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株洲市统计系统“双基建设年”。今年以来,株洲市统计局紧扣“双基建设年”这个主题,采取一系列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全力夯实工业统计工作基础。
一是完善制度。从去年年报会开始,株洲市统计局先后制定了《规模工业生产、财务、能源统计报表审核要点》、《株洲市工业统计主要数据质量控制及评估办法(试行)》、《株洲市工业统计工作评比办法》等文件,对县市区统计基础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一季度,市统计局又在《株洲市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出操作性较强的八条规模工业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标准,并拟在重点企业(特别是新型工业化获奖单位)开展基础工作达标验收活动,年底对达标的单位颁发“统计工作规范化单位”奖牌。
二是畅通渠道。株洲市统计局定期召开部门和大中型工业企业联席会,便于市统计局了解部门的新型工业化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指导部门和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为部门之间、企业之间搭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三是强化培训。针对县市区和企业统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报表审核中常见的问题和难点,市统计局不定期地对部门、县市区工业统计人员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新《统计法》、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体系、工业统计业务知识、联网直报业务知识等。至一季度末,株洲市统计局已培训部门、县市区和规模工业企业200余人次。
四是建立统计台帐。市统计局建立和保存了近三年来各月度的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电子台帐,要求县市区和企业建立统一的电子统计台帐,并把统计台帐的建立与否作为统计工作评比的重要内容。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刘彦弘]
[责编:范毅]