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型工业化 > 参考信息

 

一季度益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平稳增长

 

[ 来源:    发布: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5-19 16:50 ]

 

  今年以来,益阳市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扩内需、惠民生”,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益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49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3月份实现增加值15.52亿元,增长23.6%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在国家调整振兴规划的有利契机下,益阳市重工业实现快速增长。一季度,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3.39亿元,同比增长32.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8%;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5.10亿元,增长24.8%,占益阳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9.2%,重工业增速比轻工业快7.9个百分点,比重进一步提高。

  (二)支柱行业贡献作用凸显。一季度,益阳市九大主要行业除有色和化学高耗能行业不够景气外,其他各主要行业增速均明显上升。七大重点产业成为助推规模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7.18亿元,增长40.5%;建材行业1.32亿元,增长36.7%;电力行业5.28亿元,增长35.0%竹木加工3.02亿元,同比增长30.5%;食品行业6.55亿元,增长30.3%;纺织行业2.84亿元,增长26.7%造纸行业1.47亿元,增长17.8%。七大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1.87亿元,占益阳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82.8,对益阳市的贡献率为7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3.3个百分点。

  (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队伍不断壮大。3月底,益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763家,比去年年底增加71中联重科、纳爱斯、沅江纸业、橡塑集团、科力远、艾华电子、益华水产等12家企业,为规模工业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四)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增势喜人。随着益阳市新产品开发能力的增强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发展后劲十足。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5.17亿元,同比增长72.5%。益阳市规模工业积极拓宽出口渠道,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出口交货值大幅度增长。一季度,实现出口交货值3亿元,增长40.8%

  二、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融资瓶颈依然难破。企业产品库存压力加大,资金回笼慢,资金周转的压力凸显。益阳市工业企业多为原料输出和加工型企业,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企业占用资金多,流动资金需求量大,大量资金滞留在生产流通环节。企业难以向银行提供有效的担保或抵押,同时这些企业银行资信等级一般较低,要从银行获得贷款难度较大。资金短缺、贷款难依然是制约规模企业发展的瓶颈。

  (二)企业用工困难。一方面,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需要招聘技能好、素质高、具有一定经验的员工;另一方面,务工人员除了对工资要求外,更加关心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福利情况,用工供需双方门槛的提高,加剧了“用工难”的困境。技工招聘难,使劳动密集型企业无法接受更多的订单。

  (三)工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一是有的部门收费不规范,收费标准偏高。个别县市级职能部门既想维护部门利益,又想置身事外,直接请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到企业“执法”或者重复“执法”。二是部门服务仍待改进。据反映,目前绝大多数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服务企业的意识较好,但问题往往出在一些部门的中层骨干和具体经办人员身上,导致实际工作中政府服务不到位。

  三、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要针对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加强与银行的联系,搭建银企沟通平台,积极争取银行对企业的支持。要督促企业诚信经营,增强企业资信度。要改变融资思路,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有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工业企业建设。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完善中小企业贷款监督制度,切实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二)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随着中冶、中核、中联等一批中央企业、上市公司的进驻,益阳市的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迅速壮大,几大支柱产业初具雏形,中联重科、纳爱斯、沅江纸业、橡塑集团、科力远、艾华电子、益华水产等一批重点企业不断成长,但大企业仍然偏少,强势企业更少。由此,建议抓住长株潭一体化的强力“引擎”对接和融入长株潭。我们要通过做大做强益阳市具备一定特色和优势的装备制造、电力、造纸、纺织、食品加工、建材、化工、冶金和竹木加工等产业集群,集中扶持并发展壮大一批优势产业的骨干企业,实现与长株潭工业的互补,实现益阳市工业产业与长株潭的对接。从政策扶持、环境优化等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形成大企业快速成长的机制,努力培育出年产值过10亿元的大中型企业。

  (三)加快完善园区配套企业。坚持以商招商,鼓励已入园落户的骨干龙头企业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壮大产业群体,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园区企业的集群式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督促园区抓好建设规划,突出产业特色,强化集约发展。沅江要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船舶行业的生产及其配套设施等产业;高新区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龙岭工业园要重点发展机械、苎麻纺织、新型建材等产业;长春工业园要发展机械电子、服装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同时与高新区进行产业互补;桃江、南县、安化、大通湖经济开发区要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色产业,促使益阳市的工业园区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供稿:益阳市统计局刘治]

[责编:范毅]

 

益阳大通湖区五措并举做大做强食品工业企业

益阳橡塑机械集团获中国制造业实践奖

益阳大通湖区食品工业发展势头良好

珠海惟达电子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桃江

益阳市政府通报表彰推进新型工业化先进单位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