统计基础建设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现各县(市、区)都在组织乡镇予以实施。

    三、多管齐下,加大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力度

    一是出台考评办法,创新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机制。去年,我们报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立"统计数据质量信不过单位通报制度"的规定,与此相配套,又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印发了《郴州市统计数据质量情况考核评价办法》。该办法对县(市、区)、乡镇统计数据质量情况的考评,包括主要指标数据质量和数据质量保障体系两个方面。我们把统计人员配备、业务培训、持证上岗、统计台帐建立等统计基础建设内容列为统计数据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考核评价。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规定,对考评不合格单位提出黄牌警告,并责令在两个月内抓好整改,再申请上级统计部门重新检查评估,认定整改合格。否则,定为"统计数据质量信不过单位"予以通报和利用新闻媒体曝光,并取消参加当年和下年由市委、市政府名义开展的有关考核评比资格。这种考评办法,把统计数据质量情况和各级有关工作的考核直接挂钩,从而引起了各级的重视,使统计数据质量和基础建设出现了由统计部门一家抓,向党政领导重视抓,有关部门共同抓,上下联动着力抓的局面。

    二是坚持抓住不放,形成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紧逼态势。去年来,除坚持在年初统计工作会议上强调把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以外,去年7月中旬,我们专门召开了县(市、区)统计局局长会议进行具体研究和部署。今年5月中旬,又利用5天时间组织县(市、区)统计局局长召开乡镇、社区统计基础建设流动现场会,查看各县(市、区)抓统计基础建设的成效,在互相取长补短,交流经验,找出差距的基础上,会议又对全市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7月22日召开有县(市、区)统计局局长参加的会议上,我们又要求局长将5月份会议布置各乡镇要建立"主要指标月报卡"和试算上半年的GDP分乡镇的资料带交会议互相查看,以检查各地的贯彻实施情况。从而对一些乡镇资料暂未抓齐的县,产生了压力和动力。

    三是加强帮助指导,提供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有利条件。一方面针对建立台帐的需要,去年我局统一印制了3000多本统计台帐下发。另一方面是针对存在业务不熟的问题,除组织市局有关同志下去指导外,还要求县(市、区)统计局人员实行分乡镇包干负责,帮助和指导乡镇统计人员搞好统计基础建设工作。

    四是强化统计检查,加快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进程。我们坚持把统计检查情况作为考评各级统计数据质量情况的依据,从而对各级形成了抓好统计基础建设的压力。在统计检查方面,坚持开展经常性检查和组织统计执法大检查相结合。去年10月,我局从市、县局抽调54名专业骨干,对各县(市、区)的统计数据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查。全市共检查287个单位,乡镇统计基础工作是检查的重点。通过检查和考评,除对有关乡镇或基层单位的统计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外,更增强了各县(市、区)的紧迫感,以致大多数县(市、区)对统计基层基础特别是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做到了常抓不懈。

    四、强化管理,建设一支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队伍

    在现行体制下,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建设,领导重视支持是关键,统计系统的常抓不懈和强有力的统计队伍是保证。我们为此:

    一是争取加强县(市、区)统计局的力量。我们通过争取县级设立企调队和普查中心,使11个县(市、区)统计局的人员编制增减相抵后,由改革前的181个增加到201个,增长11%。随着县级统计力量的加强,增强了对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推动力。

    二是狠抓乡镇统计力量的加强。去年,我们在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下的有关文件中,把乡镇配置专职统计员列为专项考核内容。今年我们又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以两办文件转发了我局《关于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文件明确规定,乡镇要在现有行政编制内设置专职综合统计员,村(居)委会要确定兼职统计人员。通过反复抓,使全市乡镇专职统计人员出现了逐步增加的势头。

    三是大力抓好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去年,根据抓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基础工作考评的要求,县(市、区)统计局都举办了1-2次乡镇统计培训班。今年我们已提出组织县(市、区)统计局和全市乡镇综合统计人员参加全市统一考试的要求,考试由市局统一组织,考试成绩统一公布,对成绩特别优秀的予以表彰。并在市委、市政府两办的有关文件中明确规定,考试成绩特别优秀的,可作为上一级统计部门补充人员的优先选调对象,同时明确将县(市、区)统一参考成绩列为统计局工作绩效考核的内容。从而调动和增强了县、乡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统计业务知识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县(市、区)统计局都已组织进行了集中培训,有的已培训多次,不少县(市、区)统计局还编印了培训资料。

    四是加强统计工作绩效考核。为了增强乡镇统计人员的责任感,我们决定从今年开始,对乡镇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工作绩效考核,考核项目包括:完成统计报表及各项统计调查、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供统计服务、坚持依法依规统计等四个大的方面。考核工作由县(市、区)统计局负责,考核结果上报市统计局统一公布,对绩效突出的予以通报表彰,对绩效很差的给予通报批评。今年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的有关文件强调,对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和业务考试连续两年不合格的,要予以辞退。随着文件精神的贯彻和县(市、区)统计局工作的到位,乡镇统计人员的紧迫感增强,争创一流业绩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五、搞好服务,发挥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作用

    抓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目的,在于确保统计工作有序运转,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提供统计优质服务。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搞好统计服务,才能引起党政领导对统计基础建设的重视支持;只有开展经常性的统计服务工作,才能推动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加强。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一是开展对县(市、区)经济发展情况的综合考评工作,并强调把乡镇统计数据质量和基础建设情况与其挂钩,从而引起了县(市、区)领导对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二是在要求开展按季公布乡镇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基础上,推行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年度综合考评。全市已有9个县(区)开展了此项工作,考评结果在县(区)年初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公布,并作为对乡镇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因而也促进了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与支持,表现在不少乡镇调整配强了乡镇统计人员。三是坚持村村开展年度农民家庭收入抽样调查。市局能提供全市250个乡镇,近3000个村的农民家庭收入等主要指标资料。为各级分类指导农村经济工作和小康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四是规定从今年上半年起,各乡镇都要按季上报企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三项指标数据,并开展季度乡镇GDP试算。现对全市250个乡镇的上半年三项指标数据,我局已以《统计简报》向市、县、乡三级公布,乡镇上半年GDP的试算资料,县(市、区)统计局正在陆续向市局报送。我局实行按季公布全市250个乡镇的上述指标数据,既是为了提供统计服务,有利促进经济发展,又是为了把各乡镇的统计情况纳入直接视线范围之内,观察其运转是否正常,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督查,促进统计工作平衡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规定,各乡镇都要编印"主要指标月报"和上年度"统计提要"提供给领导。从不少乡镇实施的情况看,此项工作已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和支持。我相信,随着这些工作的到位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乡镇统计工作将会进一步引起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加强一定会充满希望。
我市的乡镇统计基础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离规范化的要求还差距很大,任重道远,需要一如继往,继续加倍努力。

 ◎  (2005) 认真贯彻落实"龙山会议"精神 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11-03)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湖南省统计局 湖南统计信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